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 篇“ 堆积速率 “的相关文章
新疆阿尔泰山区全新世泥炭丘形态、发育过程与泥炭堆积 速率 初探 被引量:14 2018年 泥炭丘(palsa)是在多年冻土区泥炭沼泽地形成的冻胀泥炭丘体,它的形成和发育受区域水文条件、植被群落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新疆阿尔泰山区特殊的地形特征、丰富的水资源及寒冷的气候特点,使得山区泥炭沼泽资源较丰富;同时,为高海拔多年冻土区泥炭丘的形成和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本研究于2014年8月,通过对新疆阿尔泰山区泥炭资源的调查,对山区多年冻土区泥炭丘的分布、形态特征以及发育现状做较详细调查,结果显示,新疆阿尔泰山泥炭丘分布在2500 m a.s.l.左右的亚高山草甸带多年冻土区,位于黑湖和三道海子的泥炭丘受人类干扰较小,保存较完整,而位于哈拉萨孜的泥炭丘受人类活动干扰严重,处于退化阶段。此外,选取黑湖泥炭丘剖面(93 cm)和哈拉萨孜泥炭丘剖面(180 cm)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AMS 14C测年数据建立了年代-深度关系,探讨阿尔泰山区泥炭丘的剖面特征、形成年代、发育过程及泥炭的累积速率 。研究结果表明,全新世以来,阿尔泰山区泥炭丘泥炭累积的平均速率 为0.015~0.035 cm/a;在约10000 a B.P.的早全新世时期,阿尔泰山区气候温暖干旱,是泥炭丘形成的萌芽期,泥炭累积速率 较慢;约7000~2500 a B.P.,气候温暖湿润,进入中全新世大暖期,有利于泥炭累积,是山区泥炭丘主要发育阶段;约2500 a B.P.以后的晚全新世时期,山区气候进入寒冷干旱阶段,泥炭的累积速率 缓慢,此时是泥炭丘的衰退期。由于阿尔泰山区地质地貌、水文条件、局地小气候特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使得山区内不同区域泥炭丘的泥炭累积速率 的峰值、发育过程及发育状态在时间上存在着差异。本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阿尔泰山区泥炭丘发育过程,也为山区冻土的发育及气候演化过程提供重要线索。 张彦 马学慧 马学慧 刘兴土 仝川关键词:发育过程 堆积速率 南海北部末次冰期以来深水沉积物组成及其堆积 速率 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7 2017年 通过对南海北部深水断面上MD12-3428(水深903m)、MD12-3433(水深2125m)和MD12-3434(水深2995m)三个岩芯的沉积物成分及其堆积 速率 分析,研究末次冰期以来南海深水沉积物组成和堆积 速率 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南海北部末次冰期以来的深水沉积物主要由陆源碎屑(59~89%)和碳酸盐(6~38%)组成,并含有少量蛋白石(1.6~9.4%)和有机质(0.7~1.9%).陆源碎屑和碳酸盐的堆积 速率 分别达到2.4~21.8和0.4~6.5g cm^(–2) ka^(–1)范围,比蛋白石和有机质堆积 速率 高出1~2个数量级.在末次冰期以来的时间序列变化上,沉积物各成分含量及其堆积 速率 都具有冰期-间冰期的旋回变化,陆源碎屑、蛋白石和有机质的含量及其堆积 速率 在氧同位素2期显著增加,而碳酸盐的含量及其堆积 速率 则呈反向变化或增幅不明显,表明南海深水碳酸盐含量在低海平面时期受到陆源碎屑稀释的影响.在从陆坡向深海盆的空间变化上,陆源碎屑的含量在同时期随水深的增加而增加,但其堆积 速率 锐减;碳酸盐含量及其堆积 速率 则随水深的增加而递减;而有机质和蛋白石的含量及其堆积 速率 随水深增加呈现复杂的变化特征.本文研究认为,南海北部末次冰期以来深水沉积物的组成及其堆积 速率 受到海平面变化的强烈控制,季风降雨引起的陆源物质供给、海洋初级生产力、以及陆源碎屑和海洋生源物质的相互稀释作用,共同影响了南海深水沉积物的堆积 过程. 