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67篇“ 基因遗传变异“的相关文章
我国部分地区牛冠状病毒S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2025年
为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牛冠状病毒(BCoV)流行及变异情况,2020—2021年,收集我国9个省份53个临床发病牛群的拭子、粪便、组织等样品1432份,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进行BCoV检测,并选取部分核酸阳性样品进行S基因全长的扩增、测序与遗传变异分析。53个发病牛群中,BCoV阳性场占54.72%,冬季BCoV感染率(14.87%)最高,犊牛最易感(16.13%)。本研究共获得17条S基因全长序列与参考序列核苷酸同源性为96.7%~99.7%。系统进化分析表明,BCoV毒株分为欧洲(GⅠ型)和亚-美(GⅡ型)两大分支,所测毒株均属GⅡ型,且与大多中国参考毒株共同位于GⅡ中相对独立的分支。与中国参考毒株相比,所测毒株存在60个氨基酸变异位点,所测4个内蒙古毒株存在16个有别于其他测序株的相同突变,推测与中国参考株HLJ/HH-10/2020、BCoV-GX-NN190313有相同的祖先。该研究为揭示我国BCoV流行情况及流行毒株分子特征提供参考。
张欣怡高辉崔进房琳琳郑辉刘爽魏荣李晓成肖啸董雅琴
关键词:牛冠状病毒S基因系统进化分析
一种用于检测小麦抗平脐蠕孢叶斑病基因遗传变异的dCAPS分子标记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小麦抗平脐蠕孢叶斑病基因TaNADPO遗传变异的dCAPS分子标记及应用,属于小麦抗病育种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借助具备660K高密度SNP芯片数据的全球1353份小麦材料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
王逍冬袁梦陈时盛任小鹏李梦雨赵淑清
陕北白绒山羊CMTM1/2/3基因遗传变异与生长性状关联分析及功能突变位点鉴定
陕北白绒山羊是我国重要的山羊品种之一,存在着生长发育缓慢等实际问题,限制了山羊产业的快速发展。人类趋化素样因子(CKLF-like MARVEL transmembrane domain containing,CMTM)...
何礼邦
关键词:山羊生长性状启动子活性
2018—2020年福建地区猪瘟病毒E0基因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了解2018—2020年福建地区猪瘟病毒流行及遗传变异情况,收集福建省不同地区临床发病猪的血液和肺脏、脾脏、淋巴结等组织样本1464份,采用RT-nPCR的方法对样品进行CSFV检测,对部分CSFV阳性样品E0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结果显示,CSFV总体阳性率为1.9%(29/1464),并获得13株CSFV E0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所得13株CSFV E0基因之间的同源性在82.2%-99.7%,其中11株CSFV E0基因与1.1亚型代表毒株HCLV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0%~99.9%,与Shimen株的核苷酸同源性94.1%~95.0%;1株与2.1c型参考毒株HNSD-2012核苷酸同源性为98.2%;1株与2.1d亚型毒株CSFV/JPN/2018核苷酸同源性为99.6%。遗传进化分析发现,10株CSFV与HCLV、C-ZJ-2008、Shimen和Brescia处于同一分支,属于1.1亚型;1株CSFV与HNSD-2012等位于同一分支,属于2.1c亚亚型;1株与CSFV/JPN/2018等位于同一分支,属于2.1d亚亚型。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13株毒株与HCLV等代表毒株在重要的Rnase活性位点高度保守,其中2株2.1亚型毒株与HCLV毒株相比,其在第35位非关键氨基酸残基上发生由G→E的突变。结果表明福建地区CSFV流行情况趋向多样化,提示仍需加强对CSFV流行及遗传变异的持续监测,为猪瘟的诊断及有效防控奠定基础。
戴爱玲张鑫杰林楚云尹会方尹会方刘建奎杨小燕
关键词:猪瘟病毒E0基因
番鸭腺病毒的分离鉴定及hexon基因遗传变异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福建省番鸭白肝病病原特性、流行病学特征及病毒遗传变异状况。【方法】从福建省福州、三明、莆田、漳州等地共收集临床疑似番鸭白肝病例9份,进行鸭腺病毒(duck adenovirus,DAdV)病原学检测,包括病原分离鉴定、血凝特性、致病性分析及hexon基因序列分析。【结果】鸭腺病毒感染主要在春秋两季发生;发病率15%~40%,死亡率5%~15%。采集病死鸭病料,检测到鸭腺病毒感染;利用番鸭胚进行病毒分离,分离毒均能致死番鸭胚。番鸭感染分离毒后发病率为60%~100%,死亡率为20%~40%。9株DAdV分离毒hexon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99.9%以上,序列特征与CH-GD-12-2014株一致,未发生碱基缺失、插入或基因重组,较为稳定;与法国分离株DAdV-GR株同源性在76.6%~76.7%;与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FAdV)同源性在64.1%~66.8%。进化树分析显示9株分离毒与GD-12-2014株和国外分离株GR株属于同一分支,而与FAdV属于不同分支。【结论】2022年福建省流行的番鸭腺病毒毒株为2型腺病毒。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鸭2型腺病毒致病机理及其疫苗研制和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了重要的临床资料和基础数据。
