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4篇“ 地球化学示踪“的相关文章
- 海洋沉积体系甲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示踪研究进展
- 2024年
- 由地质过程与微生物作用共同塑造的地球环境,当前正受到全球变暖的威胁,其中甲烷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20%。海洋沉积物是地球最大的甲烷储库,在海洋富甲烷环境,微生物参与的产甲烷、甲烷厌氧氧化和甲烷有氧氧化过程广泛存在,是研究错综复杂的甲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理想实验室。本文从地质微生物学角度解析了含微量元素的酶或辅酶介导的甲烷循环过程,梳理了微生物潜在的微量元素需求,并重点综述了近年来主要涉及海洋甲烷循环过程研究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由于参与甲烷循环过程的微生物纯培养相对困难,而地球化学研究又难以实现对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精细刻画,微生物学与地球化学的学科交叉研究优势明显、前景广阔。阐明海洋富甲烷环境微生物活动与微量元素的耦合关系,对于探索当前全球变暖背景下海洋甲烷循环过程和全球甲烷排放的调控至关重要,也有望为解析地质历史时期的甲烷排放事件及其全球生态环境效应提供独特的视角。
- 王旭东庄光超冯东
- 关键词:微生物活动微量元素
- 天然气运移轻烃地球化学示踪--以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为例
- 2024年
- 基于天然气中轻烃化合物组成分析和区域性对比,结合组分和甲烷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揭示轻烃地球化学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上古生界天然气运移和水溶及逸散等示踪作用,探讨运移作用对特定轻烃指标的关联效应。研究表明:①东胜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天然气C5−7异构烷烃含量高于正构烷烃,C6−7轻烃组成呈链烷烃优势分布且芳香烃含量明显偏低(小于4.0%),C7轻烃主体呈甲基环己烷优势分布,整体表现出煤成气特征且受到了水溶等作用影响;②东胜气田天然气经历了自南向北的游离相运移,并在充注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水溶作用,其中泊尔江海子断裂以北什股壕地区天然气在聚集后具有明显的散失;③长距离的游离相运移导致天然气C7轻烃中甲基环己烷相对含量和甲苯/正庚烷值降低、正庚烷/甲基环己烷值和庚烷值增大,水溶作用导致轻烃异庚烷值增大,天然气散失导致什股壕地区天然气中C5−7正构烷烃相对异构烷烃含量增加。
- 吴小奇倪春华倪春华王付斌马亮帮王付斌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成因
- 火山喷发间歇期沉积岩层古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示踪与判别被引量:3
- 2023年
- 火山喷发堆积保存期古地理环境(陆上、水下)是影响火山岩油气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火山喷发间歇期薄层沉积岩层具有沉积特征,其蕴含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期的氧化-还原环境密切相关,对古地理环境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因此,通过火山喷发间歇期薄层沉积岩层岩心微量元素分析,可间接判断同一地质时期火山岩的堆积保存古地理环境(陆上、水下)。以新疆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哈尔加乌组火山喷发间歇期薄层泥岩、粉砂岩等沉积岩层为实例,通过泥岩、粉砂岩等岩心主、微量元素分析,采用总结归纳的U/Th、自生U、V/Cr、Ni/Co、V/Sc、V/(V+Ni)、Cu/Zn、Fe^(3+)/Fe^(2+)、Sr/Ba、V/Zr和B/Ga等11项用以示踪判识细粒沉积物沉积古环境的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参数图版标准,判断哈尔加乌组火山喷发间歇期沉积岩层沉积期的氧化-还原环境,从中推断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喷发堆积保存时的古地理环境(陆上、水下)信息。对哈尔加乌组火山喷发间歇期泥岩、炭质泥岩和粉砂岩在纵向上演化特征类似的V/(V+Ni)、V/Sc、Sr/Ba、V/Cr、V/Zr、Cu/Zn和B/Ga等7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参数指标研究表明,泥岩、炭质泥岩和粉砂岩等沉积岩层主要沉积于水下还原环境以及滨浅湖频繁水、陆过渡环境;推断与其同一地质时期的火山岩主要喷发堆积保存于水下环境,也存在频繁水、陆过渡复杂沉积成因环境。
