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8篇“ 城乡教师流动“的相关文章
- 乡村教师的信任危机——基于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流动制度演变的视角
- 2024年
- 乡村教师是影响乡村教育质量和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人物,然而在城乡教师流动过程中,乡村教师遭遇了来自学生层面的情感信任危机、家长层面的道德信任危机和领导层面的能力信任危机。这些信任危机生成于教育改革过程中的教师观念、教师流动需求的转变,严重影响乡村教师的教学质量、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公平的实现。为此,应根据乡村教育发展需要,留住优秀乡村教师,加强师生深度沟通;构建学校支持体系,优化家校协同育人;制造合理流动预期,便利学校规划管理,重塑学生、家长、领导对乡村教师的信任。
- 朱宁波吕进王晓妹
- 关键词:乡村教师信任危机城乡教师流动
- 我国城乡教师流动政策工具的选择及优化--基于1996-2021年城乡教师流动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构建由政策工具、政策文本要素及政策时间构成的三维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1996-2021年的城乡教师流动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发现我国城乡教师流动政策存在权威工具使用过溢,激励工具设计缺乏精准且激励性不足,能力建设工具的开发与运用乏力,系统变革工具运用略显欠缺等问题。为保证城乡教师流动政策执行效果,应明晰各类政策工具优势,合理选用政策工具;深化政策工具的开发与运用,增强政策工具运用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健全政策执行效果评估与问责机制,优化政策执行效果。
- 李雪陈国华
- 关键词:政策文本城乡教师流动
- 城乡教师流动的荣昌实践与反思
- 2021年
-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运用教师流动机制来缓解农村地区教师资源紧缺、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探索出了适用广且效果佳的教师流动方式,重庆荣昌区更在努力破解原有困境的同时有所创新,尽管在机制建设上依旧有所欠缺,但也切实推进了城乡教师流动,以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 胡燕
-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教育均衡教师流动
- 城乡教师流动机制推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探析被引量:1
- 2020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主要主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育的水平和质量起着基础性与关键性的作用。我国教育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乡村教育中存在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高、能力提升缓慢等问题。文章简要概括了当前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并分析了形成当前现状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通过城乡教师流转推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 温志强周祚宇
- 关键词:城乡教师流动乡村教师
- 城乡教师流动的空间正义及其实现被引量:28
- 2020年
- 教师流动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教师流动在异质空间、异质人格与教师流动模式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的矩阵关系。城乡教师流动的空间正义体现在基于义务均等原则,教师在城乡阶梯式地理空间内定期轮换,实现教育机会平等,并以此为前提,基于市场选择原则,教师有流动的个体自由并获得个性化差异补偿,以发挥不同空间与个体的教育禀赋优势。完善教师流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实现城乡教师流动的空间正义,应科学配置教育空间资源,挖掘差异性教育禀赋;建立"义务均等"性公共治理机制,严格区分义务性与差异补偿性;建立"网格化封闭性空间"师资配置系统,促进知识空间均质化;推动"虚拟教师"流动,界定虚拟教育的限度。
- 尹建锋
- 关键词:城乡教师流动知识空间
- 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流动的反思——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权衡
- 2020年
- 义务教育阶段在城乡教师流动工具理性的作用下,顺应了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工具理性作用的引导下,忽视了价值理性在城乡教师流动中的作用,产生了流动异化等诸多问题。为此,在推动城乡教师流动的过程中,需要在制度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找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二者之间的平衡点,从而逐步实现城乡教师流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推动城乡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
- 李卓豫王琪
- 关键词:义务教育城乡教师流动
- 城乡教师流动机制创新的路径思考
- 2019年
- 良好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有利于提升教师教育胜任力,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而城乡教师互动机制的创新需要以当前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等外部条件和所处的教育机制结构为起点,积极进行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可以采取多样的创新方式,同时也要坚持一些必要的基本原则。
- 郭绪敏张宏志
- 关键词:城乡教师
- 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中的城乡教师流动政策思考被引量:4
- 2018年
- 教师流动是教师人才资源保值增值,实现教师、学校、区域教育事业三方共强共赢的过程。当前我国城乡教师流动政策执行力匮乏,根源于四个主观原因:“教师作为人力资源”的政策预设,“学校作为教师容器”的组织假定,“顺流教师作为援助者”的工作心态与“瓜分优质教师资源”的流动思维。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利益,补偿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机会,是激活城乡教师流动政策,突破城乡教师流动工作瓶颈的首要考量。当前城乡教师流动政策设计应该坚持四个理念:在城乡流动中确保教师专业发展利益不受损,促进教师专业多元化持续发展,构建良好教师专业发展生态,鼓励优秀教师市场化区域内市场化配置。当前,城乡教师流动工作亟需的四个政策是:农村教师专业补偿政策、“一校一品”学校发展政策、县域教师研训一体化政策与事业导向的区域教师流动政策。
- 龙宝新
- 关键词:区域教育均衡城乡教师流动
- 关于中日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的思考被引量:1
- 2018年
- 文章探究了我国城乡教师流动不平衡的原因,即经济利益的驱动、个人价值取向差异,以及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影响。通过介绍日本的教师"定期流动制",从注重教师教育学习、给予任职教师充分的人文关怀和相应激励,以及建立政策制度保障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城乡师资分配平衡发展的措施。
- 张月
- 关键词:城乡教师教师流动机制
- 教育均衡视野下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探究
- 2018年
- 教师流动作为教育资源再分配的一种有效形式,可以促进师资的合理配置,保障教育的均衡发展,最终实现教育公平。加强城乡教师流动是促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政策举措。但长期以来,教师流动呈现出一种不合理、单向流动趋势,致使城乡间师资配置严重不均,对教育的均衡发展起消极影响。因此,通过考察基础教育现状,挖掘教师不合理流动的诱因,并提出构建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何丽芳
- 关键词:教育均衡城乡教师
相关作者
- 贾建国

- 作品数:21被引量:193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研究主题:城市教师 农村教师 教师流动制度 农村职业教育 城乡教师流动
- 张玲

- 作品数:34被引量:163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 研究主题:教师职业幸福 南苏丹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 中学生
- 叶波

- 作品数:40被引量:46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校本课程开发 课程改革 有效教学 校本课程 文理分科
- 冯文全

- 作品数:591被引量:1,821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研究主题:德育 高校 德育思想 教育 义务教育
- 刘茜

- 作品数:69被引量:249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 研究主题:课程改革 教师 基础教育 文化传统 多元文化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