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5篇“ 埃德娜“的相关文章
- 凯特·肖邦《觉醒》中女性外貌描写分析——以拉蒂诺尔夫人、瑞兹小姐和埃德娜为例
- 2024年
- 《觉醒》是美国著名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所表达的女性主义思想以及女主角埃德娜的觉醒之路都体现在了小说中的外貌描写中。小说中的三位主要女性——拉蒂诺尔夫人、瑞兹小姐和埃德娜——作为三个不同的女性代表,其外貌描写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物性格和处境。另外,埃德娜作为注视主体,其对不同身体的注视也暗示了她的觉醒。
- 居天柔
- 关键词:《觉醒》凯特·肖邦外貌描写
- 人格面具、阴影与阿尼姆斯:荣格式解读《觉醒》中的埃德娜命运
- 2024年
- 凯特·肖邦的《觉醒》是一部探讨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经典文学作品,描绘了主人公埃德娜·庞蒂埃(以下简称埃德娜)在19世纪末父权社会中的挣扎与觉醒历程。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埃德娜,被社会期待束缚在传统的性别角色中,然而她的内心深处却保持着强烈的独立和抗争精神,对自由与个性解放有着深深的渴望。为了理解她的复杂的心理发展以及最终导致她悲剧性命运的内在逻辑,本文借助卡尔·荣格(以下简称荣格)的原型理论,分析她内心的冲突与分裂。荣格的原型理论主张,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中蕴含着跨文化、跨时代的普遍心理模式,称为“原型”,这些原型深刻影响个体的性格与行为。荣格提出的“人格面具”(persona)与“阴影”(shadow)之间的对立,解释了个体为适应社会规范而呈现出的外在形象,以及那些与社会期待相悖、被压抑的内在欲望。与此同时,“阿尼玛”(anima)与“阿尼姆斯”(animus)原型揭示了性别特质的内在动力,女性潜意识中的阿尼姆斯代表着独立性与主动性。当阿尼姆斯过度膨胀时,个体可能会与社会期望发生冲突,无法调和内在自主性与外部性别角色之间的矛盾。
- 胡雨曦
- 埃德娜听到了什么?——从听觉叙事的角度看埃德娜的觉醒
- 2023年
- 在凯特·肖邦的作品《觉醒》中,埃德娜的周围有丰富多样的声音:大海的声音、猫头鹰的声音、莱茨夫人的钢琴声、自我的内心独白……声音在该小说叙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借鉴听觉叙事的研究成果,来考察叙述者是如何通过对各种声音书写来揭示埃德娜的觉醒过程。本文认为,聆察者埃德娜听到的多种声音与她自我意识紧密相关,她通过对各种声音的聆听,与自我意识进行交流,并在声音的引导下最终觉醒。
- 李缘
- 关键词:埃德娜觉醒声音自我意识
- 再读《觉醒》:埃德娜的孤独灵魂的重构
- 《觉醒》是美国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品。女主人公埃德娜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性别意识逐渐觉醒,对19世纪所提倡的"真正的女性气质"表示反抗。埃德娜葬身于大海的结局曾被学者广泛讨论,其中大部分将其理解为自杀。本文通过用《觉醒...
- 袁梓潆
- 关键词:觉醒凯特·肖邦
- “创伤治愈的失败”:“觉醒”女性死亡结局的必然性——以《觉醒》中的埃德娜和《秀拉》中的秀拉为例被引量:1
- 2022年
- 自二十世纪以来,创伤理论被广泛应用到文学文本之中对创伤人物进行分析。多数作者对于创伤治愈的方法沿用朱迪斯·赫尔曼提出的三阶段治疗法,主要强调创伤幸存者应当直面过去,讲述自己的故事,并且同社会及他者建立联系。然而这种创伤治愈理论却给女性幸存者提出一个难题:“建立社会联系”是治愈创伤至关重要的一步,但“直面过去”后决定追求新自我的女性却常受社会的排斥,无法为新的自我争取生存空间。通过分析两部经典女性作品凯特·肖邦的《觉醒》和托尼·莫里森的《秀拉》之中埃德娜和秀拉两个人物的创伤重复、尝试自愈、必然失败的过程,更能形象地展现出女性追求创伤自愈的难题所在,指出创伤治愈理论对于幸存者本人的强调忽视了造成创伤的社会原因,有利于学者进一步完善创伤治愈理论。
- 阿呷烘扎
- 关键词:创伤治愈《觉醒》《秀拉》埃德娜
- 人际关系理论视域下埃德娜的多重人格探因
