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5篇“ 均一性检验“的相关文章
西安观测站长序列气温资料缺测记录插补和非均一检验
2024年
以西安观测站1971-2013年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序列为研究对象,利用标准序列法和多元线回归法进行插补实验,计算插补值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插补值与实测值误差在0.5℃以内的样本比例,对比分析两种插值方法的相对优劣。结果表明:多元线回归法插补得到的气温序列效果好于标准序列法,并且气候趋势特征与实际观测值序列更具一致。采用t检验法、惩罚最大T检验(PMTT)、惩罚最大F检验(PMFT)对西安站1951-2020年平均气温序列的均一进行检验。依据台站历史沿革数据进行的t检验,在6次台站历史沿革变化中,只有2次造成了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高气温序列间断,分别由观测时次增加和仪器换型导致;年平均最低气温有4次出现间断,分别由台站站址迁移、观测时次增加、仪器换型、缺测值插补造成。PMTT和PMFT检测中发现的4次间断点因无元数据支持,认为属于合理间断点,这2种方法均未检测出因缺测值插补引起的间断点,一定程度上说明采用多元线回归法对缺测值插补得到的西安站1951-2020年气温序列相对合理,气温序列的均一较好。
张高健高山惠英金丽娜
关键词:气温
三亚站气温序列非均一检验订正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2023年
利用RHtestsV4软件包中的PMF方法对三亚国家基本气象站1959—2020年的逐月气温序列进行均一检验,结果显示,气温序列存在非均一。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最高气温序列突变主要是由迁站引起,月平均最低气温序列的不连续受观测时次变更和迁站共同影响。对于观测时次变更引起的突变选用QM订正法进行订正;对于迁站引起的突变,采用高度订正法将迁站后的气温序列订正到迁站前同高度。通过订正得到三亚国家基本气象站均一化的月气温序列,对订正结果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959—2020年三亚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增温趋势,增温幅度分别为0.27、0.24和0.46℃/10a,其中,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趋势最强;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序列在不同月份均呈显著增温趋势,冬季的增温趋势强于夏季,月平均最高气温在夏季的增温趋势强于其他季节。本研究结论有利于气候资料持续应用,也为今后气候变化、气候预测等相关科研提供参考依据。
方勉吴慧吴慧张日晶刘经山
关键词:气温均一性检验订正方法
一种宽幅偏光片光学均一检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宽幅偏光片光学均一检验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端后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检验机构,所述支撑板左端中部与右端中部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支撑板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
程用洲
北疆气象站迁址气温均一检验与订正被引量:3
2021年
针对北疆呼图壁、精河以及吉木乃3个气象站迁址前后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利用旧址20 a(1997—2017年)气温数据和新址3~5 a(2013—2017年)气温数据作对比分析、相关分析及均一检验,结果表明:3个气象站新旧两址同期观测所得的气温资料具有极高的相关;从总体趋势上看,新址3~5 a气温的平均值与旧址20 a平均值对比,月平均气温总体契合度高;从季节变化来看,冬季新址同期对比观测的气温低于旧址,夏秋两季高于旧址,且个别月份存在显著差异。采用一元线回归法,将新址3~5 a的平均值按月订正到旧址20 a平均值,并用SPSS对订正值进行了严格的T检验,订正后平均气温资料的均一得到显著提高。
孔婷胡义成刘卫平周昊楠李金陈梦娇
关键词:均一性检验
基于三参数Weibull分布的安徽省年最大风速均一检验被引量:3
2021年
以安徽省56个国家级气象站1980-2018年年最大风速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三参数Weibull分布的变点检验方法对年最大风速序列均一进行检验,以郎溪站数据为例,给出了检验和分析的具体过程,最后将该方法检验结果与PMFT法、SNHT法检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6个站点的年最大风速序列均通过Weibull分布检验,而通过正态分布检验的年最大风速序列只有45个,表明年最大风速序列更符合Weibull分布;Weibull法检测出的18个非均一点中有15个得到印证,检验准确率为83.3%,PMFT法检测出的4个非均一点均由迁站造成,检验准确率为100%,SNHT检测出的20个非均一点中有15个得到印证,检验准确率为75%。造成序列非均一的主要原因是台站迁移、仪器换型、仪器高度调整和探测环境变化等;综合比较发现,PMFT法对年最大风速序列非均一点的敏感程度不如Weibull和SNHT,而SNHT法对待检序列要求较高,且检验准确率不及Weibull法,表明Weibull方法在年最大风速序列的均一检验中更具有优势。
温华洋朱华亮刘壮孔芹芹马文周陈凤娇
关键词:WEIBULL分布均一性检验
陕西潼关站年平均气温均一检验及订止分析
2020年
选取与潼关站年平均气温相关系数较高的蒲城、合阳、临渭区、澄城4站作为参考台站,采用SNHT方法对潼关站1971—2010年温度序列进行均一检验和订正。结果显示:潼关站温度序列存在非均一,在1974年、1992年、1994年、2002年出现间断点,1974年、1994年断点分别由迁站和周围环境变化引起,判断为真实间断点,1992年、2002年间断点由气候自身变化引起,判断为虚假间断点。经过数据订正,潼关站温度序列线趋势变化更为合理。
韩禧禧马耀绒辛博尹贞铃
关键词:年平均气温均一性检验订正
喀什站高空温度资料均一检验与订正
利用加拿大环境部气候研究中心研发的RHtest均一检验方法,结合历史台站沿革信息对喀什站各标准等压面高空温度资料进行了均一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850 hPa~300 hPa共6个层次的高空日温度观测资料序列完整较...
