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80篇“ 基底动脉闭塞“的相关文章
基底动脉闭塞超急性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
2025年
基底动脉是人体后循环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脑干、小脑和枕叶等重要结构供血,其一旦闭塞,可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治疗,可导致严重残疾甚至死亡[1]。其中椎基底动脉闭塞所致脑梗死的病残率和病死率高达90%以上[2]。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约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1%[2-3],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闭锁综合征或昏迷[4]。
陈江林孙祥荣刘伟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血管障碍治疗学脑梗死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经机械取栓获得首过效应后预后不良预测因素
2025年
目的探讨急性基底动脉闭塞(BAO)患者经机械取栓(MT)获得首过效应(FPE)后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82例MT后获得FPE的急性BAO患者并根据90天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n=48)与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n=34);比较组间资料,将组间比较显示P<0.1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急性BAO经MT获得FPE后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更大、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更高(P均<0.05),合并糖尿病、心房颤动(AF)及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心源性栓塞者占比亦更高(P均<0.05),而治疗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后循环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pc-ASPECTS)及基底动脉CT血管成像(BATMAN)评分更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AF[OR(95%CI)=29.769(1.470,602.943)]、治疗前NLR高[OR(95%CI)=1.212(1.016,1.446)]者预后相对不良(P均<0.05),而治疗前GCS评分[OR(95%CI)=0.615(0.429,0.882)]、pc-ASPECTS[OR(95%CI)=0.263(0.092,0.748)]及BATMAN评分较高者[OR(95%CI)=0.260(0.085,0.796)]预后相对较好(P均<0.05)。结论合并AF、治疗前低GCS评分、高NLR、低pc-ASPECTS及低BATMAN评分是急性BAO患者经MT获得FPE后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丁运马圆吕朋华李沛城李波袁晨李婉慈顾典一陈珑
关键词:脑梗死基底动脉机械溶栓预后
发病4.5小时内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卒中行桥接治疗与直接取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2025年
目的比较发病4.5 h内基底动脉闭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桥接治疗与直接取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4年8月5家医疗中心收治的发病4.5 h内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桥接治疗(急诊取栓前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和直接取栓组。收集患者的基线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入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既往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高脂血症、卒中史)、吸烟史、发病前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入院时后循环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基底动脉CT血管成像评分、术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用史、术前抗凝药物应用史、动脉穿刺入路选择(经股动脉或经桡动脉)、血管闭塞部位(基底动脉近段、基底动脉中段、基底动脉远段)、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美国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学会/介入放射学学会侧支循环分级、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至穿刺时间、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取栓技术(支架取栓、抽吸取栓及联合取栓)、补救措施(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术后即刻扩展脑梗死溶栓(eTICI)分级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动脉夹层、远端闭塞动脉穿孔)。比较两组患者有效性指标[术后90 d良好预后(mRS评分0~3分)率、术后90 d病死(mRS评分6分)率、术后即刻血管良好再通(eTICI分级≥2b50级)率]及安全性指标[术后7 d内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将两组患者以1∶1的比例进行匹配,比较两组1∶1 PSM前后有效性及安全性指标的差异。将两组1∶1 PSM前基线及临床资料比较结果中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校正,比较校正前后两组患者安全性及有效性指标的差
刘荣毅温昌明孙军汪宁张在行郭彦俊郭元展郑皓存
关键词:基底动脉溶栓治疗血管内治疗
一种用于椎基底动脉闭塞术后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椎基底动脉闭塞术后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涉及医疗数据分析预测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临床参数;通过LASSO回归方法对所述临床参数进行筛选,获取与预后相关的临床变量;根据所述临床变量,通过多种不...