- 2021年
- 《觉醒》是凯特·肖邦于1899年发表的一部作品。该作品从备受争议到成为经典历经了漫长的过程,其原因在于女主人公埃德娜为实现自我价值而抛弃家庭的行为违背了社会传统道德。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说明环境对人格具有一定塑造作用,非正常的家庭关系与巨大的社会压力是造成人格缺陷的原因并导致极端行为发生。这一理论为研究埃德娜的叛逆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 王思琪
- 关键词:女性主义凯特·肖邦埃德娜人际关系理论
- 埃德娜·沃林的澳大利亚风情园
- 2020年
- 埃德娜娜·沃林出生在英国,她把英国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花园带到了澳大利亚,随着她在澳大利亚生活的时间越来越久,埃德娜设计出了色彩和种植方式更适合澳大利亚本土的花园形式。
- 马利洪
- 关键词:风情园花园
- 《觉醒》女主埃德娜觉醒之师——单身钢琴家赖斯导之何在
- 2020年
- 凯特·肖邦代表作《觉醒》中的女主人公埃德娜在其觉醒成长道路中除了依靠自身内在的力量,单身钢琴家赖斯小姐对其人生导师般的指导作用也不能被忽视。通过文本细读和人物成长前后对比分析,赖斯小姐对埃德娜在经济独立,爱情婚姻和女性个体精神觉醒三个层面上均有所启发和引导。但埃德娜最终偏离了赖斯的方向,走出了自己的觉醒道路。
- 宛凯莉张顺生
- 关键词:《觉醒》人生导师
- 埃德娜的伦理悲剧——伦理视角下的《觉醒》
- 2016年
- 《觉醒》是美国女性文学中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从伦理学批评的角度解读该小说的伦理意义,为重估其文学价值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主要观点:在父权制伦理与资本主义伦理双重压迫下,主人公埃德娜陷入伦理困境中,经历了"叛逆—顺从—挣扎—超越"的心路历程,最终在自杀中实现了自我的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说,《觉醒》是一出伦理悲剧,是肖班对美国19世纪末的女性如何建构伦理秩序的自觉探讨。
- 郝燕
- 关键词:《觉醒》埃德娜
- 《觉醒》中的大海意象与埃德娜心理成长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意象是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之一。美国女性主义作家凯特·肖邦在其代表作《觉醒》中,结合大海意象,详细地对女主人公的心理成长进行了细腻的刻画。本文从这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以期让读者对这部小说的女性主义主题有更深的理解。
- 苏秀玲
- 关键词:《觉醒》大海意象女性主义心理成长
相关作者
- 周庭华

- 作品数:31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五邑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斯皮瓦克 高中英语 《觉醒》 伦理 《女勇士》
- 秦亚青

- 作品数:3被引量:40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
- 研究主题:《觉醒》 埃德娜 凯特·肖邦 反叛 新女性
- 康海波

- 作品数:29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白城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商务英语 师资建设 概观 网络环境 教育转型
- 薛瑞梅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觉醒》 埃德娜 凯特·肖邦 觉醒 美国文学
- 金莉

- 作品数:39被引量:589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
- 研究主题:北美殖民地 《汤姆叔叔的小屋》 黑人 小说 《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