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84篇“ 土壤真菌“的相关文章
- 内蒙古露天煤矿排土场植物恢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特征
- 2025年
- 内蒙古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形成大面积排土场,但排土场由于土壤质量差,加上气候条件严苛,植被恢复非常困难,严重阻碍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土壤真菌参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等生态过程,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强抗逆性的重要作用。因此,选取内蒙古通辽和锡林浩特的5个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已经恢复的禾本科、豆科及杂类草三个功能群草本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群落组成、真菌功能型、网络结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阐明排土场生态恢复过程中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适应规律。结果表明:(1)禾本科根际土壤真菌的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豆科和杂类草;禾本科、豆科和杂类草三个功能群的优势真菌群落均为子囊菌门,占总丰度的59.47%—79.61%;球囊菌门的相对丰度具有显著差异,豆科最高,其次是禾本科,两者均显著高于杂类草;(2)三个功能群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土壤腐生菌相对丰度均表现为禾本科>豆科>杂类草,且禾本科显著高于杂类草;(3)禾本科根际真菌的共生网络负相关比例和模块化指数在三个功能群中最高;禾本科网络结构更稳定,生态位更宽;网络关键物种数禾本科>豆科>杂类草;(4)禾本科、豆科和杂类草分别有53.2%、50.9%、16.2%的关键物种与土壤NH_(4)^(+)-N、NO_(3)^(-)-N和C/N等因子具有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禾本科相比较豆科和杂类草植物根际土壤具有更高AMF丰度和网络稳定性,表明禾本科植物在排土场恢复的适应性较高,研究结果可为排土场植被恢复和物种筛选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 马晨鑫俞琦刘永杰李敬国于昕赵宇曲来叶
- 关键词: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
- 冬油菜根际土壤真菌驱动及其影响土壤肥力的生态效益分析
- 2025年
- 冬油菜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油料作物和冬季覆盖作物,为探讨白菜型和甘蓝型冬油菜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真菌驱动并影响土壤肥力的生态效益。对白菜型和甘蓝型冬油菜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酶活性、土壤性质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1)白菜型和甘蓝型冬油菜根际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微生物量磷(MBP)分别较非根际增加22.8%、19.5%、27.4%、31.8%、11.4%、9.8%。(2)冬油菜土壤根际真菌α多样性显著降低,且一些致病菌如担子菌门、被孢菌门、壶菌门丰度也明显降低。(3)不同类型冬油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白菜型冬油菜的优势真菌门是子囊菌门,占比超过总丰度的83%,其次是担子菌门、被孢菌门、壶菌门、毛霉门;甘蓝型冬油菜的优势菌门是油壶菌门和Fungi_phy_Incertae_sedis。(4)冗余分析(RDA)显示,pH、有效磷(AP)、全磷(TP)、碱解氮(AN)、全氮(TN)、有机碳(SOC)和土壤含水量(SWC)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重要环境因子。(5)真菌群落组成差异显著影响土壤酶活性,白菜型中,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高于甘蓝型,过氧化氢酶则相反。(6)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显著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如增加AN、AP、TP含量、降低土壤盐碱度(pH降低)等,且白菜型比甘蓝型更显著。综上,种植冬油菜可通过改变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结构,进而驱动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可利用的氮、磷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调节pH,改良土壤特性,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研究结果为冬油菜⁃土壤⁃微生物互作研究及筛选分离益生真菌提供理论参考,为进一步扩大冬季覆盖作物的种植面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供一定的支撑。
- 刘海卿孙万仓郭倩柴鹏祁伟亮杨刚刘容刘一帆杨苗苗张博
- 关键词:土壤酶土壤肥力冬油菜生态效益
- 草本枯落物厚度对风沙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理化性质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究荒漠地区草本枯落物厚度对土壤养分和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为深入理解枯落物、微生物群落以及土壤三者相互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势草本枯落物混合物为研究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不同草本枯落物混合物厚度(0.7 cm,1.4 cm,2.1 cm)表层(0—5 cm)和亚表层(5—10 cm)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并且根据相关测定方法测定不同厚度草本枯落物下0—5 cm和5—10 cm土层土壤理化因子含量。[结果](1)随着草本枯落物混合物厚度的增加,表层(0—5 cm)土壤养分TN,TP,TK,AP,AK含量均升高,而且pH,SWC也有着相同的规律。(2)土壤真菌优势菌门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最为丰富,占真菌群落总数的76%以上;优势菌属以链格孢属(Alternaria)、Knufia、光黑壳属(Preussia)和Canariomyces为主。(3)不同草本枯落物混合物厚度下0—5 cm土层真菌群落的ACE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高于5—10 cm土层,Chao 1指数和Shannon指数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4)不同草本枯落物混合物厚度下真菌功能群有4类营养型(病原营养型、腐生营养型、共生营养型和未指定型),其中腐生营养型占比都比较高。(5)土壤养分因子与土壤真菌群落的关系分析揭示SWC,SOM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荒漠地区草本枯落物厚度变化对0—5 cm土层土壤养分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没有显著影响。
