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3篇“ 地震复发周期“的相关文章
利用Virtual Quake地震模拟器研究鲜水河断裂带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复发周期
2023年
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带磨西断裂上。本文依据鲜水河断裂带的断层几何形态、断层面物理力学参数、断层滑移速率等基础资料,构建断裂带三维模型,基于Virtual Quake地震模拟器开展鲜水河断裂带准静态数值模拟。对七条分支断裂独立模拟的结果显示模拟结果与历史地震的最大震级和复发周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模型长度影响震级大小,滑移速率影响地震复发周期。断层面几何弯曲展布使得断层面应力分布不均匀,在弯曲处出现应力积累的现象,易触发地震,并出现了地震分段破裂现象,降低了几何弯曲断层的地震频次,为强震的孕育创造了条件。联合模拟的10000年时间内,鲜水河断裂带共发生了33次M≥7.0地震,最大震级为M7.6,地震活动性呈现一定的活跃期与平静期。断层系统地震间的相互应力作用和复杂的断层几何结构影响着地震迁移的复杂性。道孚断裂上相距40年发生两次M≥7.0地震,乾宁断裂北端相距5.8年发生M≥7.0双震,此类现象与历史地震有一定的相似性。
李晓帆马延路解滔岳冲吉平
关键词:鲜水河断裂带三维数值模拟地震活动性VIRTUALQUAKE
三河—平谷地区b值和地震复发周期的时间变化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以华北地区和三河—平谷8级地震构造区为研究区域,采用华北历史地震目录和现代中小地震目录,在地震目录完整性分析的基础上,基于G-R关系用最小二乘法对华北地区与三河—平谷地区的b值和复发周期进行时间扫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和三河—平谷地区b值自1976年唐山地震以来趋于稳定,分别为0.67和0.82;而华北地区和三河—平谷地区的7、8级地震复发周期自1976年唐山地震以来逐渐增大,直到2015年分别在50、200年和5000、35000年以上,这说明三河—平谷地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地震活动处于平静期。
肖修来李莹甄许同旭沈军
关键词:B值复发周期
1934年马尼拉海沟中部7.5级地震复发周期的估计及引发海啸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马尼拉海沟是南海最具危险性的潜在海啸源.为了在南海开展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本文利用地震矩率法估计1934年2月14日发生在马尼拉海沟中部7.5级地震复发周期,并结合COMCOT数值模型模拟重现本次强震所引发的海啸的传播情景,给出南海周边地区的海啸波到时和波高信息,以弥补历史资料不足.同时分析震源位置变化对波高的影响,为菲律宾等南海周边地区的海啸预警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洪明理霍振香任鲁川
关键词:海啸数值模拟地震复发周期马尼拉海沟
地震复发周期性与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一项在意大利的对比分析研究
2014年
开展严格而客观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真实地震活动对比测试,是进行任何负责任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必要前提。针对意大利境内实际发生的地震活动,将经典概率性方法(PSHA)得到的意大利抗震标准的参考灾害图与基于新的确定性方法(NDSHA)获取的可供参考的地震动图进行了交叉对比和测试。通过对大量可能地震的真实地面运动的模拟,结果表明,NDSHA方法可以给出可靠的设计地震的合理定义。NDSHA的灵活性可用于解释地震复发周期性,并可用于产出特定复发周期的地面运动图,以便与PSHA方法所获取的地面运动图进行直接对比分析。
A PeresanA MagrinA NekrasovaV G KossobokovG F Panza王林
关键词:地震灾害复发周期
利用地震复发周期考察汶川8.0级地震前兆异常
2012年
通过对汶川M_S 8.0地震复发周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扫描,发现地震发生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地震复发周期均出现低值异常。因此,对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区进行异常判断,地震复发周期是一个可以参考利用的指标。
李卫平冯蔚管见王科英明跃红
关键词:地震复发周期
率和状态相关摩擦律与地震复发周期的研究
早期岩石摩擦试验显示,岩石间滑动有两种形式,不稳定滑动(粘滑)和稳定滑动(蠕滑)。研究发现,岩石界面的粘滑过程与地震的发震过程相类似,粘滑已成为地震形成机制之一。因此,粘滑现象的研究对分析断层稳定性和理解地震形成过程具有...
郭宝玲
关键词:地震复发周期
郯庐断裂(沈阳—渤海段)地震复发周期与危险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从郯庐断裂(沈阳—渤海段)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场特征出发,借助历史中强震复发周期地震时空分布特征,对该区强震的危险性做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区6级和7级地震复发周期分别为18年和95年。目前郯庐断裂沈阳—渤海段接近6.5级地震复发时段,值得注意地区为NNE向郯庐断裂与NW(或NNW)向断裂的交汇部位以及4级地震活动集中区附近。
曹凤娟唐喆尹德录王亮王岩李彤霞
关键词:郯庐断裂地震活动复发周期
基于WebGIS的地震复发周期与危险性分析
2010年
根据地震复发周期模型,利用现有的地质构造等资料把南北地震带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活动构造区,对能量积累阶段及地震危险性的预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构建基于WebGIS的网络计算平台,由客户端任意在研究区选择构造分区,并输入所选构造分区相应的计算参数,提交到集群服务器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对所选构造分区的地震危险性阶段及潜在震级进行预测并把结果以WebGIS方式返回给客户端。实现了利用远程计算技术与并行算法对活动断裂能量积累与释放过程的模拟计算,其结果可以为判定地震中短期预测的地点和震级提供依据。
刘云华单新建李卫东马照松张国宏
关键词:WEBGIS地震危险性分析
闽台地区地震复发周期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2004年
本文论述了地震复发周期的基本原理及其物理意义 ,并根据二十多年的地震资料 ,对闽台地区地震复发周期进行预测 ,结果表明 ,福建地区地震频度强度与台湾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宋超陈清水
关键词:地震复发周期地震频度地震强度
东昆仑断裂带地震复发周期与发震概率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东昆仑断裂是青藏高原中北部主要活动断裂之一。利用哈佛CMT资料、MapSis软件提供的资料和中国大陆地震震源机制目录等最新资料重新拟合了西部地区G R关系 ,采用历史地震和平均滑动速率两种方法计算东昆仑断裂的地震矩率并进行比较分析 ,得到了地震复发周期和发震概率 ,并对东昆仑断裂带各段未来
任俊杰陈虹
关键词:东昆仑断裂地震矩复发周期发震概率

相关作者

陈宇卫
作品数:79被引量:221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震局
研究主题:地震 地震预报 地震活动性 强震 地震空区
尤宇星
作品数:15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省地震局
研究主题:动态特征 钻孔体应变 极值理论 水氡 地震复发周期
黄圣棕
作品数:13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省地震局
研究主题:极值理论 地震复发周期 PHC管桩 动测 桩身缺陷
张有明
作品数:7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省地震局
研究主题:数字地震仪 功率谱密度 极值理论 地震复发周期 台址
陈珊桦
作品数:23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省地震局
研究主题:地震台 仪器维护 地震台站 观测数据 质子磁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