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6篇“ 地下水均衡“的相关文章
- 基于地下水均衡模型的河套灌区地下水补给排泄量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多灌少排的灌溉制度导致河套灌区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问题突出,模拟分析地下水补给排泄过程能够增进对河套灌区地下水变化过程的理解。【方法】建立考虑排水过程的生育期-冻融期地下水均衡模型,分别采用LH-OAT算法和ES-MDA算法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和参数率定,并应用在河套灌区义长灌域。【结果】地下水均衡模型中地下水埋深对潜水蒸发极限埋深、潜水蒸发系数、灌溉水补给系数敏感。模型在河套灌区应用精度良好,能够充分反映灌域地下水埋深和地下水排水量的变化过程。对灌域地下水补给排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灌域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于灌溉水入渗,灌域地下水排泄主要去向为潜水蒸发。在5、7、10月,灌域地下水储量由于较大的灌溉用水和秋浇引水量而增加;9月份潜水蒸发量对地下水消耗量较小,这导致地下水储量增加;6、8月由于引水的补给量减少,部分地下水储量被潜水蒸发消耗。【结论】本文建立的考虑冻融期和地下水排水过程的水量均衡模型应用在义长灌域效果较好,灌域不同月份地下水储量变化受引水量、地下水埋深、排水量等多种因素主导。
- 高雅文查元源董斌
- 关键词:地下水补给排泄河套灌区
- 保定平原地下水均衡要素变化解析被引量:1
- 2023年
- 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及地下水压采工作的落实,华北平原局部地下水位逐步回升,然而地下水均衡要素变化趋势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缺乏系统研究。以华北平原典型区域南水北调受水区保定平原为例,采用水均衡法计算地下水补给项和排泄项,应用因子分析法分析1975—2019年地下水均衡要素变化的原因,根据最优开采系数法计算地下水可采资源量和压采资源量,为研究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调控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近40 a来,保定平原地下水补给量小于排泄量,总体呈负均衡状态,主要发生变化的地下水均衡要素有渠灌入渗、渠系渗漏、井灌回归、河道渗漏、降水入渗和人工开采;人类活动是影响地下水均衡要素变化的主要原因,其贡献率为77.20%;2011—2019年地下水储水量逐渐增多,此时地下水水位埋深增加速率减小、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面积逐渐减小、白洋淀湿地面积逐步恢复;保定平原地下水资源的最优开采系数为0.64,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和压采量的范围分别为8.89×10^(8)~11.35×10^(8) m^(3)/a和2.68×10^(8)~5.14×10^(8) m^(3)/a。研究成果可为相似地区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井江楠王文科段磊马嘉骏马稚桐石涵月
- 关键词:驱动力
- 基于降水与地下水均衡的人饮工程供水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降水与地下水均衡的人饮工程供水方法及系统,属于饮水工程技术领域。该供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单户降水存量Q;获取单户允许最低降水存量Q<Sub>min</Sub>;获取单户日均用水量q;确定单户日均地下...
- 陈志灵郭天会张兴文庄荣
- 浅层地下水均衡试验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层地下水均衡试验系统及方法,涉及水文循环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试验场地及设置在试验场地内的地中渗透仪试验场和气象观测场;所述地中渗透仪试验场包括地下观测室、试验区、地中渗透仪;所述地下观测室中设有多个不同...
- 胡林陈永春谢毫王庆刚曹银南陈晨廖清发李浩陶鹏飞
- 二维承压水流地下水均衡项的区间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
- 由于地下水系统条件的复杂性,在水位和水均衡项的数值模拟计算中往往存在着不确定性。目前,一般采用随机和统计方法来量化这种不确定性,并且已有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但该类方法需要大量样本数据来确定参数的统计特征,这在实际工程中通...
- 王颖
- 关键词:地下水非稳定流
- 郑州地下水均衡试验场的改建工程——试验场监测资料的推广应用核心问题被引量:3
- 2020年
- 郑州地下水均衡试验场的改建,是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持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中地下水均衡试验场的改建项目之一,由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具体负责实施。针对场地尺度均衡试验资料推广至野外生产实践核心问题,采用确定型模型(水分运移方程)和随机模型(区域性包气带参数)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拟选黄河南冲洪积区24 km^2作为野外试验场地,通过场地上有限数量的采样,标定该场地包气带参数变异性特征,并借助于区域气象资料,结合地下水均衡试验场所建土壤水分运移数学模型成果,计算区域降雨入渗补给量与潜水蒸发,为地下水资源评价、地质环境评价及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大范围土壤面状污染评价工作奠定基础。
- 乔晓英肖平王继华李俊亭王林
- 关键词:半方差分析
- 西北内陆盆地降水入渗补给季节性变化——以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场为例被引量:4
