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篇“ 地动位移“的相关文章
- 基于高频GPS峰值地动位移的震级标度探讨被引量:3
- 2019年
- 综合地震学地震震级公式和目前连续GPS研究震级标度的成果,使用国内外M_W5.9~9.1的17个地震事件的高频GPS测站的峰值地动位移数据,构建了新的基于GPS峰值地动位移(PGD)的震级标度关系。依据新建立的关系和实际数据分析认为,GPS峰值地动位移的震级标度关系适用于M_W5.6以上大地震的震级计算,并得到不同震级的地震使用该标度关系的震源距适用范围,提出使用场地校正项和震源辐射与传播路径校正项修正基于GPS峰值地动位移的震级标度关系。
- 陈锋杨建思王伟平彭朝勇
- 关键词:高频GPS震级标度
- 根据峰值地动位移标度无饱和地计算地震震级
- 2016年
-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仪是非惯性的,它直接测量相对于全球参考框架的位移)而惯性传感器受到系统出格(主要因倾斜)的影响,对得到位移的积分有不利影响.我们根据分布在近源到区域距离(约10-1000km)上的高速全球定位系统台网记录,研究了Mw6-9地震的峰值地动位移(PGD)的震级标度性质,得出的结论是:实时全球定位系统的地震波形可用来快速测定震级)通常在破裂开始的第一分钟内,许多情况是在破裂结束前,可定出震级.虽然比用P波初始几秒钟波形的地震预警方法要慢一些,但我们的方法不会遇到地震传感器在大震级时出现的饱和效应.快速震级估算可用于快速生成地震的震源模型、海啸预测和需要长周期位移准确信息的地震动研究.
- diego melgarbrendan w.crowelljianghui gengrichard m.allenyehuda bocksebastian riquelmeemma m.hillmarino prottiathanassios ganas李万金许忠淮刘瑞丰
- 关键词:地震震级地动位移标度性质全球定位系统地震波形
- 用于强震记录仿真地动位移的高精度累积数值积分方法研究
- 2013年
- 针对传统梯形积分方法的低精度缺陷,提出了一套高精度累积数值积分方法。首先对被积数据进行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之后采用积分区间四等分的Newton-Cotes积分公式进行积分。误差分析表明,本方法精度远高于梯形积分方法精度。在对构建信号进行方法验证的前提下,采用2013年4月20日雅安芦山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的真实强震动加速度记录对本方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法适用于将强震动加速度记录积分为位移记录。
- 曲保安刘希强蔡寅范晓勇于庆民赵银刚张明李峰孙豪
- 关键词:数值积分插值强震记录
- 利用数字强震仪记录实时仿真地动位移被引量:29
- 2005年
- 随着现代强震仪及通讯技术的发展, 强震动观测资料的应用范围愈来愈广, 强震观测可以拓展到地震观测领域, 强震数据的实时仿真是这一拓展的基础. 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在笔者曾经提出的单自由度系统地震反应递归公式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地震仪原理, 及长周期单自由度系统地震动力反应原理的由宽频带强震动记录仿真位移记录的新方法. 研究表明此方法是有效的, 可广泛应用于地震监测.
- 金星马强李山有
- 关键词:强震动记录单自由度系统仿真
- 地动位移速算的一段BASIC程序
- 1997年
- 地动位移速算的一段BASIC程序刘建明(中国四川626001姑咱地震台)近震震级计算公式ML=lgAμ+R(Δ),右边第一项是水平向地动位移算术平均值的常用对数。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须查周期对应的放大倍数,尤其地震个数较多时很繁烦。笔者根据lgAμ的...
- 刘建明
- 关键词:地动位移BASIC程序地震预报震级
- 天津遥测地震台网井下地震波地动位移与地动速度记录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对比和分析了天津遥测地震台网井下地震波地动位移和地动速度记录的特点,结果表明:(1)台网增加速度记录有利于地震参数的测定,是位移记录的必要补充;(2)有利于监测本区微震活动;(3)是提高平原地区遥测地震台网控震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 赵惠君田真丽乌统昱
