搜索到4204篇“ 土壤分布“的相关文章
- 基于土壤墒情进行土壤分布地图的实时在线矫正方法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土壤墒情进行土壤分布地图的实时在线矫正方法,结合卫星遥感地图,指出需要进行土壤分布地图矫正的土壤墒情监测点,地面工作人员根据土壤墒情监测点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行定位部署土壤墒情监测仪。后续通过网络基站的通...
- 徐忠建朱必亮徐云和周雄
- 皖西南富硒土壤分布及富硒农产品调查
- 2024年
- 本文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皖西南富硒土壤的分布、无公害绿色富硒土壤、无公害富硒农产品产地适宜区、绿色富硒农产品产地适宜区及绿色富硒食品等情况。结果表明,富硒土壤面积占总评价面积的4.97%,主要分布在CS、SH、GZ、TZS和TF等乡镇。无公害绿色富硒土壤面积约占富硒土壤总量的85.57%,富硒土壤达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的面积一致。无公害富硒农产品产地适宜区占评价区总面积的4.25%。绿色富硒食品产地适宜区占评价区总面积的4.24%,其中AA级适宜区占1.80%,A级适宜区占1.78%。富硒土壤主要为自然背景成因,且富硒土壤具有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特征,推测富硒土壤成因为吸附型富硒。查明了特色农产品绿色富硒水稻、茶叶和栝楼生产区。该结果为研究区天然富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张应娥安邦陶耐王伟张利达马继林
- 关键词:富硒土壤无公害有机质
- 江西宜春袁州农用地富硒土壤分布及重金属环境容量研究
- 2024年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拥有丰富的土壤硒资源,但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迅速推进所导致的土壤重金属种类和数量的增多,以及土壤硒与重金属伴生关系的存在,使得富硒土壤一定程度上受到重金属威胁,限制了富硒农产品的开发利用。采集检测袁州区162份表层土壤样品中铅(Pb)、铬(Cr)、镉(Cd)、砷(As)、汞(Hg)、铜(Cu)、锌(Zn)、镍(Ni)8种重金属的含量,通过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估算以及运用环境容量指数法和空间插值法评价得到袁州区农用地富硒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水平及空间分布情况,据此分析袁州区农用地富硒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1)整个袁州区农用地可以划分为富硒、潜在富硒和足硒3种土壤,分别占袁州区农用地的74.04%、16.00%和9.96%。(2)Pb、Cr、As、Hg、Cu、Zn和Ni 7种重金属在8个年限内的平均静态年容量和平均动态年容量大小排序相同,从大到小依次为Zn、 Cr、Pb、Ni、As、Cu、Hg,7种重金属的平均静态和动态年容量都随着控制年限的增长而减小,且7种重金属的平均动态年容量都比平均静态年容量大。(3)研究区富硒土壤中的Pb、Cr、As、Hg、Cu、Zn和Ni 7种重金属都以中容量区为主,而Cd主要为超载区。综合来看,研究区85%以上为低容量区,整体容量较小,土壤受到中度污染,为提高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降低污染程度,保证富硒农产品的安全,可针对不同容量区采取土壤污染防控和修复等措施。
- 尹婷婷蔡海生张学玲何庆港刘瑛
- 关键词:富硒重金属环境容量土壤修复
- 复杂土壤分布特征及暗管排水响应模拟
- 2024年
- 盐碱地中障碍土层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排水工程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这对其治理提出了很大挑战。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红寺堡为研究区域,实地取样调查了不同点位的复杂土壤分布特征,基于HYDRUS二维模型分析了不同黏土层位置对于暗管排水流量的影响作用,并提出复杂土壤条件下的排水建议。结果表明,土壤存在弱透水层且无其他治理措施时,土壤盐分普遍偏高,弱透水层的位置不具有固定位置和特征,总体来说,弱透水层厚度以10~20 cm偏多。当黏土层位于暗管层时,10 cm黏土层就会导致暗管排水量减少20%,暗管上部10 cm位置处的黏土层对于暗管排水效果影响最大,较常规地下排水量减少22%;当黏土层位置超过2倍暗管埋深时,对于暗管排水量的影响较小。根据不同弱透水层的位置,合理设置排水排盐方式对盐碱地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 董志玲贾壮壮陶园梁豪杰
- 关键词:土壤质地暗管排水排水量
- 基于土壤墒情进行土壤分布地图的实时在线矫正方法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土壤墒情进行土壤分布地图的实时在线矫正方法,结合卫星遥感地图,指出需要进行土壤分布地图矫正的土壤墒情监测点,地面工作人员根据土壤墒情监测点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行定位部署土壤墒情监测仪。后续通过网络基站的通...
- 徐忠建朱必亮徐云和周雄
-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富硒土壤分布及发育影响因素初步探讨
- 2023年
- 以淄博市博山区土地质量调查工作为基础,研究了该区硒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土壤富硒来源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博山区土壤中硒的背景含量远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达到0.43 mg·kg^(-1);研究区50.09%的土壤处于足硒状态,42.89%的土壤处于富硒状态,富硒土地资源丰富。土壤硒含量的分布受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和有机质等影响明显,主要受成土母质控制,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广泛出露的富硒岩层(特别是煤矿层)是影响土壤含硒量高低的主要因素。