- 张桓陈亚军伍宏美马强
- 关键词:古地理环境地球化学马朗凹陷
- 隐伏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示踪方法
-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示踪物勘探或探测领域,提供了一种隐伏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示踪方法。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隐伏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示踪方法通过对地气中的Mo、Th以及土壤中的Mo、Th含量的测量,分别确定地气测量Mo元素异常区、M...
- 吴国东王勇赵丹王东升李必红杨龙泉
- 江南钨矿带香炉山钨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 2023年
- 赣北香炉山矿床是江南世界级钨矿带北缘的特大型钨矿床,包含香炉山—形坪、大岩下和张天罗等3个相邻矿段。香炉山—形坪矿段主要由沿寒武系杨柳岗组泥质灰岩与黑云母花岗岩的接触带分布的透镜状和层状钨矿体组成,以矽卡岩型矿化为主;大岩下、张天罗矿段则主要由沿震旦系陡山沱组含炭质页(泥)岩与灯影组含炭含泥硅质岩顺层展布的钨矿体组成,矿化类型为角岩型。采自大岩下矿段含石英脉钨矿石中的石英H、O同位素结果显示,氧化物阶段石英δD_(V-SMOW)值为-67.9‰~-78.0‰、δ^(18)O_(H2O)值为-3.3‰~0.7‰;石英硫化物阶段石英δD_(V-SMOW)值为-64.6‰~-66.4‰、δ^(18)O_(H2O)值为-7.5‰~-0.3‰,指示了香炉山钨矿床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水的混合流体,在氧化物阶段就发生了大气降水的加入,在石英硫化物阶段大气水混合比例接近40%。采集自香炉山各矿段不同硫化物样品中的S同位素结果相近,δ^(34)S值主要为1.2‰~5.4‰,均符合矿床硫源以岩浆硫为主的特征。综合区域地质背景和已有研究提出,在早白垩世的区域伸展背景下,新元古代地层熔融形成的富含钨的岩浆上涌,形成的岩浆热液与不断加入的大气降水在近地表发生混合形成成矿流体并持续演化,与不同层位的含钙围岩发生交代,最终沉淀形成香炉山白钨矿床。
- 高任张明华汪国华温润涛陈天迪
- 关键词:矽卡岩矿床
- 基于生物地球化学示踪技术的茎柔鱼摄食生态学研究
- 茎柔鱼是我国远洋鱿钓的重点捕捞对象。了解和掌握茎柔鱼的群体结构、群体间营养生态位分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有助于认识茎柔鱼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差异化生存策略,为其资源可持续开发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持。本书共5章。...
- 陈新军
- 元素地球化学示踪技术在康定大渡河金矿田中的应用探讨
- 2022年
- 分析康定大渡河流域金矿床开发的相关背景,指出开展绿色勘查是有效实现金矿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存的重要手段。元素地球化学示踪技术作为重要的绿色勘查方法之一,在康定大渡河流域金矿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矿床成因研究和深部资源探测两个方面,并通过矿床实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元素地球化学示踪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绿色勘查,而且可以应用于绿色矿业中的重金属污染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等方面;不仅可以用来研究地球、月球、火星等天体的形成和演化,而且可以与同位素技术结合起来为灾变事件提供有力的证据。在大渡河流域进行绿色矿业开发的同时,协同发展关联产业,如此才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何阳阳孙梅
- 关键词:金矿元素地球化学示踪
- 沉积岩古盐度的地球化学示踪方法
- 2022年
- 古盐度是研究地史水体环境的一种重要指标,文章通过总结前人关于沉积岩古盐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无机地球化学中的B/Ga、Sr/Ba比值法和有机地球化学中的伽马蜡烷指数、姥鲛烷/植烷比值法等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局限性,得出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因此应根据不同的沉积环境,选取适合的研究方法来判别古盐度。