林锋强陈小丽李典辉沈华伟董慧朱小丽王劭
关键词:流行病学病原
我国部分省份牛冠状病毒HE基因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2020-2023年收集我国14个省份78个临床发病牛群的肛拭子、粪便、组织等样品1819份,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进行牛冠状病毒(BCoV)检测,并选取部分核酸阳性样品进行HE基因全长的扩增、测序与遗传变异分析。78个发病牛群中,BCoV阳性场占56.41%,共获得35条HE基因全长序列,与参考序列相比,核苷酸同源性为97.0%~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7.0%~99.8%。系统进化分析表明,BCoV毒株HE基因在进化上呈现典型的地域性特点,亚洲毒株和美国毒株进化上较为接近,而欧洲毒株位于另一个分支,所测毒株与中国参考毒株处于亚-美型毒株分支中,位置相对较为集中。所测35个HE序列中,有34个没有发生插入或缺失突变,来自宁夏的BCoV/NX13/CHN/2023毒株其HE基因存在12个核苷酸的插入突变,证实了BCoV HE基因插入变异株在我国的存在。基因重组分析显示,该毒株与BCoV/HeB120/CHN/2021的HE基因可能发生了重组,预测重组值分别为0.797和0.759。说明了我国部分省份临床发病牛群BCoV感染及BCoV HE基因遗传变异,为明晰我国BCoV流行毒株分子特征提供参考。
罗健丹张欣怡房琳琳刘爽郑辉魏荣董雅琴肖啸
关键词:牛冠状病毒系统进化分析变异株基因重组
30例丙酸血症PCCA和PCCB基因遗传变异分析及产前诊断
2024年
目的对30例丙酸血症患者PCCA和PCCB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并对其中26个患儿家庭进行产前诊断,为家系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丙酸血症患儿生育史家庭的基因变异信息,其中26个患儿家庭再次妊娠后抽取胎儿羊水或绒毛样本,针对先证者携带的致病性变异对胎儿进行基因诊断。结果30例丙酸血症患儿家系中17例PCCA家系共计检出23种变异,c.2002G>A、c.1850T>C和c.1268C>T较为常见,分别占比26.5%(9/34等位基因)、8.8%(3/34等位基因)和5.9%(2/34等位基因)。13例PCCB家系中共有16种变异,c.1087T>C、c.1228C>T、c.1316A>G和c.838dupC合计占比53.8%(14/26等位基因)。15个变异为首次报道的新变异变异类型中错义变异分别占比64.7%和69.2%。26个患儿家庭(14例PCCA、12例PCCB)产前诊断结果显示胎儿为患者5例(19.2%),携带者11例(42.3%),未携带者10例(38.5%)。结论30例丙酸血症患者中大部分致病性变异为错义变异,其中PCCA基因c.2002G>A、PCCB基因c.1087T>C和c.838dupC较为常见。产前诊断可有效预防丙酸血症患儿出生。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30例丙酸血症患者的遗传变异信息并进行产前诊断,为进一步研究疾病发病机制和预防治疗奠定了基础。
朱朝锋孔祥东
关键词:丙酸血症产前诊断
2023年中国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Cap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2024年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是一种单链环状DNA病毒,是目前已知的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PCV无囊膜,病毒呈二十面体对称结构,直径约为12~23 nm。据相关报道,现已经鉴定出4种血清型PCV,即PCV1、PCV2、PCV3、PCV4。其中,PCV1对猪无明显致病性,PCV3可引发心肌炎、动脉炎、关节弯曲、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等相关疾病。
吕钊王艳晓马利芳段宝敏李守军吴慧娟史秋颖冯敬敬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2型遗传变异分析动物病毒PCV2动脉炎
2020—2023年甘肃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2024年