- 魏正宇胡兆国张保涛陈琦李成习张玮张永三谢立峰安星宇
- 关键词:富硒土壤影响因素
- 安康南部大巴山区硒过剩土壤分布及来源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为了查明安康市南部大巴山区硒过剩土壤分布特征和来源,为安康富硒土壤安全、合理开发和规划打下基础,采集了研究区岩石、土壤样品,测定了硒含量,分析了岩石、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硒含量在0.00007~36.69 mg/kg,均值0.84 mg/kg,变幅大,呈现两条NW—SE向高硒区,高硒土壤面积占73.09%,硒过剩土壤以斑块、斑点状分布,面积占0.91%;岩石硒含量范围0.005~68.75 mg/kg,均值5.83 mg/kg,变幅大,处于深水沉积环境下的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和两期大规模海侵阶段的寒武系下统鲁家坪组和志留系下统斑鸠关组岩石硒含量均值明显高于其他岩组,板岩、硅质岩、白云岩、正长斑岩硒含量较高,尤其黄铁矿和石煤硒含量更高;岩石、土壤硒含量表现出强烈的正相关性。硒过剩土壤以斑块、斑点状分布于紫阳县双安镇、汉王镇、焕古镇、洞河镇、蒿坪镇、瓦庙镇、麻柳镇、毛坝镇、高滩镇、界岭镇,岚皋县佐龙镇、城关镇,镇坪县城关镇。土壤硒主要来源于岩石,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含硒量高的碳质板岩,寒武系下统鲁家坪组含硒量高的黄铁矿、含碳板岩、碳质板岩、硅质板岩、含碳硅质岩、硅质岩和志留系下统斑鸠关组硒量高的石煤、含碳板岩、含碳硅质板岩是硒过剩土壤的主要来源。
- 张建东王丽雒昆利张湜溪陈柯旭刘利民
- 关键词:土壤
- 安徽石台地区富硒土壤分布及硒的富集迁移规律探讨被引量:5
- 2022年
- 安徽省南部石台县是潜在的富硒地区,调查该区富硒土壤分布特征并研究Se元素的富集迁移规律,对该区富硒农产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元素分析等技术对石台地区富硒土壤分布特征及Se的富集迁移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台地区表层土壤Se含量平均值为0.56 mg/kg,明显高于土壤富硒标准(0.4 mg/kg)。石台县硒含量分布较不均匀,其中均值达到富硒标准的乡镇有5个:仙寓镇、大演乡、小河镇、丁香镇及仁里镇。该区高Se区主要集中于寒武系荷塘组和黄柏岭组,尤其是石煤层出露区域,指示这些地层为石台地区土壤Se的主要来源。土壤中Se含量与pH值、C、S及有机质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土壤成分和性质对土壤中Se的迁移分布具有重要作用。石台地区局部富Se地层(尤其是寒武系黄柏岭组)同时也富集Cd、Hg等重金属元素,导致地层周边土壤富Se的同时还遭受重金属污染。该区发展富硒农业时应避开这些高重金属含量的区域。
- 高雅胡晨张春雷査世新
- 关键词:富硒土壤地球化学
- 安徽怀宁县富硒土壤分布、成因及硒元素水稻有效性浅析
- 2022年
- 通过对怀宁县土壤硒含量的调查和研究,发现怀宁县富硒土壤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东部石镜、黄墩、清河至黄龙一带,南部腊树及雷埠乡以及研究区北部见有零星分布。表层土壤硒含量为0.053~40.802mg/kg,平均值为0.363 mg/kg。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硒含量差异较大,二叠系至三叠系灰岩类母质发育的土壤硒含量最高,达1.146 mg/kg。相关研究表明:硒的活性与氧化还原状态有关。硒的氧化还原状况能直接影响硒的价态变化,从而影响硒的生物可利用性。
- 何振忠刘广秦云飞
- 关键词:富硒土壤有效性
- 水分管理对旱直播稻生长、氮磷吸收及土壤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为提高旱直播稻的水分利用效率、降低旱直播稻田土壤氮、磷素环境风险,本文采用两种水分管理方式,即湿润灌溉(T1)和关键需水期灌溉(T2),研究水分管理对旱直播稻生长、养分吸收及稻田土壤氮、磷素迁移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有利于促进旱直播稻中后期生长,在拔节孕穗期株高为80.61 cm,SPAD值为41.03,均显著高于T1,光合速率较T1高出20.73%;在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和灌浆期叶面积分别为40.08、37.49 cm^(2)和32.35 cm^(2),较T1分别提高9.24%、6.11%和13.51%。T1处理的干物质量和总吸氮量较高,分别为30568.65 kg·hm^(-2)和287.70 kg·hm^(-2),T2处理总吸磷量高于T1,为44.85 kg·hm^(-2),其稻谷吸磷量达26.70 kg·hm^(-2)。T1产量构成因子优势明显,产量较高,为12666.00 kg·hm^(-2)。T2处理下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较种植前增幅达38.21%和73.33%,分别较T1增加3.94%和6.82%。土壤氮、磷迁移方面,T2能够显著降低4个土层(0~30,30~60,60~90,90~120 cm)的硝态氮、有效磷和水溶性磷含量,降幅分别为17.48%~65.92%、16.18%~57.47%和10.34%~7.53%,对减缓土壤氮、磷迁移有显著效果。
- 李夏雯卢树昌
- 关键词:水分管理氮磷吸收
相关作者
- 陆景冈

- 作品数:32被引量:142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新构造运动 新构造 土壤 茶园 古红土
- 王强

- 作品数:21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土壤蒸发 水资源状况 横截 供水条件 节水方法
- 杨志峰

- 作品数:702被引量:10,447H指数:56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黄河流域 水资源 黄河 城市 流域
- 赵林

- 作品数:181被引量:1,953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多年冻土 冻土 多年冻土区 活动层
- 姚铭

- 作品数:11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土壤普查 淡黑钙土 土壤普查成果 土壤分布 土地生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