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669篇“ 城市群地区“的相关文章
中国城市群地区健康城市发展的综合评估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24年
健康城市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成为健康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城市群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也应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主要空间承载区,开展城市群地区健康城市的发展评估兼具理论与实践价值。本文以覆盖中国19个城市群地区的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健康城市内涵和相关评价模型,建立了多源数据融合的健康城市评估框架,运用CRITIC赋权、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测度分析了2010年和2020年健康城市发展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10—2020年中国城市群地区健康城市建设水平提升明显,健康综合指数向正偏态分布发展,整体由“腹地低—沿海沿边高”演变为以沿海和西南地区中心城市为引领的“多极化”健康格局。②中国城市群地区健康环境改善明显,差异缩小;健康服务仍趋极化,均等化水平不高;健康协同显著提升,城际健康网络加密;健康人指数略有下降,并向中间收敛。③中国城市群地区健康城市初步形成以长三角、成渝为代表的高指数—高增长和北部城市群的低指数—低增长聚类的类型特征,且区域健康差异缩小,各城市群内部日益协调。④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建设进程及人力资本积累是影响健康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程度的解释力日益增加,健康城市发展有待向区域健康一体化转型。
吴康张静张静
关键词:城市群影响因素
空间交互视角下长株潭城市群地区城乡融合度评价及其驱动机制被引量:27
2023年
城市群地区日益成为率先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优势区域。科学认知城市群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现状及其驱动机制,对分区分类分阶段调控城市群城乡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在解析城市群地区城乡空间交互内涵及融合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引入“城乡融合度”概念。以人-地-业子系统切入,综合运用城乡发展状态评估概念模型、城乡融合度模型与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05—2021年长株潭城市群地区城乡融合度进行动态评价与驱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1)时空视角下的城市群地区城乡地域系统融合发展可分为4个时期、两大阶段,城市群空间效应由集聚效应绝对主导转为集聚-扩散效应协同并重。(2)近17年长株潭城市群人口及土地城镇偏移性、产业乡村偏移性相对提升,辖区城镇偏向度与区域协调度较高,城市群城市性指数提升近2.4倍,而乡村性指数下降40%。(3)近17年长株潭城市群县域内部城-乡空间交互呈现“双核→多核”的强联系格局变化,乡-城空间交互基本保持“多核分散”的强联系格局,而县域之间的城乡空间交互联系逐渐增强。城市群整体从低度融合进入中度融合发展阶段,并呈现由极核为中心的圈层式格局向以轴带为对称的梯度式空间格局变化。(4)城市群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程度是其城乡空间内生发展与城乡空间交互融合双动力源、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崔树强周国华吴国华毕方泽
关键词:城市群地区长株潭城市群
重探城市群地区跨城移动性的引力模型被引量:7
2023年
跨城移动性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与区域劳动力场、商品和服务以及遏制传染病传播紧密相关.尽管引力模型已被证明是刻画地区间移动性的有效模型,但针对数十个大城市密切联系、人口过亿的巨型城市群地区,仍然缺乏进一步研究.此外,现有研究仅限于人口总体的移动性,而大地理尺度下城市间不同出行目的的模型差异尚未被研究.利用京津冀地区4018万手机用户记录的21.2亿条出行链,重新探索和优化了城市群跨城移动性的引力模型.首先,发现非通勤是城市间流动的主要类型,占89.3%,非通勤者的出行距离比通勤者长42.3%.其次,我们为城市间通勤和非通勤出行的空间分布分别开发了更精确的引力模型.我们还发现,城市间流动具有层次结构,因为城市间出行量的分布遵循Zipf定律.特别是,城市之间的非通勤出行比通勤出行更符合标准Zipf分布.本研究有利于提高对跨城移动性规律的认识,并对区域人口流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赵鹏军胡昊宇曾良恩陈军叶信岳
关键词:移动性城市群
城市群地区城市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交互协同作用——以成渝城市群为例被引量:8
2023年
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研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议题。选取成渝地区36个县为研究单元,以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8年为主要研究时间节点。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中国理念构建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权法测度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利用地理探测器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各因子交互作用类型及强度。结果表明:(1)成渝城市群城市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度高,交互影响作用显著;耦合协调水平较低,以低水平耦合协调为主,呈现明显的双核心空间结构。(2)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两系统间的因子交互作用强于各系统内部因子交互作用,系统间的因子交互作用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增强,系统内因子以双因子增强为主,系统间存在较强交互协同效应,各子系统交互作用存在明显的"涌现现象"和"蝴蝶效应"。(3)生态环境系统在与城镇系统的交互作用中发挥主导作用,生态环境水平、生态环境压力为关键交互因子;资源禀赋、生态保护、资源消耗、环境水平、创新力量、文化传承等为主要子因子。研究深刻解析成渝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协同模式,以期为成渝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杨亮洁秦丽双杨永春杨永春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协调度