- 孔洁茹翟品王瑞霞王俊刘慧丽马若石康鹏刘秉儒
-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真菌高通量测序
- 不同Cd污染水平对水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影响分析
- 2025年
- 真菌群落是土壤物理化学过程的重要推动者,部分菌属具有抑制Cd污染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粮食的质量和安全。选取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A县,根据所获取的土壤Cd污染数据,随意挑选50块水田进行采样,运用实验室化验测算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土壤真菌群落,并分析不同Cd污染水平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机制。通过运用地质积累指数(GI)和Nerome综合指数(NI)评价土壤中Cd的污染水平,结果显示,研究区中存在重度污染(Ⅳ,NI>3)和中度污染((Ⅲ,2土壤环境中,真菌群落丰富度指数Sobs、Chao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Invsimpson均显著高于中度污染水平样本。(2)在Cd重度污染水平的土壤样本中共有Ascomycota等4种真菌门类相对丰度分别与Cr、Hg、Pb、As、Hg含量显著正相关,Penicillium等5种菌属与Cu、Pb、Hg、Ni含量显著正相关。(3)Cd重度污染的土壤环境中真菌群落的病理-共生过渡型、腐生-共生过渡型、病理-腐生-共生过渡型等功能丰度在p<0.05水平上要显著高于中度污染区。这些结果表明,在Cd污染的土壤环境中,仍然存在一些重金属耐受性菌种,能起到土壤能量循环和有效降解重金属毒性的作用。
- 林耀奔李光宇
- 关键词:CD污染高通量测序
- 两个海拔亚高山粗枝云杉林土壤真菌群落差异及其驱动因素
- 2025年
- 土壤真菌对维持植物地上生物量具有重要作用,植物也会通过根系分泌物等调控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然而,人们对森林树种影响土壤真菌及其功能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认识仍不足。选择川西亚高山两种海拔(2900 m和3200 m)下年龄相似的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集粗枝云杉根际、非根际及空地土壤,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FUNGuild数据库比对,分析土壤真菌及其功能真菌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土壤真菌及其功能真菌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在3个土壤取样位置间差异不显著,但在2个海拔之间具有显著差异,例如,海拔2900 m和3200 m土壤的优势真菌分别为蜡壳耳属(Sebacina)和红菇属(Russula)。对于真菌功能群落α多样性,发现外生菌根(ECM)真菌群落的ACE指数在2900 m海拔处显著高于3200 m海拔,而植物病原真菌的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恰好相反,土壤真菌及其腐生真菌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在不同海拔间无显著差异。进一步通过网络分析发现,两个海拔之间土壤真菌群落的相互关系和核心菌群明显不同,其中3200m海拔的土壤真菌群落表现出更明显的负相关性。另外,影响土壤真菌及其功能群落的关键因子也不相同,土壤真菌和腐生真菌群落主要受pH影响,而外生菌根真菌和植物病原真菌群落分别受到土壤含水量和全氮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地下微生物学机制,为森林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 冯哲孔涛张晓瑛赵文强寇涌苹
- 关键词:真菌群落海拔高通量测序
- 有机肥配施生物炭对碱化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
- 2025年
- 为探究有机肥配施生物炭对干旱区碱化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重塑效果,通过田间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用量有机肥(0、7.5 t/hm^(2))和生物炭(0、2%和4%)配施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7.5 t/hm^(2)有机肥与2%、4%生物炭复配处理显著降低了门分类水平上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而担子菌门和球囊菌门等有益菌群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土壤真菌的Observed指数和Shannon指数明显增加,Simpson指数明显减少,复配处理明显改善了土壤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同时,复配处理有利于油葵生长及产量增加,其中7.5 t/hm^(2)有机肥配施4%生物炭的产量最高,为2521.5 kg/hm^(2),较对照增加1589.1 kg/hm^(2)。因此,相较于单一材料,有机肥配施生物炭可以进一步优化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提高作物产量。
- 王正马金龙黄钰辉王珍孙兆军
- 关键词:有机肥生物炭碱化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 减氮配施羊粪对库尔勒香梨园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 2025年
- 为探究减氮配施半腐熟羊粪对库尔勒香梨园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提出最佳氮肥减施用量与羊粪配比,本研究以10~12年生库尔勒香梨栽植园0~20 cm土壤样品为试材,设置常规施肥处理(NPK)以及三个氮肥减量处理(N1PK、N2PK、N3PK,分别较常规施氮量减少10%、20%、30%)和两个羊粪配施量处理(OF1、OF2,分别施羊粪22500、33750 kg·hm^(-2)),并记为N、N1F1、N2F1、N3F1、N1F2、N2F2、N3F2,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及群落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成熟期N3F1、N3F2处理子囊菌门相对丰度与N处理相比显著提高了97.3%、95.3%。膨果期N2F2处理链格孢属相对丰度较N处理显著增加4100倍;成熟期N2F1处理爪甲白癣菌相对丰度较N处理显著增加了182倍。N1F1、N2F2、N3F2处理对真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匀度有显著促进作用。土壤全氮、全碳、有机碳、硝态氮、电导率、pH值是影响微生物真菌群落结构的重要环境因素。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pH、电导率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α多样性的主要因子。研究表明,10~12年树龄的库尔勒香梨园在完全施氮(300 kg·hm^(-2))基础上减氮20%~30%(210~240 kg·hm^(-2)),同时配施羊粪22500~33750 kg·hm^(-2),更有利于维护香梨园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稳定与健康。
