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2篇“ 地球化学探测“的相关文章
- 微生物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在巴彦呼舒断陷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 2024年
- 海拉尔盆地西部断陷带巴彦呼舒断陷具有多期复杂的构造建造和改造特征,形成了各种成因的断块、断鼻构造,以及不同类型的油气成藏模式。为了预测有利目标区的含油气性、识别油气藏的分布范围及油气性质,提高复杂断陷的油气探井成功率,基于轻烃微渗漏理论,应用微生物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包括微生物快速检测(MQS)、微生物油气检测(MOST)以及土壤酸解吸附烃油气检测(SSG)等石油地球化学和微生物学方法,开展勘探有利目标区之上地表表层的微生物值变化和酸解吸附烃异常的直接检测。研究表明微生物异常分布与已知含油气区、含油气井的对应关系良好,验证微生物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在巴彦呼舒断陷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通过MOST+SSG技术组合进一步确定有利异常区,认为巴彦呼舒断陷西部陡坡带是油气长期优势聚集区,微渗漏强度大。指出西部陡坡带的2个鼻状构造是下一步油气增储的有利地区。
- 王江王雪峰赵传军陈鸿平王杰
- 关键词:微生物地球化学探测油气检测海拉尔盆地
- 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应用与挑战
- 2024年
- 探讨了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应用与挑战。首先介绍了地球化学探测技术的概述,包括其方法简介、常用技术与仪器以及数据特点。然后详细分析了地球化学技术在矿床识别与定量评估以及矿床成因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其在矿床勘查中的重要作用。接着,探讨了地球化学数据解释与处理的挑战,以及环境地球化学监测的重要性与挑战,指出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通过综合分析,总结了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关键作用,并呼吁加强技术研究与应用,促进资源勘查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 张莉
- 关键词:矿产资源勘查
- 熊耳山上宫金矿立体地球化学探测试验示范
- 本书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为采集试验区典型剖面、中段坑道、钻孔岩芯样品,开展原生晕地球化学34种或64种元素分析和蚀变矿物LA-ICPMS原位测试;通过地球化学参数统计、多元统计分析、原生晕分带等研究,总结蚀变岩型金矿原生晕...
- 许军强
- 一种煤矿采空区游离煤层气富集区地表地球化学探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采空区游离煤层气富集区地表地球化学探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设计工区地表初探采样网格测线、确定初探采样点,按土壤游离气采集步骤,在初探采样点获得甲烷和二氧化碳浓度,甄别浓度异常点、划分初探异常区;利...
- 黄华州周效志刘世奇王冉韩思杰
- 一种浅层地表地球化学探测深部地热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浅层地表地球化学探测深部地热的装置,涉及地表探测领域,包括:主体、缓冲组件和保护组件;主体,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主体的外部;缓冲组件,安装在主体的顶部,且缓冲组件与主体固定连接...
- 王贵玲刘彦广
- 金矿立体地球化学探测模型与深部钻探验证被引量:26
- 2020年
- 深部资源地球化学探测科学问题的的焦点是元素大深度垂向迁移机理和立体地球化学探测模型的建立。本文以胶东蚀变岩型金矿和贵州水银洞卡林型金矿钻孔岩芯和地表联合取样获得的数据,建立千米深度立体地球化学探测模型。蚀变岩型金矿立体地球化学模型显示,Au、S和Hg与金矿密切相关,分布模式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Au的立体几何分布模式兼具矿化剂元素S和远程指示元素Hg的双重特征,金异常和矿化剂元素硫与矿体倾斜方向一致,反映了成矿过程中流体沿控矿构造的轴向运移;金异常与类气体元素汞在垂向上一致,而且出现从矿体到地表的连续贯通式异常,反映了流体沿微裂隙和纳米孔的垂向迁移。卡林型金矿立体地球化学模型显示,Au、As、Sb、Hg、Tl和S在不整合面都显示高含量特征,与深部层状主矿体分布一致;在矿体上覆地层中都存在弱异常,显示了明显的成矿流体沿隐伏微小断裂垂向迁移特点;所不同的是Sb和Tl元素在不整合面附近显示了最高的元素含量,而Sb和Hg在近地表均显示了明显高的异常特征。立体几何模型清晰地显示了矿体的展布特征和范围,而且金及其伴生元素垂向迁移在地表形成清晰异常,为利用金及伴生元素和矿化剂元素进行深部矿体三维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指导深部金矿勘查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胶东蚀变岩型金矿地表完全被土壤覆盖区的穿透性地球化学微细粒级土壤采样,金属活动态提取分析圈定的异常,经深部钻探验证,胶东焦家成矿带五一村3200 m钻探,在2428.00~3234.16 m深度发现6层矿化体,其中高品位矿体位于2854 m深度;上宫金矿地表基岩出露,采集断层泥或裂隙岩石样品,可以清晰探测深部异常,经2000 m钻探,在1312 m处发现高品位金铅锌银矿体;贵州水银洞采集地表细粒级土壤,能够直接有效地揭示深部金矿体,经500~1500 m钻�
- 王学求张必敏于学峰杨德平夏勇谭亲平刘耀文张苏坤田密刘汉粮李瑞红韩志轩熊玉新吴慧张宝云
- 关键词:地球化学
- 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中南部海域油气目标地球化学探测:海底油气渗漏与双环状地球化学异常被引量:4
