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7篇“ 基本自振周期“的相关文章
- 高层建筑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合理范围研究
- 2024年
- 高层建筑基本自振周期T1反映了高层建筑质量和刚度分布特性,在结构方案设计阶段,控制基本自振周期在合理范围不仅能自动满足结构的主要设计指标,还能导向更合理的结构设计。通过分析国内837栋高度50 m以上高层建筑统计数据,得出不同设防烈度、不同高度分组高层建筑的基本自振周期的合理范围和分布规律,并基于简化模型推导了基本自振周期与结构高度关系的实用公式。统计数据分析以及实用公式均表明,T_(1)与结构高度的平方根(√H)成正比,且T_(1)/√H随高度增加而增大,随设防烈度提高而减小。高度250 m以上高层建筑基本自振周期合理范围上限值在0.40√H左右,其中8度设防区为0.37√H、7度设防区为0.42√H、6度设防区为0.44√H;如果达到或超过0.50√H,则结构刚度过柔。
- 徐培福陈才华邱盛源
-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本自振周期合理刚度
- RC框架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个体间不确定性量化
- 2024年
- 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是城市区域地震风险评估重要对象,其基本自振周期存在明显个体间变异性,如相同高度周期不同。通常采用的确定性结构高度-周期经验公式主要面向新结构设计,未能考虑既有RC建筑物周期的个体间变异性,影响区域地震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合理量化。该研究通过大量文献检索,收集了不同地区的641栋RC框架结构实测长轴、短轴方向基本周期以及高度、结构形式等信息,开展了严格的数据库清洗,并采用物理准则-数据驱动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高度相依基本周期随机函数模型描述个体间变异性。与经典统计回归基本周期随机模型相比,新模型可以更好地反映结构间基本周期的物理机制差异以及观测数据的联合概率特性,便于在区域地震风险评估中应用。
- 项梦洁陈隽
- 关键词:RC框架结构基本自振周期
- 基于HHT的复合扰动环境中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优化识别
- 2023年
- 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简称HHT)方法探索了在风、人为振动及传感器误差等复合干扰及低信噪比条件下脉动信号中与结构本质特征关联频率的优化提取和分析方法。以南昌市某小区临街12层住宅楼为分析对象,在干扰信号较多的白天进行结构脉动信号实测,测试表明,在拾振器所在层有非天然振动干扰时,波形的平稳度及频谱特征改变对后续分析产生了显著影响。在未处理干扰信号、基线偏移等的前提下,分别应用FFT、R/F谱比、HHT 3种方法提取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并进行分析效果对比,结果表明,HHT方法展现出良好的信号频率提取能力,同时可以通过余项表达信号基线漂移的误差,优化了建筑结构基本自振周期识别方法,拓展了脉动法使用范围,为规模化结构健康监测预警提供了有效参照。
- 许言李永强周仰新刘旭锋彭聪姬雪明
- 关键词:基本自振周期脉动法HHTFFT经验模态分解
- 通信和照明合杆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及风振系数计算方法探讨被引量:1
- 2022年
- 通信和照明合杆是一种高柔度结构,针对其顶端装有质量和挡风面积均较大的天线和灯盘、灯架等特点,提出了计算该种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及风振系数的方法,可供设计这种结构物时参考。
- 史红浪
- 关键词:风振系数基本自振周期
- 基于脉动法的上海市RC剪力墙结构基本自振周期测试与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针对我国现行规范中剪力墙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经验公式是基于高度在50 m以下的建筑实测数据拟合而成的现状,基于脉动法对上海市已建成的总高度在45~90 m之间的62栋RC剪力墙结构进行了现场动力性能测试,识别了结构在水平纵向与横向的基本自振周期。采用其中60栋结构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分别给出了基于结构高宽比和“幂次高度系数”的水平纵横两个方向上基本自振周期回归公式;并采用其中2栋结构的测试数据验证了经验公式的准确性。研究表明:结构总高度对RC剪力墙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的影响最为显著;采用“幂次高度系数”的经验公式的拟合效果优于基于结构高宽比的经验公式。
- 闫培雷郭恩栋吴厚礼金宇航
-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自振周期
- 上海市典型高层建筑结构基本自振周期测试与回归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高层建筑的基本自振周期是十分重要的结构动力特性,通过对特定结构形式的高层建筑进行现场测试,归纳总结一定规律,给出结构自振周期经验公式,可快速估算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承受的地震作用和风荷载。基于上海市9幢典型高层建筑的动力性能现场测试数据,识别了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并进行了统计分析;针对现行规范中有关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经验公式是基于高度在50 m以下的结构实测数据拟合而成的现状,给出了高度在30~130 m之间的结构在水平纵横两个方向上的基于结构高宽比的基本自振周期经验公式;首次给出了高度在90~190 m之间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在水平纵横两个方向上基本自振周期经验公式。给出的公式可供结构设计人员在高层建筑的初始设计阶段参考使用,该公式是对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补充和完善。