胡义成张正阳王秋香
关键词:均一性断点订正
喀什站高空温度资料均一检验与订正被引量:3
2019年
利用加拿大环境部气候研究中心研发的RHtest均一检验方法,结合历史台站沿革信息对喀什站各标准等压面高空温度资料进行了均一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850~300 hPa共6个层次的高空日温度观测资料序列完整较好。08时100 hPa月平均温度的缺测率>3%,完整较差,20时100 hPa的完整最差,缺测率高达11.44%,其他层次的完整则较好。喀什站温度资料的非均一主要是由于台站位置变动、观测仪器换型、观测规范变更和辐射误差订正方法的变化引起的。在订正过程中发现,为了保证订正序列的可信度,需要充分考虑到原始观测序列的缺测率。08时年温度序列的断点数量要明显多于20时,08时序列的订正率达到了85.71%,而20时仅有100 hPa一条序列做了订正。
胡义成张正阳王秋香
关键词:均一性断点订正
中国中部典型高山气象站风速的均一检验及其变化特点被引量:5
2019年
采用二相回归方法并结合台站历史沿革信息,在对中国中部典型高山站南岳和庐山1960—2017年平均风速资料进行均一检验和订正的基础上,分析其变化特征及其与周边低海拔台站的差异,并利用NCEP/NCAR再分析风速资料对其差异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南岳站平均风速序列存在一个由测风仪器变更而导致的非均一点,而庐山站不存在非均一点;南岳和庐山年及四季平均风速均显著高于周边台站,且高山站以春季和夏季风速最大,而低海拔台站各季节风速差异较小;近58a高山站及周边低海拔台站的年及四季平均风速均呈显著的减小趋势,但高山站的减小速率显著高于低海拔台站;同区域NCEP/NCAR的1000hPa和850hPa平均风速变化的差异与高山站和低海拔台站的差异基本一致,说明中低空和地面风速的这种差异在中国中部地区具有一定的普遍
彭嘉栋叶成志张剑明陈德桥
关键词:风速均一性
年最大风速系列的均一检验与订正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满足均一的历史长系列风速数据是设计风速频率分析的基础。选取长乐、安溪、驻马店气象站年最大风速系列做研究对象,采用滑动t、Cramer、M-K、Pettitt及SNHT检验法进行历年最大风速系列的检验和订正。通过多方法对比分析,可在确定非均一的间断点后,采用比值法进行系列订正,并对检验结果和订正结果进行合理检验。研究认为SNHT法和M-K法适用较好。
周洋洋吴滨
关键词:均一性检验

相关作者

李庆祥
作品数:75被引量:2,788H指数:25
供职机构: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研究主题:气温 城市化 均一性 气候变化 气温变化
李金建
作品数:43被引量:328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
研究主题:小波分析 树轮宽度 四川盆地 日照时数 气候重建
刘卫平
作品数:28被引量:249H指数:10
供职机构:新疆气象局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气温 均一性检验 日照时数 灰色预测
黄群
作品数:4被引量:90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研究主题:均一性检验 订正 SNHT方法 降水资料 降水量
游泳
作品数:25被引量:220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气候中心
研究主题:均一性检验 夏季降水 自动气象站 观测值 气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