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73篇“ 坏死性筋膜炎“的相关文章
坏死性膜炎被引量:1
1995年
坏死性膜炎姚健,何启红综述(四川泸州市人民医院,646000)马华锋审校(沪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坏死性膜炎(NecrotizingFasciitis,NF)是一种少见的以侵犯膜为主并可累及皮肤、皮下组织为特征的急性坏死性软组织感染。如诊治不...
姚健何启红
关键词:坏死性筋膜炎病因致病菌
坏死性膜炎被引量:2
1989年
坏死性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NF)是一种具有特殊临床症状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广泛而迅速的皮肤,皮下组织和坏死,常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并可很快地发展为暴发性败血性休克。本病死亡率较高。早在1924年,Meleney即报告本病并命名为“溶血性链球菌坏疽”,直到1952年由Wilson对本病作了详细的描述,并提出“坏死性膜炎”的诊断。病因及诱发因素
周云龙
关键词:坏死性筋膜炎链球菌
坏死性膜炎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总结66例坏死性膜炎(NF)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柳州市工人医院创伤修复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66例NF患者临床资料,总结NF的临床特征。比较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患者之间各临床因素的差异,筛选NF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可能的独立危险因素对NF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66例NF患者中男52例,女14例,男女比例为3.71∶1,年龄(55.98±13.71)岁,50~70岁患者占59.09%,少数民族患者占53.03%,住院时间为40.50(27.75,55.00)d,医疗费用79976.00(60676.75,122300.25)元。创面主要位于下肢(84.85%),致病因素以糖尿病为主(59.09%),截肢率为15.15%,死亡率为3.03%。创面共培养出77株细菌,肺炎克雷伯菌为最常见细菌(16.88%),耐药菌株占22.08%。坏死性膜炎实验室风险指数(LRINEC)评分为8.00(5.75,9.00)分,炎症扩散范围(ISR)评分为1(1,2)分。预后不良患者LRINEC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Z=-2.341,P=0.019),LRINEC评分是NF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73,95%CI:1.022~1.844,P=0.035)。LRINEC评分预测NF发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723(95%CI:0.546~0.900,P=0.020),最佳截断点为7.5分,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1.8%、54.5%。结论合并糖尿病的中老年男性为NF的易感人群,该病好发于下肢,以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多见。LRINEC评分为NF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对NF发生不良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LRINEC评分≥7.5提示NF患者预后不良。
陈英斌黄银涛首家保崔泽龙宋蕊龙照忠徐海永
关键词:坏死性筋膜炎预后ROC曲线分析
阑尾穿孔伴周围脓肿引发大面积坏死性膜炎1例
2025年
坏死性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NF)是一种较为罕见并严重的皮肤软组织感染,以不同程度的肌肉、膜及皮下组织坏死为主要表现~([1]),常伴剧烈疼痛、高热、全身毒血症状,部分发展为脓毒性休克。NF多发生于社区获得性感染,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协同感染所致,需氧菌主要是化脓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王文娟张丽琴袁媛苗开辉赵婧张雪周慧茹
关键词:坏死性筋膜炎阑尾周围脓肿软组织感染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并发下肢坏死性膜炎疗效观察
2025年
坏死性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NF)是一种临床上相对少见但具有潜在致命性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其特征为皮肤与皮下浅膜、深膜广泛坏死,该病起病急,进展迅速,常伴有脓毒血症,病情严重时可因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1]。下肢是NF最常见的发病部位[2]。
郑昊尤加省李宏烨雷咪娜
关键词:糖尿病坏死性筋膜炎骨水泥
肛周坏死性膜炎合并2型糖尿病性酮症1例
2025年
肛周坏死性膜炎(perianal necrotizing fasciitis,PNF)是由多种细菌协同作用导致的感染性疾病,好发于肛门周围及会阴三角区皮肤并可向软组织蔓延,具有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情凶险等特点,若不及时治疗,则可导致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甚则死亡[1]。
王宏吉曹波
关键词: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病例报道
多切口对口引流联合坏死膜切除治疗重症胸腹壁坏死性膜炎
2025年