- 关键词:地震波地动位移地震台井下
- 在频率域中将CDSN记录恢复为地动位移的程序设计
- 1991年
- 地震能量估计、地球物理反演以及震源研究都与真实地动位移有关,由地震图来恢复地动位移是现代地震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由于CDSN(中国数字地震观测台网)观测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绝对值在低频端和高频端都分别趋近于0,故直接使用FFT及其反变换恢复地动位移会引入虚假的长周期和短周期成分。为了清除这些虚假的频率成分,本文介绍了一种迭代方法的程序设计。
- 李鸿吉
- 关键词:CDSN地动位移传递函数
- 日本大地震矩震级估计的长周期地震动预测方程
- 2018年
- 建立了壳内地震、板间地震、板内地震的峰值地动速度(PGV)和峰值地动位移(PGD)的长周期(5~30s)地震动预测方程(GMPE)。使用了剪切波速大于或等于2 000m/s的层间的KiK-net井下台网台站强地震动数据。这些数据由日本及其周边的20次6≤MW≤9.1的地震构成,包括2011年的日本东北地震。在推导长周期地震动预测方程时运用了两阶段回归分析。尽管附加了诸如震源深度和地震类型这些尽量能够使回归曲线与数据保持一致的因素,但在双线性回归时于MW7.5处产生了弯曲。所建公式表明:壳内地震的长周期峰值地动速度和峰值地动位移要大于板间地震和板内地震。长周期峰值地动速度和峰值地动位移衰减系数随着震源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估计的矩震级符合观测的峰值地动速度和峰值地动位移在5~30s周期范围内的长周期地震动预测方程。得到了由KiK-net井下台网台站加速度计记录的23次地震的震级估计,而且这一结果与全球矩心矩张量项目得到的矩震级一致。上述方法对于大地震的矩震级估计是有效的,如果能够获取震源区的信息,就能快速进行矩震级的估计。
- 李梦莹焦明若朱玉萍R.IbrahimH.J.SiK.KoketsuH.Miyake
- 关键词:长周期地震动矩震级大地震地动位移
- GNSS柔性观测墩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基于无震时用于GNSS连续站测量、有震时能降低可记录地动位移阈值的需求,设计建造了3个不同深度的双筒下沉式GNSS柔性观测墩,在东三旗GNSS连续站进行了数月的同环境、同时段连续观测。在解算环境相同的条件下,结果表明,无震时双筒下沉式观测墩可用于连续站测量。脉冲敲击试验结果还显示,试验用的倒立摆式观测墩在水平分量上具备放大作用,它为降低可记录地动位移阈值提供了可能。由于试验时测区内没有发生3.0级以上地震,更详细的研究有待下一步工作。
- 吴培稚徐平赵桂儒邢成起张中五徐斌白永福胡乐银尹继尧
- 关键词:GNSS地动位移
- 地震预报的认识论、方法论和战略突破方向
- 本文依据我国地震预报实践,探讨了地震预报研究中的认识论、方法论问题。提出“地动位移”物理量是地震预测研究的主要观测对象,不断拓宽地动位移观测频带、打开“地声”高频窗口是地震预报的战略突破方向。
- 池顺良
- 关键词:地震预报认识论方法论地动位移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朱玉萍

- 作品数:49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铁磁形状记忆合金 本构模型 科技期刊 应力集中 形状记忆合金
- 邢成起

- 作品数:66被引量:325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市地震局
- 研究主题:强震 地震 地震带 走滑断层 断层
- 肖春艳

-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仪器系统 标定方法 单片机 勘探地球物理 内核
- 张坤

- 作品数:16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省地震局
- 研究主题:P波 双差定位 地震定位 震群 预警
- 张玲

- 作品数:37被引量:169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省地震局
- 研究主题:地震前兆台网 地震 前兆台网 泰安地震台 雷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