孙文张盼许英杰韩高峰张丰宋超刘新峰
替罗非班辅助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脑卒中患者对NGF、PAGT、PADT等影响分析
2025年
探讨替罗非班辅助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7月-2024年7月收治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脑卒中患者80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之上给予替罗非班辅助治疗,观察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NGF、PAGT、PADT水平、神经功能情况、意识状况、临床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罗非班辅助治疗疗效良好,可临床应用。
马萍
关键词:替罗非班NGFPAGT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卒中PC-ASPECTS评分与PMT评分的一致性比较
2025年
目的:评估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卒中患者基于头颅磁共振(MRI)的后循环阿尔伯塔卒中计划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PC-ASPECTS)及脑桥中脑-丘脑评分(PMT)等影像学评分的一致性。方法:前瞻性纳入32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卒中患者。由12名临床医师对MRI进行评分,评分数据用于最后的一致性分析,即总体一致性及二分法后的一致性。结果:二分法前,基于MRI的PC-ASPECTS评分与PMT评分的总体组间一致性均达到了良好的水平(κ=0.791[95%CI,0.732-0.843];κ=0.684[95%CI,0.603-0.724])。在二分法后,PC-ASPECTS评分总体医师的组间一致性达到了优秀的水平(κ=0.824[95%CI,0.738-0.912]);而PMT评分的总体医师的组间一致性仍然处于良好的水平(κ=0.769[95%CI,0.693-0.859])。结论:相比于PMT评分,临床医生在评估基于MRI的PCASPECTS评分时,在给予一定的容差范畴的情况下,其一致性的值更高,足以支持可重复的临床决策和评估。
柯烨何野石冉王朋
关键词:一致性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血管内治疗
2024年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acute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ABAO)约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1%,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血管内治疗是ABAO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可使闭塞血管再通,挽救缺血半暗带,进而改善患者转归。文章对ABAO患者血管内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王现帅詹焱梁志刚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动脉闭塞性疾病基底动脉血栓切除术血栓溶解疗法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机械取栓术后无效再通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急性基底动脉闭塞(BAO)机械取栓术后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为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对照研究(ATTENTION)的回顾性分析。研究于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在我国36家医学中心开展。选取ATTENTION研究中行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患者204例,根据3个月时是否发生无效再通分为有效再通组(72例)和无效再通组(13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BAO患者机械取栓术后无效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HL检验)和决策曲线(DCA曲线)评价Nomogram模型的效能。结果 与有效再通组相比,无效再通组患者年龄更高、穿刺至再通时间(PTR)更长、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基线NIHSS评分及PTR是急性BAO机械取栓术后无效再通的独立预测因素。最终模型中的变量包括年龄、基线NIHSS评分、PTR及白细胞计数(WBC)。内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预测无效再通的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5。当Nomogram模型预测急性BAO患者机械取栓治疗后无效再通的风险阈值>0.28,Nomogram模型可提供临床净收益。结论 年龄、基线NIHSS评分和PTR均为急性BAO患者行机械取栓治疗后无效再通的独立预测因素;研究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蔡明李瑞陶春蓉荆孝忠罗聪江夏陈敏张可意高飞扬胡伟
关键词:基底动脉动脉闭塞性疾病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机械取栓术后血压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背景和目的机械取栓治疗(mechanical thrombectomy,MT)已经成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basilar artery occlusion,BAO)发病24小时以内的标准治疗方式之一。许多BAO患者通过MT...
杨明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基底动脉闭塞机械取栓血压预后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预后和相关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影响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重点讨论时间窗及术前症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10月金华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行血管内治疗的51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basilar artery occlusion,BAO)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90 d的临床预后。分为良好预后组(mRS评分≤2分)及不良预后组(mRS评分>2分)。其中发病时间至股动脉穿刺时间为时间窗(≤6 h,6~12 h,>12 h);术前症状用GCS、NIHSS评分来评估,(GCS 9~15分为轻中度,6~8分为重度,3~5分为特重度);NIHSS评分≥20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BAO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重点探讨时间窗和术前临床症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51例患者血管均再通(100%),术后住院治疗时期4例(7.8%)患者死亡,47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3个月,19例(37.2%)预后良好,28例(62.7%)预后不良,其中4例死亡。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前症状严重程度(GCS评分、NIHSS评分)为BAO血管内治疗患者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安全且有效的;时间窗≤6 h良好预后率更高,特别对于患者术前症状GCS(3-5)、NIHSS评分≥20分预后往往不佳。
徐渭鲍翔蒋烽烽刘晓波陈峰余丹枫
关键词: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

相关作者

陈会生
作品数:142被引量:656H指数:12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脑梗死 文献复习 急性脑梗死 脑桥 磁共振成像
李慎茂
作品数:197被引量:1,861H指数:2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并发症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管内治疗
陶华
作品数:5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基底动脉闭塞 动脉溶栓治疗 循环代偿 血管再通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缪中荣
作品数:381被引量:3,588H指数:2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内治疗 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急性缺血性卒中 介入治疗
贺迎坤
作品数:74被引量:227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期 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血管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