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844篇“ 培养条件优化“的相关文章
- 秀珍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
- 2025年
- 以秀珍菇的“金秀漳州”菌种为试材,采用单因素比较和响应面设计方法,研究了秀珍菇液体培养基碳氮源以及其他培养条件对秀珍菇液体菌种的菌丝体生物量以及菌丝球大小的影响,以期为秀珍菇液体菌种的制备和扩大培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最佳配方是葡萄糖21.050 g·L^(-1),蛋白胨5.304 g·L^(-1),KH_(2)PO_(4)0.524 g·L^(-1),MgSO_(4)0.942 g·L^(-1)。最佳培养条件是温度25℃,恒温振荡摇床转速150 r·min^(-1),培养天数11 d。
- 黄显斌蔡为明陈青金群力冯伟林
- 关键词:秀珍菇液体菌种培养基优化
- 一株耐酸异养硝化真菌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 2025年
- 近年来,氨氮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同时酸性氨氮废水也呈上升趋势,因此筛选具有耐酸功能的异养硝化微生物对污水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垃圾填埋场活性污泥中筛选出具有耐酸功能的异养硝化真菌,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菌株为库德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命名为OHCC-1。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菌株OHCC-1的最佳氨氮代谢培养条件是以葡萄糖为碳源,控制C/N为10,pH值5.0,初始氨氮浓度为200 mg/L,最终氨氮降解率为87.02%。本研究为规模化酸性污水处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重要信息。
- 王秋宇张先文
- 关键词:异养硝化氨氮降解培养条件优化耐酸
- 一株氨氮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优化
- 2025年
- [目的]从景观湖水体及其底泥中分离筛选具有氨氮高效降解的菌株,以解决景观水体因氨氮浓度超标而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筛选氨氮降解菌,利用细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结合其16S rRNA基因测序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对氨氮菌株FX1予以鉴定,通过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对氨氮菌株FX1进行氨氮降解功能验证,采用单一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化培养条件。[结果]分离得到了一株具有氨氮高效降解的菌株FX1,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鉴定菌株FX1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单因素试验结果证实,该菌株最优碳源是柠檬酸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菌株FX1的最优培养条件:初始pH 6.5、C/N 10、温度30℃、转速90 r/min;在此最优条件下,菌株FX1对氨氮的24 h去除率为98.15%。[结论]阴沟肠杆菌FX1具有高效降解氨氮的能力,为景观水体氨氮降解的优良菌株。
- 曾宪军刘悦高育慧郑卫国周建凯
- 关键词:城市景观水体阴沟肠杆菌氨氮去除率培养条件优化
- 高产IAA抗旱菌株SZF7的培养条件优化及功能基因挖掘
- 2025年
- 作为一种非生物胁迫,干旱导致经济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从而严重影响其经济效益,因此,一些能够替代化学抗旱制剂且对植物具有促生作用的功能微生物亟待发掘。本研究以武夷山茶园土壤细菌为研究对象,筛选获得高分泌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acid,IAA)能力的强抗旱菌株,并对其进行最佳培养条件优化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获得1株具有高分泌IAA能力的强抗旱菌株SZF7,其抗旱能力强于其他同批次筛选的菌株,经鉴定SZF7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SZF7分泌IAA的最佳培养条件为pH5.0、温度37℃和培养时间24h,且pH和温度对其IAA分泌量具有显著影响;SZF7基因组的COG和KEGG代谢途径中,参与生物代谢大类的基因数量分别占总功能基因的47.96%和68.52%,且其基因组包含IAA、铁载体、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etase,NRPS)、脂肽类化合物和嗜铁素等植物促生相关基因;SZF7的IAA合成途径分别为由吲哚-3-丙酮酸脱羧酶催化的吲哚-3-丙酮酸途径和吲哚-3-甘油磷酸合成酶催化的色胺酸途径。本研究结果为抗旱促生菌剂在茶叶等经济作物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林宏黄玉莲黄卫红李若雨薛喜枚张英娇张秋芳
- 关键词:促生菌吲哚乙酸培养条件优化全基因组分析
- 高产酸性蛋白酶的菌株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 2025年
- 近年来,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快速发展,企业对酸性蛋白酶的需求不断增长。发酵酱醪作为天然的微生物菌种库,含有各种特性优越的菌株。该研究旨在发酵酱醪中筛选出高产酸性蛋白酶的微生物菌株。共筛选出14株不同形态的霉菌,经过复筛,最后筛选出一株高产酸性蛋白酶的菌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命名为JL-08。随后,通过对黑曲霉JL-08产生的酸性蛋白酶进行性能评价,发现其具有在高盐发酵产品中的应用潜力。再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索影响黑曲霉JL-08酸性蛋白酶酶活力的重要因素并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碳氮比(C/N)、酪蛋白添加量、天冬氨酸添加量和苏氨酸添加量4个因素。最后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的因素组合为(C/N)16∶1、1%酪蛋白1.5 mL、30 mmol/L天冬氨酸1.5 mL。在此条件下,酸性蛋白酶酶活力提高至(5507±426)U/g。
- 何文彬张捷文徐晴元侯莎吴昌正郭丽琼林俊芳
- 关键词:酸性蛋白酶黑曲霉
- 一种降解浒苔多糖用复合菌剂的制备及其培养条件优化方法
-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降解浒苔多糖用复合菌剂的制备及其培养条件优化方法,通过拮抗检测与菌株组合筛选制得浒苔多糖降解复合菌剂,并通过单因素试验、普拉克特‑伯曼试验、最陡爬坡实验和响应面分析等方法,得到浒苔多糖降解复合菌剂的最佳...
- 孙聪邓泰航王星晨徐林
- 用于人工窖泥生产发酵的己酸菌液培养条件优化
- 2025年