为了了解甘肃地区猪群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及遗传变异情况,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2020-2023年收集的猪组织样品进行PRRSV ORF5、NSP2和ORF3基因扩增并测序,通过MEGA软件构建遗传进化树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了52份猪临床样品,PRRSV核酸阳性率为61.5%(32/52),成功获得了32条ORF5、15条NSP2和14条ORF3基因序列。ORF5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表明,2020—2023年甘肃地区猪群中PRRSV流行毒株中存在美洲型1.5谱系(4株)、1.8谱系(24株)、5.1谱系(2株)、8.7谱系(2株);NSP2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获得的15条NSP2序列均为1.8谱系;ORF3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获得的14条ORF3序列包括1.5谱系(2株)、1.8谱系(11株)、3.5谱系(1株)。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参考毒株的同源性分别为ORF582.3%~99.7%、NSP285.9%~90.0%和ORF389.8%~95.7%;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与参考毒株的同源性分别为ORF579.6%~99.0%、NSP283.4%~87.7%和ORF385.1%~94.5%。ORF5基因编码的GP5蛋白的信号肽区、高变区、细胞表位区等区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5株毒株的第33位氨基酸出现了缺失;15株NSP2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缺失模式与NADC30株一致。上述结果表明,当前甘肃地区猪群中PRRSV呈现以1.8谱系毒株为优势的美洲型多谱系共循环流行,这对甘肃地区防控PRRSV提供了重要的流行病学数据。
焦守德张婧李平花李平花韩庆彦张雨星韩庆彦王方洲白兴文卢曾军白兴文孙普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NSP2ORF3
不同分期牙周炎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P基因遗传变异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牙周炎与HLA-DP基因遗传变异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牙周炎患者159例,健康对照者169例。用Taqman PCR方法检测研究对象HLA-DP基因位点分型,比较牙周炎与HLA-DP基因遗传变异的相关性。结果 HLA-DP基因rs3077和rs9277535位点基因型在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结果发现rs9277535位点GG基因型在健康对照组中分布明显高于牙周炎组(χ^(2)=7.56,P=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9277535位点杂合基因型GA和突变基因型AA基因型均可增加牙周炎的患病风险(P<0.05)。单倍型分析显示,牙周炎患者中AA单倍型分布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OR=0.52,95%CI:0.36~0.78)。rs3077和rs9277535位点多态性在不同分期牙周炎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DP基因遗传变异在牙周炎的发病风险存在关联,可能影响其发病进程。
张媛媛丁成
关键词:牙周炎单核苷酸多态性HLA-DP

相关作者

蓝贤勇
作品数:505被引量:717H指数:1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琼脂糖凝胶电泳 黄牛 标记辅助选择 生长性状 基因
陈宏
作品数:927被引量:2,454H指数:2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黄牛 生长性状 基因 琼脂糖凝胶电泳 标记辅助选择
雷初朝
作品数:637被引量:1,570H指数:20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黄牛 生长性状 基因 琼脂糖凝胶电泳 多态性
谭文
作品数:82被引量:504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多态 食管癌 遗传易感性 单核苷酸多态 基因遗传变异
林东昕
作品数:136被引量:76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多态 食管癌 遗传易感性 单核苷酸多态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