- 王庭旭伍炼华黎海勇唐伟龙汪文博
- 关键词:古盐度有机地球化学
- 四川盆地西部致密砂岩气来源及运移地球化学示踪被引量:6
- 2021年
- 通过典型钻井天然气组分、轻烃、碳同位素以及烃源岩抽提轻烃的系统测试,研究了四川盆地西部致密砂岩气的成因类型和来源。研究表明,研究区致密砂岩气以煤型气为主,须二段(T_(3)x^(2))存在部分混合气。天然气来源具有下生上储的特征,其中须二段(T_(3)x^(2))天然气主要来源于须二段(T_(3)x^(2))自身的烃源岩以及下伏小塘子-马鞍塘组(T_(3)m+t)烃源岩,须四段(T_(3)x^(4))天然气主要来源于须三段(T_(3)x^(3))烃源岩,天然气运移距离短;而侏罗系天然气则主要来源于下伏须五段(T3x5)烃源岩以及须家河组早期气藏的贡献,天然气运移距离长。在此基础上,优选了3组9类天然气运移地球化学指标,分别为:(1)天然气运移方向和距离指标为甲烷含量[W(CH4)]、乙烷含量[W(C_(2)H6)]、非烃含量[W(CO2)],[W(N2)]、甲烷碳同位素(δ^(13)C_(1));(2)天然气运移相态指标为苯/正己烷、苯/环己烷;(3)天然气运移通道指标为iC_(4)/n C_(4)和i C_(5)/n C_(5)。对研究区陆相天然气的运移进行了示踪,明确了研究区致密砂岩气的运移方向、运移相态以及运移通道。结果表明:研究区上侏罗统天然气主要由下部须家河组天然气沿高速优势通道窜层渗流运移而来,断裂是其最重要的运移通道;中侏罗统部分天然气由须家河组气源沿高速运移通道运移而来,而部分天然气为下部气源以水溶相的方式运移聚集成藏;须四段(T_(3)x^(4))天然气成藏时,储层相对致密,运移通道发育不佳,天然气以扩散相短距离运移为主;须二段(T_(3)x^(2))天然气主要通过断裂及其伴生裂缝以游离相和水溶相短距离运移为主。
- 刘海亮刘四兵周栋刘文金思丁
- 关键词:四川盆地致密砂岩气地球化学天然气成因
- 新疆东天山红云滩北铁矿床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示踪
- 2021年
- 红云滩北铁矿赋存于下石炭统雅满苏组粗面英安岩、含角砾安山质凝灰岩、以及晶屑凝灰岩透镜体中。对矿体及围岩的样品进行了微量和稀土分析,Zr/Hf=26.57~45.36,平均为34.05,Nb/Ta=5.42~25.96,平均为17.16,与原始地幔平均Zr/Hf≈36,Nb/Ta≈17.5值相当,说明源区可能为地幔区;火山岩和矿石中Ba、Sr具明显趋向亏损,火山后期岩浆作用强烈,热液对岩石和矿体的改造较为明显,表明岩石具幔源、壳源加入和壳幔混源特征。矿区岩石ΣREE=70.43×10^(-6)~198.80×10^(-6)(包含Y元素),平均为115.88×10^(-6),LREE/HREE=0.85~4.66,平均为2.48,总体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强绿帘石化晶屑凝灰岩和浸染状磁铁矿中Eu具富集为正异常,表明热液改造的存在。δCe=0.77~1.02,均值为0.89,具弱亏损特征暗示流体形成于高温氧化环境,可能有海水的加入。通过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示踪研究,初步认为红云滩北铁矿床属海相火山喷发沉积-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 吴生军冯晓宏陈学龙
- 关键词:稀土地球化学示踪
相关作者
- 刘显凡

- 作品数:198被引量:898H指数:19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地幔流体 微细浸染型金矿 富碱斑岩 金矿床 成矿作用
- 郑永飞

- 作品数:472被引量:6,746H指数:3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研究主题:氧同位素 榴辉岩 锆石 地球化学 超高压变质
- 倪师军

- 作品数:473被引量:4,394H指数:30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重金属 土壤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特征 重金属污染
- 王国芝

- 作品数:215被引量:2,169H指数:32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四川盆地 灯影组 震旦系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特征
- 张少兵

- 作品数:50被引量:36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锆石 HF-O同位素 锆石U-PB年龄 新元古代 地壳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