珠三角城市群地区农业功能演变及其协同-权衡关系被引量:18
2022年
以珠三角城市群地区的县(区)为研究单元,从生产供给、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和生态保育四个维度构建都农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时空差异诊断模型、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和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模型等对2005年、2012年和2019年珠三角地区农业多维功能演变及协同-权衡关系进行测度。结果表明:①2005—2019年,珠三角地区农业的生产供给、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功能均值先下降后上升而生态保育功能反之;生产供给和生态保育功能总体呈现稳定的外部较强而中心偏弱的空间格局,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功能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较大。②时间上,2005年珠三角都农业经济发展功能较其他功能相对独立发展,2012年功能之间权衡关系显现,2019年各功能之间以协同关系为主;空间上,珠三角地区农业生态保育功能与其他三项功能的协同-权衡关系较为稳定,社会保障功能与生产供给、经济发展功能的协同-权衡关系较为稳定。③都农业功能演变及协同-权衡关系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大致呈现“相互独立/低位协同-相互权衡-高位协同”的演化规律。
杨忍刘芮彤
关键词:都市农业农业多功能珠三角城市群
滇中城市群地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植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而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气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滇中城市群的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以及影响因素亟待研究。因此,本文利用MODIS NDVI数据及气象数据...
邱龙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滇中城市群气候变化
京津冀城市群地区植被物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植被物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会产生影响。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影响下,城市群植被物候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尚不明晰。本文基于高时间分辨率遥感产品,采用多个拟合模型以及敏感性分析...
洪辛茜
关键词:植被物候气温地表温度
城市群地区公路:厘清发展思路与重点
2022年
报告原文支撑城市群互动发展,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区域城际快速通道建设,构建高速公路环线系统,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适应城市空间拓展要求,有序推进特大城市城市群核心城市绕城高速、城市出入口路段、互通式立交等建设改造,服务都圈同城化发展。
耿彦斌刘奕朱亚辉
关键词:互动发展经济圈城市出入口
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时空演变特征及胁迫效应
本书全面解析了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胁迫关系。全书共分8章,阐明了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时空演变格局与模式,识别了城镇化的关键影响因子,建立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模式研究框架与识别方法,提出了京津冀城市群城镇...
陈利顶
我国三大城市群地区城市和农业用地地表热环境效应对比研究被引量:12
2021年
以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为特征的城市群已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形式,城市化和农业作为城市群地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活动,其气候效应是国际研究的热点。然而过去研究多关注大城市的热岛效应,对更为普遍的农业活动以及中小城市城市化的气候效应认识十分薄弱。基于MODIS地表温度数据,以自然林地为参照,提出了一种可逐像元估算土地利用地表热环境效应的新方法,进而对比分析了我国三大城市群地区(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和农业用地地表热环境效应及其驱动因子差异。结果表明各城市群白天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地级以上城市年平均热岛强度达3.2℃以上,但最强热岛均未发生在核心城市。夜晚热岛效应明显减弱,京津冀和长三角部分城市甚至出现冷岛效应。农业用地在白天亦表现出明显的增温效应,特别是在京津冀地区,而在夜晚除珠三角城市群外,降温效应明显,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平均降温2.3℃和0.7℃。虽然城市用地平均增温强度大于农业用地,但农业用地因面积优势对区域温度变化起控制作用。白天城市和农业用地整体导致各城市群温度明显增加,京津冀增温最高(4.0℃),夜晚二者导致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平均温度降低。研究还发现各城市群城市和农业用地地表热环境效应时空异质性极大,主要受植被、地表反照率、气候背景和人口密度控制。本文对制定缓解气候变化的土地利用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闫章美周德成张良侠
关键词:城市热岛农业城市群

相关作者

雒海潮
作品数:40被引量:353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研究主题:中原城市群 城市群地区 城镇化 城乡空间 统筹规划
方创琳
作品数:504被引量:14,460H指数:7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城市群 生态环境 城市化 生态 中国城市群
苗长虹
作品数:338被引量:5,715H指数:42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研究主题:黄河流域 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 经济地理学 产业转移
周国华
作品数:182被引量:2,869H指数:34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
研究主题:长株潭城市群 长株潭 城市群 乡村 影响因素
程丽丽
作品数:3被引量:44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研究主题:城镇化 城市群地区 城市群 灰色关联度分析 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