- 2020年
- 西北内陆盆地降水稀少,一年中有较长时间的冻结期,了解其降水入渗补给规律的季节性变化对于准确评估其地下水资源量和解释气候变化对其地下水补给的影响非常重要。采用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站27套地中蒸渗仪1992—2015年试验资料,应用拉依达法则筛选出长系列观测资料中的异常值,结合昌吉试验场相关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划分西北内陆盆地冻结期、冻融期和非冻结期的时间区间,分析不同时期影响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主要因素;计算不同时期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占多年平均年降水入渗补给量的百分比,确定不同季节对年降水入渗补给的重要性;依据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随潜水埋深的变化规律,确定冻融期、非冻结期不同土质降水入渗的最佳潜水埋深。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砂卵砾石和细砂非冻结期最佳潜水埋深为0.5 m,轻黏土非冻结期最佳潜水埋深0.1 m;细砂冻融期最佳潜水埋深为1.0 m,砂卵砾石冻融期最佳潜水埋深为0.5 m,轻黏土冻融期最佳潜水埋深为0.1 m;冻结期地下水位埋深对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十分明显,潜水埋深和降水入渗补给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冻融期是西北内陆盆地浅埋型地下水降水入渗补给的重要时期,冻结期是西北内陆盆地深埋型地下水降水入渗补给的重要时期。
- 齐子萱周金龙季彦桢孙英王新中郑玉莲
- 关键词:冻融期
- 民勤县青土湖地区地下水均衡计算及水位上升机理分析
- 2020年
-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地下水资源的均衡量进行了计算,并对研究区地下水水位的上升规律和上升机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补给量为3 169.18万m^3/a,地下水排泄量为1 289.48万m^3/a,补排差为+1 879.7万m^3/a;地下水上升的根本原因是研究区补排差为+1 879.7万m^3/a,即就是下泄生态量所引起的。通过对民勤县青土湖地区地下水均衡的计算及水位上升机理的分析,进而可以对后续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地学依据。
- 冯建宏王春磊王具文
- 关键词: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水位
- 云南鹤庆西山岩溶地下水均衡模拟被引量:6
- 2019年
- 鹤庆西山岩溶地下水是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开展岩溶地下水均衡调查及计算模拟,掌握研究区岩溶地下水动态,对鹤庆西山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收集研究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背景进行分析并划分岩溶地下水系统。采用数值模拟法对云南省鹤庆西山岩溶地下水均衡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与水量均衡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岩溶系统划分合理,各岩溶子系统补给与排泄基本均衡;各岩溶子系统的排泄以集中排泄为主,集中排泄占总排泄量的67%~92%;考虑岩溶管道的集中排泄模型更符合研究区岩溶地下水运动特点。
- 刘芮彤王锦国周云黄华陈长生
- 关键词:岩溶系统地下水均衡FEFLOW数值模拟
- 卫宁灌区迎水桥水源地地下水均衡变化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地下水是重要的生态因子,地下水的均衡状态往往影响着该区域生态系统的天然平衡。地下水均衡计算是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环节,是对地下水各均衡要素的定量化研究。应用水均衡法与数值模拟法对卫宁灌区某水源地自然条件与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各均衡要素进行计算分析。两种方法互为论证,计算结果接近,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可以为合理开采地下水提供科学依据。综合两种计算结果,水源地在开采条件下,地下水补给项与排泄项各要素的量与其所占比例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水源地地下水在自然条件下的正均衡变为开采条件下的负均衡,说明人工开采地下水是影响水源地地下水天然均衡状态的重要因素,应提出相应措施保障区域的供水安全。
- 张宇正张维江
- 关键词:地下水均衡水均衡法数值模拟法
相关作者
- 李俊亭

- 作品数:31被引量:69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
- 研究主题:测压管 蒸发 包气带 水面蒸发 改建工程
- 梁康

- 作品数:30被引量:27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子流域 黄河中游 黄河 极端降水 时空变化特征
- 乔晓英

- 作品数:43被引量:319H指数:12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
- 研究主题:地下水 水文地质 黄土 生态环境 水资源
- 陈治国

- 作品数:6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研究主题:酒钢 水源地 水位预报 数值模拟 地下水源地
- 金为芝

- 作品数:9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地下水 地下水资源 水文地质 地下水均衡 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