目的 总结多切口对口引流联合坏死膜切除治疗重症胸腹壁坏死性膜炎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西安航天总医院收治的3例胸腹壁坏死性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多切口对口引流+坏死膜切除,其中1例联合阴囊睾丸切除,分析患者预后、实验室检查及细菌培养结果等。结果 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所有患者C反应蛋白均高于150 mg/L,降钙素原均高于5 ng/mL,白细胞升高均不明显,甚至降低。均经手术、抗感染及综合治疗,3例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36、7、48 d。1例患者放弃治疗死亡;另外2例患者治愈出院,随访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早期诊断、及早手术、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规范抗感染治疗以及生命支持等综合治疗方可有效提高坏死性膜炎患者的存活率,获得较好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周正赟张鹏军成建璋王曙逢唐海利
关键词:坏死性筋膜炎
69例坏死性膜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2025年
目的 总结69例坏死性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NF)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征,为临床早期抗感染治疗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柳州市工人医院创伤修复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69例NF患者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共培养出77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4株,革兰阴性菌48株,真菌5株。单一微生物感染为主,占66.07%。革兰阳性菌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12.99%)、化脓性链球菌(5株,6.49%)多见,革兰阴性菌株以肺炎克雷伯菌(13株,16.88%)、大肠埃希菌(10株,12.99%)为主。多重耐药菌18株,占总菌株的23.38%。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等更敏感,而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头孢西汀、厄他培南更敏感。结论 本研究中肺炎克雷伯菌是NF最常见的致病菌,初始抗感染方案推荐使用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可更大程度提高抗感染效果。
陈英斌黄银涛首家保宋蕊
关键词:坏死性筋膜炎病原菌分布细菌耐药性病原菌检测抗生素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皮片移植治疗胸背部坏死性膜炎1例临床观察
2025年
坏死性膜炎(NF)是一种严重的膜及皮下组织感染性疾病,临床较少见,起病急,进展迅速,易引起中毒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病死率约为12%~35%[1]。NF可发生于机体所有部位,四肢及会阴部最常见,截肢率约为20%[2],胸腹部等躯干部位相对罕见,但病情更加凶险,处理更加棘手[3]。本单位收治1例腋窝感染引起胸背部坏死性膜炎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经多次手术清创治疗,联合全身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病情好转,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皮片移植封闭创面,患者治愈出院。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丁一芳刘士强
关键词:坏死性筋膜炎负压封闭引流皮片移植
基于“肝主身之膜”从风火伏毒探讨肛周坏死性膜炎的中医发病机制
2025年
肛周坏死性膜炎(perianal necrotizing fasciitis,PNF)临床易误诊、误治而导致死亡率较高,目前主要是手术治疗和控制感染,但术后易出现创面难愈、疼痛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治疗PNF可协同增效,进一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创面愈合、改善临床症状等。本文根据PNF病变在膜,与“肝主身之膜”理论及经络学说相结合,提出本病肝胆膜乃起病之源,其中医病机为肝胆风火蕴毒,毒伏膜,热胜腐肉,外发内陷。探讨本病之中西医结合证治思路为:早诊断、早手术、局部与整体结合,别阴阳、分虚实、内治与外治并举及息风火、防逆陷、标本与先后宜明。
谭锦钰梁心越王袁邹涛莫黎
关键词:肛周坏死性筋膜炎

相关作者

李春雨
作品数:258被引量:961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混合痔 肛周脓肿 吻合器 PPH 手术
卢中秋
作品数:1,056被引量:3,959H指数:28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急性中毒 创伤弧菌 创伤弧菌脓毒症 脓毒症 百草枯
洪广亮
作品数:317被引量:1,122H指数:16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急性中毒 创伤弧菌 创伤弧菌脓毒症 大鼠肺组织 百草枯
曹永清
作品数:303被引量:1,301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研究主题:肛瘘 复杂性肛瘘 混合痔 肛周脓肿 手术治疗
卢才教
作品数:118被引量:350H指数:11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烧伤 创伤弧菌 严重烧伤患者 弧菌 坏死性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