- 为了获得高产己酸的菌液,该研究以己酸产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试验对己酸菌液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己酸菌液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无水乙酸钠8.0 g/L,酵母浸粉1.5 g/L,乙醇添加量2%,初始pH 7,发酵温度36℃,发酵时间7 d。在此优化条件下,己酸产量能达到4.9 g/L,是优化前的1.40倍。
- 张敏丹邓有辉申鹏森刘小刚廖苇倪斌李红梅倪斌敖灵敖宗华
- 关键词:人工窖泥己酸菌液响应面法
- 富铁酿酒酵母菌株的选育及其培养条件优化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离鉴定高效富铁酿酒酵母菌株,优化其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条件。【方法】从果园根际土壤中分离选育耐铁酿酒酵母菌,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分析和26 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设置不同碳源种类(葡萄糖、蔗糖、乳糖、果糖、麦芽糖)、氮源种类(硫酸铵、酵母膏、蛋白胨、尿素)及不同质量浓度Fe^(2+)(100,200,300,…,1000,1200,1600,2000μg/mL)、碳源(10,20,30,40,50,60,70,80,90 g/L)、氮源(无机氮源2,4,6,8,10,20 g/L;有机氮源4,8,12,16,20,24,28 g/L)、无机盐(MgSO4·7H2O 0.3,0.5,1.0,1.5,2.0 g/L;KH2PO40.5,1.5,2.5,3.5,4.5 g/L)的培养基进行试验,探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对酿酒酵母富铁能力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温度(26,28,30,32,34,36,38℃)、初始pH值(3.5,4.0,4.5,5.0,5.5,6.0,6.5,7.0,7.5)、接种量(2%,4%,6%,8%,10%,12%)、转速(140,160,180,200,220 r/min)、装液量(250 mL三角瓶中分别装20,30,40,50,60,70 mL)对酿酒酵母富铁能力的影响。选择温度、初始pH值、接种量、转速进行L9(34)正交试验设计,获得最佳发酵培养条件,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从三叶木通果园土壤中分离鉴定获得1株耐铁酿酒酵母菌株ZY-JM16,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该菌株最优培养基组成为:蔗糖50 g/L、尿素4 g/L、酵母膏24 g/L、KH_(2)PO_(4)2.5 g/L、MgSO_(4)·7H_(2)O 0.5 g/L、Fe^(2+)900μg/mL(FeSO_(4)·7H_(2)O 4.5 g/L);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发现该菌株高富铁率最佳发酵条件为:起始pH值4.8、温度28℃、转速180 r/min、接种量6%、装液量50 mL(250 mL锥形瓶),发酵时间为40 h。在此条件下,该菌株铁富集率达到91.80%,较优化前提高了229.27%;菌体生物量达13.06 g/L,较优化前提高了59.07%。【结论】获得1株高效富铁酿酒酵母菌ZY-JM16,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明晰了其生长规律。
- 曾艳
- 关键词:酿酒酵母菌株选育饲料添加剂培养基优化培养条件优化
- 仙客来枯萎病病原菌产孢培养基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 2024年
- 为了获得高浓度的仙客来枯萎病病原菌的孢子悬液,通过对不同营养培养基进行初筛,再以初筛营养成分进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营养配比,进一步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培养基的pH和培养温度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马铃薯、绿豆、蔗糖为仙客来枯萎病病原菌产孢培养基的最佳营养成分,最佳配比为绿豆5.0%、蔗糖0.5%、马铃薯20%,培养基最佳pH为6,最佳培养温度为30℃。研究结果明确了仙客来枯萎病病原菌的产孢条件,为仙客来枯萎病的感病机理、防治技术及孢子萌发抑制等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对指导实际生产中科学管理、综合防治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 宋卓琴贾民隆梁峥梁晓霞屈璐王玉川段九菊曹冬梅
- 关键词:病原菌
- 酿酒酵母培养条件优化
- 2024年
-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酿酒酵母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先对酿酒酵母菌体干质量培养的重要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筛选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培养基初始pH、菌龄4个重要影响因素,根据Box-Behnken设计原理设计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建立以酵母菌体干质量为响应值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分析模型得出酿酒酵母最优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3.5℃、培养时间71.5 h、培养基初始pH=6.5、菌龄12 h。在最优培养条件下酵母菌体干质量达到(29.70±0.04)g/L,较优化前提高了33.12%。
- 潘冬梅杨传伦张心青李杰李大鹏韩立霞冯文娟和富明傅英旬翟娇成鲁南李丙祥
- 关键词:酿酒酵母响应面法
相关作者
- 刘波

- 作品数:1,304被引量:3,757H指数:27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芽胞杆菌 青枯雷尔氏菌 微生物发酵床 尖孢镰刀菌 生防菌
- 朱育菁

- 作品数:610被引量:1,626H指数:20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青枯雷尔氏菌 芽胞杆菌 尖孢镰刀菌 生防菌 致病力
- 毛艳丽

- 作品数:153被引量:349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南城建学院
- 研究主题:表面印迹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剂 SUB 纳米零价铁
- 葛慈斌

- 作品数:147被引量:531H指数:13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生防菌 芽胞杆菌 青枯雷尔氏菌 尖孢镰刀菌 多样性
- 黄素芳

- 作品数:84被引量:406H指数:12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淡紫拟青霉 菌株 尖孢镰刀菌 大肠杆菌 生防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