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29篇“ 场协同分析“的相关文章
- 管壳式换热器折流板开孔流场特征及场协同分析
- 2024年
- 折流板是管壳式换热器最主要的结构之一,但流体介质容易在折流板背风侧产生一个相对静止的“流动死区”,影响换热器壳程的换热效果。因此,本文利用Fluent对换热器壳程折流板进行开孔研究,分析流体流动特征,同时利用场协同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折流板开孔可有效减小换热器壳程背风区的“流动死区”,达到强化传热的效果。
- 李德涛安亚中张灵东张岩
- 关键词:管壳式换热器流动特征场协同分析
-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内翅片布置方式的场协同分析与讨论
- 2024年
- 为了研究超临界CO_(2)的传热性能并提高其换热性能,通过采用超临界CO_(2)作为传热流体,以翼型翅片为例,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内的不连续翅片通道,分析几种翅片布置方式的传热和阻力性能,得出翅片的最佳布置方式。同时通过场协同理论,即通过分析温度场、压力场和速度场之间的协同性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当交错距离为4 mm时,其传热性能与阻力性能均为最优,拥有最小的温度场与速度场协同角和最大的压力场与速度场协同角,表明这种布置方式可以使温度场与速度场的协同性和压力场与速度场的协同性均为最优,且它们之间的协同性均随着入口质量流量的增大而变差。
- 杨彦春鹿院卫吴玉庭魏海姣
- 关键词:场协同
- 小弯管冲击冷却结构流场和温度场的场协同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为研究回流燃烧室小弯管冲击冷却结构能量传递过程中对流换热的物理机制,基于场协同理论,对冲击孔径di、冲击孔流向间距S、冲击孔展向间距P耦合作用及冲击孔倾角α1对小弯管冲击冷却结构换热特性的影响开展了场协同分析,并对场协同分析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协同角较小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冲击腔内的流动滞止区、壁面射流区和滞止点,换热效果较好;随着S/P增大,冲击腔内平均协同角先减小后增大,在S/P为0.8时,换热效果最佳;随着S/di和P/di增大,冲击腔内平均协同角增大,换热效果减弱;随着α1增大,冲击腔内平均协同角先增大后减小,在冲击孔垂直壁面时换热效果最佳。
- 赵鸿华宋双文王志凯姜世界
- 关键词:回流燃烧室场协同理论换热特性
- 甲醇重整制氢微通道反应器内传热传质特性及场协同分析研究
- 氢气是一种清洁、高效、无污染的二次能源,氢气的使用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减少与使用化石燃料有关的环境问题。氢气来自不同的主要能源和各种生产技术,经济制氢是许多研究的基础。蒸汽重整,部分氧化,自热重整和二氧化碳重整已被广泛...
- 刘运昌
- 关键词:重整制氢场协同分析传热传质
- 变压器匝间短路故障电-磁-热多物理场协同分析被引量:10
- 2023年
-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关键核心设备,变压器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供电的可靠性。针对实际实验中变压器匝间短路系列故障设置困难问题,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与实际变压器一致的电磁场仿真模型,分析了变压器空载时电流电压特性,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建立了变压器低压侧匝间短路故障仿真模型和电路模型,得到了匝间短路时绕组电流变化趋势和电磁关系变化方程。研究了短路匝数不同对变压器绕组电流和电磁参数的影响,从短路4匝到16匝,短路电流最大值从14.5 kA降到4.2 kA,磁场的最大值为正常值的20多倍;建立了变压器三维温度场模型,对比了变压器正常和不同匝间短路故障工况时的温度场分布,发生4匝短路故障时,匝间短路绕组部分温度达到500℃,并且随着短路匝数的增加,短路绕组部分温度上升,而其他部分温度变化在100℃以内。表明匝间短路故障会严重影响短路绕组部分温度场分布,而对其他部分影响较小。
- 杨存祥曹炳锦安然张健伦辛春文
- 关键词:变压器匝间短路电磁场温度场
- 柔性仿生搅拌桨的流场特性和场协同分析
- 搅拌是化工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的单元操作,高效低耗是人们对搅拌混合技术改进的目标。研究表明,仿生波纹沟槽结构和可发挥流固耦合作用的柔性材料在降低能耗、提高动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自然界中座头鲸鳍足、鱼类尾鳍存在沟槽结构,仿生外...
- 孙海耀
- 关键词:搅拌桨流固耦合场协同电阻层析成像
- 高强化活塞内冷油腔振荡传热特性的场协同分析
- 2022年
- 为研究高强化活塞内冷油腔振荡强化传热机理,应用场协同理论对活塞内冷油腔中机油的振荡流动与传热过程进行分析。采用CFD软件Fluent模拟椭圆形油腔和水滴形油腔内机油的速度场、温度场的分布,得到2种结构油腔的平均场协同数和协同角余弦值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场协同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活塞内冷油腔的振荡强化传热性能,水滴形油腔内、外壁面处的协同角要小于椭圆形油腔,平均场协同数和协同角余弦值都大于椭圆形油腔,说明水滴形油腔的协同程度更好,其强化传热效果也更佳。采用场协同理论可以满足活塞内冷油腔的结构优化设计,为提高活塞内冷油腔的强化传热能力提供了理论参考。
- 朱海荣彭培英陈晓萌吴亚辉王建华
- 关键词:内燃机工程内冷油腔振荡场协同
- 自动售卖冷柜系统场协同分析与优化设计
- 自动售卖冷柜采用风冷式制冷,因其便捷的存储方式受到广泛欢迎,但目前大多数冷藏柜存在温度分布不均问题,温度均匀性是冷气流在流动过程中与冷藏柜内气流对流传热的结果,其中综合了温度场、速度场等各种参数场的作用,从参数场的角度出...
- 王亚臣
- 关键词:冷藏柜温度均匀性场协同实验测试
- 电晕风强化对流换热的场协同分析与优化
- 2022年
-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EHD强化对流换热中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并利用场协同理论对EHD换热强化的机理进行分析。模型中采用线板电极产生电晕风,工质为空气,竖直的板电极同时为热沉。结果显示,在自然对流条件下流道内速度场和温度梯度场的协同程度很差。在单根线电极条件下,EHD力提高了空气流速,并在流道上半段改善了速度场与温度梯度场的协同程度,使得平均对流换热系数提高至自然对流下的2.3倍。将线电极优化为三根后,空气流速和场协同程度进一步提高,平均对流换热系数达到自然对流下的5.2倍。
- 王际辉莫小宝孙志新胡学功
- 关键词:EHD场协同对流换热
- 基于CFD的电子模块散热优化的场协同分析
- 2021年
- 采用CFD技术对电子模块的散热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获得电子模块以及周围空气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基于传热场协同理论分析了电子模块及其周围空气的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协同程度,并根据电子模块的温度水平以及电子模块的散热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对电子模块的散热方案进行优化比选,获得电子模块冷却的优化方案,为探究电子模块高效散热机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 于仓仓云和明耿文广陈宝明李萌
- 关键词:CFD数值模拟场协同理论
相关作者
- 刘伟

- 作品数:382被引量:1,377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多孔介质 强化传热 传热 环路热管
- 罗小平

- 作品数:181被引量:285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微细通道 纳米流体 传热 微通道 强化传热
- 云和明

- 作品数:52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CFD 多孔介质 自然对流 共轭传热
- 宋耀祖

- 作品数:145被引量:281H指数:10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激光介质 热法磷酸 对流换热 自然对流
- 杨昆

- 作品数:103被引量:251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生物组织 多孔介质 圆管 翼型 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