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9篇“ 地下街“的相关文章
日本铁路车站地下街商业开发空间形态分析
2023年
日本铁路公司将多元化经营的领域扩展到铁路沿线或车站站区的商业综合开发,以铁路运输经营事业为主,以配套多元化经营为辅,提供丰富而优质的铁路相关商业服务,通过高盈利的多元经营平衡低盈利的铁路运营,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赞誉。本文结合文献梳理及实地考察,对日本铁路公司的地下街商业开发进行阐述,以期对国内站城融合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徐艳琴
关键词:日本铁路地下街
站域地下公共空间通行绩效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丰盛町商业地下街为例
国内一二线城市轨道交通网建设以来,围绕站域进行的地下公共空间开发实践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以TOD为导向的城市中,地铁交通为站域空间带来了客流,站域为人群集聚提供了空间,站域步行系统则担任着维系二者连接的重要角色,是激...
邓文正
城市中心广场地下街出入口空间上下联动设计被引量:2
2022年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发展,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短缺等问题使得最具活力却拥挤的城市中心区亟需扩张。城市中心广场逐渐向下发展,而地下空间早期粗放型开发模式导致城市中心广场上下割裂。出入口空间在其中承担沟通上下的重要作用,且目前仍存在空间使用效率低下、吸引力不足等问题。文章以城市中心广场地下街出入口行为活动为导向,总结不同类型地下街出入口空间的上下联动行为需求及现状问题,从形态组织、文化功能、通行效率、安全可达四个方面提出城市中心广场地下街出入口空间上下联动设计策略。
邓蜀阳王怡
关键词:地下街
立体城市视角下日本地下街的发展与启示被引量:3
2021年
由于日本人地矛盾突出,对于城市空间立体化的应用走在世界前列,日本地下街的发展也与城市立体化的发展相适应。本文从日本地下街的现状出发,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的方法,回顾地下街在立体城市线索下的发展,总结其经历了起步、发展、停滞和重塑四个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动因与阶段特征。最后,本文总结了日本地下街的发展机制,并提出了对我国地下街发展的启示。
薛名辉胡佳雨
关键词:地下街
行人视角下日本地下街安全感评价——以名古屋市地下街为例被引量:4
2021年
安全城市在新的时期有新的要求,其不仅关注物质层面的安全,也关注非物质层面的安全。日本地下街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进入存量更新的阶段,对于空间安全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可作为相关研究参考的对象。文章从地下街公共通道中的行人视角出发,提出地下街安全感的相关评价要素,并选取名古屋市12个典型的地下街样本空间进行问卷调查,运用语义差分法分析地下街空间要素与空间安全感的关系,得出各要素对于空间安全感的影响程度,旨在为我国地下商业街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启示。
薛名辉胡佳雨张姗姗黄佳喻
关键词:地下街安全感
地下街与城市的融合与利用--以日本下沉广场及成都天府广场为例
2021年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逐渐成为当前城市规划设计的关键因素。在中国,如何在地下空间引入自然光和周围环境值得探讨。本文以日本城市下沉广场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探索下沉广场的多功能处理,研究如何更好地将地下空间的入口和出口与地面及其周围环境整合在一起,发挥采光和通风的作用,引导人流和分配交通,实现地下空间的整合与紧凑性,并以成都天府广场为例,进行分析与策略研究,为我国地下空间三维紧凑性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价值和思路。
李邮
关键词:地下空间
基于虚拟现实的地下街道界面设计与尺度感知研究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谐城市、布局紧凑型立体城市和环境友好型宜居城市具有积极意义与作用。目前,我国特大城市已经从市政功能需求阶段、交通功能需求阶段进入环境与深化需求阶段。与此同时,学术界针...
任彦炳
关键词:虚拟现实
文献传递
绿色效能响应的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地下街区空间增效设计体系研究
2020年
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地下街区空间为研究对象,以绿色效能提升为目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地下街区空间复合利用率低、人体舒适度不高、公共设施缺乏等问题,发掘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地下街区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进而,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地下街区的绿色增效模型与绿色增效指标,并提出针对性的设计策略和技术体系,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站域地下街区的建设提供设计参考。
徐斌贺靖薛晓宁黄菲
关键词: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绿色生态
城市发展背景下日本地下街的空间设计被引量:7
2019年
从建筑空间出发,以城市发展为宏观背景,尝试建立起日本地下街空间的研究结构。通过对实际案例、统计数据与图文资料的总结,得出地下街空间设计演变的重要推力因素——城市发展中提出的功能需求,在此基础上尝试提炼出地下街与城市发展、更新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以建筑学为理论平台,结合天神地下街、八重洲地下街等典型案例,采用定性结合定量的混合性研究方法分析地下街的空间组成、空间形式(量、形、质、分隔、界面和色彩质感),从而总结出日本地下街比较共性的4点空间设计特征,以期为未来中国的地下街空间设计策略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思路。
米满宁龙雁翎
关键词:城市发展
基于虚拟现实的地下街交叉节点空间形态认知研究
目前很多城市都开始进行向地下延伸的复合式城市开发,大规模的地下街步行系统初见成型,地下街交叉节点空间作为地下街的重要节点,承载着大量的人流。然而由于自然要素缺乏、空气流通较差等原因,地下街普遍存在封闭压抑等问题,如何提高...
邓梦帆
关键词:城市规划地下街虚拟现实

相关作者

刘皆谊
作品数:32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主题:地下街 地下空间开发 城市 地铁 捷运系统
束昱
作品数:113被引量:534H指数:1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城市地下空间 城市 地下空间规划
童林旭
作品数:38被引量:35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地下空间 城市 城市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 地下街
侯学渊
作品数:128被引量:2,030H指数:2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研究主题:地下空间 隧道 隧道工程 软土 基坑工程
潘崟
作品数:12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防灾 地下街 动力机制 城镇化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