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92篇“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相关文章
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土地生态安全耦合协调研究
2025年
为深入探究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土地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探索出一条既能实现土地高效合理利用又能保护土地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云南省为例,在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土地生态安全相应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综合指数法及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及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6-2021年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现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研究期间均值为0.92,总体状况较好。(2)2006-2021年云南省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经历了“不安全-较不安全-临界安全-较安全”四个阶段,由2006年的0.18提升至2021年的0.77,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显著提升。(3)2006-2021年,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土地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经历“轻度失调-初步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优质协调”5个阶段,空间格局上呈现西北、中部高,西南、东部地区较低的特征。总体来看,研究期间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土地生态安全处于协调阶段。
温婷杨诗琴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基于SBM-DEA和Malmquist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以湖北省12个地级为例
2025年
本文以湖北省12个地级为研究对象,运用SBM-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9-2019年湖北省12个地级土地利用效率均值为0.947,属于中上水平,其效率值每年不断波动,整体变动幅度稳定,但区域间差别较大;(2)技术进步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增减方向和幅度基本保持一致,两者之间关联度较大,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处于增长态势。
方龙宇吴颖慧朱玖宋成舜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安徽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2025年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不仅关系着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反映了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性、合理性。本研究基于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Malmquist指数模型、热点分析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系统分析了安徽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静态和动态水平、空间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研究期内全省城市土地利用处于低效状态,不同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水平差异显著;处于低效状态的城市在投入产出冗余和不足方面情况各异;技术进步指数的提高更能拉高各地级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冷点区集中在全省北部,热点区集中在全省中部和南部;产业结构特征和对外开放程度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力较强。研究结果可为安徽省城市土地利用优化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张晓瑞顾天飞
关键词:影响因素
经济集聚对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研究
党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长三角地区在我国高质量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探究经济集聚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内在影响机制,并提出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本文旨在研究经济集聚对长三角城...
钱梦娇
关键词:经济集聚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数据包络法门槛模型
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耦合协调时空演化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在厘清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耦合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06—2020年黄河流域99个地级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熵权法、超效率SBM模型、灰色预测模型GM等方法,并结合多项时空分析手段对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耦合协调水平及时空演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均呈平稳增长态势,两者耦合协调水平处于轻度失调阶段,总体呈现中游>下游>上游的分布格局,未来十年耦合协调度指数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均衡发展态势显著,但区域间仍存在一定差距。对此,应着力从新发展理念的贯彻、土地利用管理方式的更新与相互机制入手,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耦合协调,互促共荣。
段琳琼郝铭赵修研陈常优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耦合协调度黄河流域
长江中游城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基于非预期超效率SBM模型和空间计量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以长江中游城市群36个地级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9年统计数据,运用非预期超效率SBM模型,综合计算评估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土地利用效率效率分解,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并没有实现联动发展,湖北省在地区土地利用中独自领先,湖南省和江西省既没有在内部形成聚集,且与湖北省及其周边城市也缺乏联动。在空间杜宾计量模型分析中,外溢性较小的地区发展因素对土地利用效率推动最大,间接反映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省际要素流动不太通畅,土地利用效率具有高度自我强化特性,现有高效利用土地会进一步强化土地后续的高效率配置。
杨雪松毛佳
关键词:长江中游城市群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的东北三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被引量:8
2024年
[目的]探究东北三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为东北三省和其他欠发达地区的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提供借鉴参考。[方法]运用超效率SBM模型、非参数核密度估计以及Tobit回归模型对2010—2020年东北三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从时间演变特征来看,东北三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均值呈显著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从空间演变特征来看,区域差异显著,低值区城市数量大幅度减少,高值区城市增多,高值区城市分布范围从黑龙江覆盖至东北三省全域。(2)从时序动态演进特征来看,研究期间不同时段内三大省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极化程度、效率差异和发展水平都呈现出不同的动态演进特征。(3)从影响因素分析来看,各变量对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有所差异,人力资本、科教支出、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交通基础设施和城镇化率具有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具有抑制作用。[结论]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各城市应因地制宜、因城施策,从刺激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做好人才和资金引进工作等方面系统推进。
潘莹莹姜博李梦珍刘新阳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东北三省
东北地区收缩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徐婷婷
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土地生态安全耦合协调研究
城市土地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载体,更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城市土地需求日益增加,促使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土地资源的面积和承载力是有限的,城市用地既不能无节制向外扩张,也不能只注重土地...
温婷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
数字经济、国内大循环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基于武汉城市圈的实证被引量:6
2023年
文章基于武汉城市圈2011—2020年的统计数据,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国内大循环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武汉城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国内大循环对武汉城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国内大循环在数字经济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为此,应当深入推动数字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国内大循环的通畅水平,促进生产要素的协调配合。
张晨露张凡吴文菲
关键词:数字经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武汉城市圈

相关作者

卢新海
作品数:299被引量:2,543H指数:3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土地利用 耕地 城市土地 粮食安全
陈丹玲
作品数:20被引量:281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长江中游城市群 土地利用 动态演进 长江经济带
李菁
作品数:56被引量:503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免疫算法 土地利用 土地制度 征地
胡碧霞
作品数:23被引量:184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演进特征 城市土地 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
王琛
作品数:13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DEA模型 金沙江 城市土地利用 不同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