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593篇“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相关文章
- 空气污染视角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
- 2025年
- 近年来,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加剧了一些疾病的发病率,也给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从空气污染视角下,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当前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从该制度入手尽快实现全民医保的目标。
- 李苑曾明
- 关键词:基本医疗保险可持续性
- 基于财政视角的陕西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研究
- 2025年
- 以财政的角度阐述陕西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概况,梳理其具体发展历程和取得的经验,分析陕西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目前在实施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医保支出增长较快、管理漏洞等问题,以及面临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挑战,探究成因,从制度完善、筹资优化、政策规范等方面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提出对策建议,助推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
- 陕西省财政厅课题组
- 关键词: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改革省级统筹
- 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分析
- 2025年
- 作为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于人民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讨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现状,基于公平与效率视角,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角度探讨其公平性,从投入产出角度探讨其有效性。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与效率在省际间均存在较大差异。
- 赵佳恩
- 关键词:公平医疗保险制度
- 从机会公平到结果公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演进逻辑
- 2025年
- 随着共同富裕远景目标的确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方向也从“全民医保”转向“公平医保”。鉴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存在争议,有必要重新审视该制度调节医疗资源再分配的机制发挥。本文基于公平的定义和公平的内部关系,梳理中国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改革路径发现:从机会公平到结果公平,既是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改革的演进逻辑,也是医保再分配功能的实现路径,契合共同富裕的价值观选择。当前,以形式的机会公平为主导的城乡居民医保统筹降低了农村居民对医疗服务的相对获得,在城乡居民起点不公平的情况下,不但不能改善反而会加重城乡居民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使得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受到损害,威胁到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医保制度的下一步改革方向应当着力于缩小城乡居民的起点不公平,加大对农村居民的倾斜力度,助力“人人享有健康”。
- 储怡菲吴方卫
- 关键词:共同富裕机会公平结果公平
- 上财文库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效果研究 以新农合制度为例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效应研究:以新农合为例》一书在梳理和总结既往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健康经济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劳动供给理论等理论框架,将新农合的政策效应划分为健康效应、收入效应和劳动供给效应三种,并利...
- 刘进作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受益归宿分析
- 2024年
- 我国于2021年4月发布了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为了探究此次改革的具体受益情况,在赋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账户资金私人属性的基础上,采用模拟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收入阶层、参保群体在改革前后的自费负担和自费负担变化幅度进行测算。研究表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增加了患病参保群体的受益程度,减轻了自费负担;在不同报销金额、起付线和报销比例的条件下,收入越低的参保群体,其受益增加程度越大;同一假设条件下的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后者在改革中的受益略高于前者。基于结论提出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报销环节设计、进一步扩大个账使用范围以及简化家庭共济流程等相关建议。
- 金双华张晖晔霍雅倩
- 关键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受益归宿
- 黑龙江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效果探寻
- 2024年
-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规划,本文从供需双方、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黑龙江省2019年-2022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合理构建评价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黑龙江省居民医保中的政府行为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并结合对黑龙江省居民满意度的田野调查进行综合分析考量。基于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分档补贴体系;着力加强基层医保服务水平建设;加快推动省级统筹;推动宣传内容及宣传方式系统化。
- 靳世杰马成昌马文鑫
- 关键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
- 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效率评价
- 2024年
- 目的评估2017—2021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效率,探讨环境变量对制度运行效率的影响。方法使用面板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法,取各地级市2017—2021年医保相关数据,评价其运行效率并分析环境变量对制度运行效率的影响,在剥离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影响之后,再次评价其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随机误差和环境因素对各地级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效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社工资源供给水平与制度运行效率呈正相关,而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老龄化水平、医疗设施资产供给水平与制度运行效率呈负相关。结论基本医保制度的运行效率在地级市间存在较大差异,且表现为规模无效率;医疗资源配置结构失衡、医疗服务供需不匹配可能是造成基本医保制度运行规模报酬递减的重要原因,也可能是导致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设施资产供给水平与制度运行效率呈负相关的原因所在;优化社工资源是提升基本医保制度运行效率的有效手段;基本医保制度的运行面临人口老龄化挑战。建议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快全面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 许潇栋胡杨木范阳东
- 关键词:基本医疗保险随机前沿分析
- 农村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反贫困效果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 2024年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村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医疗保障反贫困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从收入贫困和能力贫困多维度探讨农村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反贫困效果。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反贫困效果显著,但反贫困效果呈下降趋势;大病保险进一步增强了反贫困效果,且反贫困效果呈上升趋势。因此,应提高农村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强化农村三重医疗保障制度反贫困的综合保障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大病保险的保障力度。
- 于艳芳牛田茹杜淑娟
- 关键词:大病保险反贫困收入贫困能力贫困
-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24年
- 基于1988—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即新农合)对家庭消费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显示:相较于未参保家庭,参加城镇医保的家庭消费率显著高出1.01%,但新农合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发现,城镇医保促进了参保家庭的总消费和分项消费支出,但新农合对消费支出无显著影响,同时,城镇医保和新农合对总收入和大部分分项收入无显著影响,这与基准回归结果一致;异质性分析表明,城镇医保更多地提升了中老年、非富裕、不健康群体,以及西部地区的家庭消费率。对此,应当充分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提振家庭消费率的积极作用,对“大水漫灌”式的财政补助应进行反思;改变基本医保“户保分离”“业保分离”的现状;加强针对特定人群的医保政策;注重提高参保青年和健康群体的获得感。
- 万广华杨晨
- 关键词: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家庭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