- 2020年
- 通过对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中南部163站位油气地球化学样品采集、烃类气体和芳烃类指标的分析测试,以及地球化学异常提取,揭示了烃类地球化学指标的异常分布特征,分析了海底油气渗漏和表面地球化学异常的关系,建立了油气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吸附甲烷、吸附重烃气体、顶空甲烷、顶空重烃气体、芳烃及其衍生物总量(260 nm)和稠环芳烃总量(320 nm)的地球化学异常均围绕高石3构造呈环状分布,并且烃类气体指标异常较芳烃类指标异常更靠近这一圈闭构造的外侧。地球化学异常的平面分布和沿主要地震剖面的垂向分布特征显示烃类地球化学异常的形成可能与高石3构造及深部油气藏的分布和垂向渗漏有关,并据此建立了围绕高石3构造的双环状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内环主要芳烃类指标异常,可能由高石3构造上部残留油藏渗漏形成,外环主要为烃类气体异常,可能由高石3构造深部原生气藏渗漏形成。表面地球化学异常与高石3构造边缘断裂构造的关系显示,无论是内环异常,还是外环异常均与高石3构造边缘断裂构造在空间上密切相关,预示着这些断裂构造可能是深部油气垂向渗漏运移的主要路径,同时也意味着高石3构造是崂山隆起中—古生界海洋油气钻探的首选构造。
- 李双林董贺平王建强赵青芳
- 关键词:油气渗漏南黄海盆地
- 大深度穿透性地球化学迁移机理和立体地球化学探测获得钻探证实
- 2019年
- 2018年11月6日,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在山东莱州组织毛景文院士等8位专家对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穿透性地球化学勘查技术”项目开展了中期检查评估。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对项目中期目标完成情况和取得的主要进展汇报,查阅了有关资料,并考察了野外现场和3200 m钻探岩心库,一致认为项目取得了以下5方面重大进展和成果。
- 地调局物化探所
- 关键词:地球化学探测大深度中国21世纪议程地球化学勘查
-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海域油气地球化学探测:烃类地球化学异常与含油气性综合评价
- 2019年
- 通过对东海陆架盆地南部海域油气地球化学样品采集、酸解烃类气体和芳烃类指标的分析测试,以及地球化学异常提取,揭示了烃类地球化学指标的异常分布特征,分析了烃类气体的成因类型和深部油气属性,进行了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分区和含油气性评价。烃类地球化学指标,包括酸解甲烷、酸解乙烷、芳烃及其衍生物总量260 nm和稠环芳烃总量360 nm的异常,主要集中分布在研究区的西部和东部,分别与瓯江凹陷和闽江凹陷相对应。酸解烃类气体组合及甲烷碳同位素组成指示酸解烃类气体异常主要为热成因并遭受了表层氧化,深部油气属性属于干气至凝析油气,以干气为主。根据综合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划分了西部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区和东部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区。酸解甲烷、酸解乙烷、芳烃及其衍生物总量260 nm和稠环芳烃总量360 nm指标异常在西部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区均有明显显示,而东部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区则以酸解烃类气体异常为主,稠环芳烃总量360 nm异常部分分布,芳烃及其衍生物总量260 nm异常只有零星分布。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西部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区含油气性明显优于东部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区,也就是瓯江凹陷的含油气性好于闽江凹陷。
- 李双林王建强董贺平赵青芳
- 关键词:地球化学异常含油气性评价热成因东海陆架盆地
- 德令哈市城市活断层探测中地球化学探测法的应用
- 2017年
- 通过地球化学探测法在活断层探测中的实际应用,总结了土壤气氡探测和气汞探测在青藏高原地区柴达木盆地内的探测效果,结果发现在德令哈市地区土壤气氡的探测效果较好,土壤气汞的探测效果不佳。经过数据的处理和对比分析,土壤气氡探测异常较精准地反映了隐伏断裂在地面延伸的位置,地球化学探测法作为辅助探测手段在活断层的探测工作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张加庆姚生海刘炜
- 关键词:隐伏断裂
相关作者
- 李双林

- 作品数:87被引量:626H指数:11
-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海底沉积物 南黄海 南黄海盆地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特征
- 张慧

- 作品数:65被引量:306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 研究主题:地震前兆 氡 地震 土壤气 断层气
- 苏鹤军

- 作品数:47被引量:234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氡 土壤气 断层气 地球化学特征 活动断层
- 刘成龙

- 作品数:74被引量:783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震 地下流体 地震预测 地震前兆 地下水
- 赵青芳

- 作品数:59被引量:189H指数:7
-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南黄海盆地 海底沉积物 南黄海 南黄海中部 地球化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