- 闫培雷孙柏涛
-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基本自振周期
- 变厚度钢板剪力墙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研究
- 2018年
- 将结构假想为嵌固于地面的悬臂梁,用瑞利法研究剪力墙截面变化对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影响。然后利用结构分析软件Midas GEN计算了54个算例的基本自振周期,用于检验近似分析方法所得结果。研究表明,剪力墙截面变化对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影响很小,可采用房屋底层构件尺寸按等截面剪力墙计算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采用Topkaya等给出的计算方法,与结构分析软件所得结果相差最大约10%。
- 叶凤霞
- 关键词:钢板剪力墙基本自振周期
- 满足规范剪重比要求的高层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介绍了美国等国规范有关剪重比的规定,以及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中最小剪重比提出的背景,对高层结构满足现行规范剪重比要求的结构自振周期进行了分析.根据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分为两种情况,又将每种情况下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分为5段,分析了每段的结构自振周期与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之间的关系,最后对结果进行合并,得到了满足规范要求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的结构基本周期,根据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便可以判断该结构的剪重比是否能够满足规范剪重比的要求.通过工程实例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
- 王福明沈蒲生
- 关键词:剪重比高层建筑
- 通信单管塔连接与附属构件对基本自振周期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通信单管塔基本自振周期计算影响到风荷载及地震作用计算,自振周期与结构质量和刚度的分布情况相关。采用近似计算公式得到的基本自振周期不能准确反映通信单管塔的基本自振周期,通过有限元建立塔身模型计算未考虑通信单管塔连接与附属构件的影响,计算得到的基本自振周期并不能准确反映通信单管塔的基本自振周期。论文在统计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通信单管塔标准塔连接与附属构件质量占塔体总质量的比例的基础上,分析连接与附属构件对通信单管塔基本自振周期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连接与附属构件质量占塔体总质量比例约为30%~60%,其对通信单管塔基本自振周期的影响不可忽略,计算基本自振周期应考虑连接构件与附属构件的影响。计算结果对通信单管塔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 张珩朱国泉姚云龙
- 关键词:基本自振周期
- 我国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基本自振周期被引量:17
- 2014年
- 为了完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估算公式,填补我国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基本自振周期估算公式空白,收集了我国近年来的302栋已建和在建的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相关数据。通过MATLAB编程对其进行拟合,得到了我国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基本自振周期的估算公式。并且利用收集到的建筑相关数据,分别与美国、欧洲、日本规范以及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中规定的估算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估算公式更为准确。最后,重点讨论了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设计中适宜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选取。
- 沈蒲生张超叶缙垚何益斌
- 关键词:基本自振周期剪重比
相关作者
- 沈之容

- 作品数:76被引量:208H指数:9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钢结构 角钢 数值模拟 风振控制 风振
- 沈蒲生

- 作品数:296被引量:2,257H指数:25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高层建筑 钢筋混凝土 剪力墙 混合结构 受力性能
- 张超

- 作品数:28被引量:25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本构模型 统计损伤 岩石 本构模型研究 损伤阈值
- 王瑞萍

- 作品数:6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相互作用 地基相互作用 基本自振周期 筒仓 弯矩增大系数
- 姚云龙

- 作品数:139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塔身 通信塔 避雷针 通信 广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