- 谢文歌沈幸李伟张曦瑜何展一吴骏峰柴仲平
- 关键词:库尔勒香梨羊粪真菌群落土壤养分
- 不同栽培措施对雪茄烟根际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 2025年
-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雪茄烟不同栽培方式下根际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在门、属水平上的变化,探讨栽培方式对根际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并进行了功能基因预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CK)相比,其他栽培方式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的丰富度(P<0.05),且明显降低了各多样性指数;栽培方式没有改变门水平上的真菌和细菌的主要组成,但对有益细菌的聚集有影响;根际土壤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优势真菌属为镰刀菌属(Fusa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青霉菌属(Penicillium);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CK除外),但不同栽培方式下细菌优势属各不相同。施用棘孢木霉菌或生物碳有机肥的处理对根际真菌和细菌群落的影响效果更明显。
- 沈俊儒和国优唐旭兵任龙辉方保甄安忠孔垂思
- 关键词:根际土壤栽培措施雪茄烟真菌群落细菌群落
- 人为干扰强度对高海拔喀斯特地区方竹林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2025年
- 土壤真菌参与生态环境构建,对生态环境变化具有敏感的指示作用。人为因素是影响生态环境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人为干扰植被强度如何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对评估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金佛山方竹是高海拔喀斯特地区特有植被,土壤真菌群落的变化对高海拔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评估及保护至关重要,本文旨在研究不同人为干扰强度对金佛山方竹林土壤真菌群落组成规律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干扰强度方竹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干扰强度对方竹林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干预林中的Alpha指数显著增加,重度干预林显著降低,这表明低强度人为干扰增加了土壤真菌多样性。不同干扰强度方竹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存在差异。在门分类水平上,子囊菌门(Ascomycota)丰度变化为35.00%~75.76%,占据绝对优势,其中,轻度干预林和重度干预林显著高于无干预林(P<0.05)。在纲分类水平上,子囊菌门中锤舌菌纲(Leotiomycetes)、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和担子菌门中的伞菌纲(Agaricomycetes)是方竹林的优势菌,占比21.28%~52.27%。在属分类水平上,真菌优势属及丰度因干扰强度和土层不同而不同;被孢霉属(Mortierella)在轻度干预林的丰度显著高于其他方竹林,且下层土壤中丰度占比显著高于上层。主成分分析也表明,不同干扰强度方竹林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因此,适当的人为干预竹林生态能够明显增加土壤真菌的多样性,提高优势菌种占比。
- 杨红军汪文强杨水平李杰何大敏
- 关键词: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 科尔沁沙地油松固沙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
- 2025年
- 探究不同林龄油松固沙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与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的关系,为油松固沙林合理经营和管护提供理论依据。以科尔沁沙地流动沙地为对照(0 a),选择固沙18 a、34 a、48 a、56 a油松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差异。结果表明:(1)从油松固沙林土壤中获得2517个OTU,隶属于真菌的14个门、48个纲、127个目、286个科、579个属;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47.91%~67.34%)、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18.45%~43.70%)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1.41%~8.36%);优势属为Biappendiculispora、硬皮马勃属Scleroderma、棉革菌属Tomentella、Knufia、糙缘腺革菌属Amphinema。(2)由韦恩图和NMDS分析表明,造林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大,各林龄土壤真菌丰富度(ace指数、chao指数)显著增加(P<0.05),且与有机质、全氮、全磷、脲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中性磷酸酶、蔗糖酶、中性蛋白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3)真菌群落主要以共生营养型和腐生营养型为主,造林后共生营养型相对丰度均较对照增加,腐生营养型相对丰度较为稳定。造林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丰富了固沙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内容,为科尔沁沙地油松固沙林土壤健康评价提供依据。
- 高海燕张胜男杨制国张雷黄海广闫德仁
-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油松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生态功能
相关作者
- 张天宇

- 作品数:180被引量:806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 研究主题:土壤真菌 英文 暗色丝孢菌 中国新记录种 真菌
- 耿月华

- 作品数:68被引量:97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土壤真菌 暗色丝孢菌 土壤 真菌 根腐
- 吴悦明

- 作品数:27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土壤真菌 暗色丝孢菌 土壤 英文 真菌
- 姜于兰

- 作品数:69被引量:214H指数:9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 研究主题:土壤真菌 杀菌剂 柑橘 新记录种 暗色丝孢菌
- 吕国忠

- 作品数:188被引量:1,416H指数:22
- 供职机构:大连民族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
- 研究主题:真菌 镰孢菌 玉米 土壤真菌 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