赵绍华 刘志飞 陈全 王星星 施江南 金海燕 刘晶晶 翦知湣关键词:堆积速率 末次冰期 海平面变化 贵州茂兰峰丛森林洼地泥沙堆积 速率 的^137Cs示踪研究 被引量:7 2009年 选择黔南峰丛洼地区的茂兰自然保护区的坡格森林洼地典型小流域,进行了泥沙堆积 的137Cs示踪研究。(1)坡格森林洼地底部的土壤剖面属于农耕地剖面。(2)受岩土分布、微地形和土壤异质性的影响,137Cs初始沉降后的再分布不均匀,137Cs面积活度变异系数为1.54。相同组成特征的地块内部样点137Cs面积活度变异系数变化为0.36~0.54,变异相对较小。但137Cs面积活度不能表征土壤侵蚀状况。(3)典型沉积剖面B-1的单一137Cs峰值浓度出现在14~16cm,高浓度137Cs均匀分布深度小于当地犁耕层厚度20cm,说明1963年以来坡格森林洼地的堆积 速率 接近于0。 何永彬 李豪 张信宝 白晓永 严冬春 文安邦 冉景丞 谭卫林关键词:沉积剖面 喀斯特峰丛洼地 鄂霍茨克海德留京凹陷上第四系地层中汞的分布及其堆积 速率 2008年 А С Астахов关键词:第四系地层 鄂霍茨克海 堆积速率 汞 沉积盖层 天然气矿床 南海深水区末次冰期和冰后期沉积物堆积 速率 的特征 被引量:10 2007年 通过统计南海100 m以下深水区的136个沉积柱状样的分析数据,对南海末次冰期以来的堆积 速率 进行了统计.计算出MIS(marine isotope stage)1期的年均沉积量为152.3 Mt/a,2期的为215.2 Mt/a,主要为陆源物质的贡献.无论在末次冰期还是在冰后期,堆积 速率 均在南海西南部最高,其次是在东北部,在其他地区较低.由于侧向搬运和顺坡搬运频繁,虽然整体上末次冰期的堆积 速率 高于冰后期的,但在沉积物高速堆积 地区附近有相反的变化趋势. 黄维 汪品先关键词:堆积速率 末次冰期 冰后期 南海南部12Ma以来的蛋白石堆积 速率 与古生产力变化 被引量:26 2002年 对南海南部大洋钻探1143站463个样品中生物硅的检测发现,蛋白石含量及其堆积 速率 在晚中新世(12.3~5.7 Ma)明显增加,与总堆积 速率 及碳酸钙堆积 速率 的变化一致,反映了较高的生物生产力,从而证实了晚中新世南海南部发生了一次“生物勃发事件(biogenic bloom event)”,与印度洋-太平洋海区的“生物勃发事件”相对应.中更新世(约0.7 Ma)以来蛋白石含量及其堆积 速率 的明显增加,可能与“中更新世革命”事件之后季风环流的增强所造成的上升流和营养供应增加有关. 李建如 王汝建 李保华关键词:表层生产力 晚中新世 古生产力 异地性介形虫堆积 速率 与古气候变化的相关性——以南海17940-2柱状样为例 被引量:7 2001年 17940 - 2柱状样采自南海北部陆坡、东沙群岛东南水深 172 7m处 ,柱长 1330 cm。通过分析该柱 4万年以来的介形虫化石群落 ,发现异地性浅水分子的堆积 速率 在末次冰期和气候转变期时明显呈现高值 ,而在相邻的两个转变期之间则偏低 ,尤其在冰后期气候较为平稳的整个全新世 ,异地性分子的堆积 速率 降到最低。这一变化与该孔中有机碳通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 ,但与原地性介形虫堆积 速率 的变化截然不同。以上结果说明在古气候变化时期该海域陆坡表层沉积物的顺坡搬运作用明显增强 ,推测是因海平面变动激发所在站位上方浊流所至。本研究结果说明 。 周保春 赵泉鸿关键词:介形虫 堆积速率 古气候变化 末次冰期 渤海南部现代沉积物堆积 速率 和沉积环境 被引量:32 1995年 本文介绍了采自渤海南部六个箱式岩芯的210Pb放射性活度的测定,根据210Pb放射性活度在岩芯中垂直分布趋势,结合我们先前获得的有关资料,探讨渤海南部沉积物堆积 速率 和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这对研究所形成岩芯沉积作用过程和海底油气开发工程具有双重意义。 李凤业 史玉兰关键词:沉积物 堆积速率 沉积环境 铅同位素 加利福尼亚海湾生物氧化硅通量和堆积 速率 1995年 加利福尼亚海湾生物氧化硅通量和堆积 速率 R.C.Thunell等尽管加利福尼亚海湾范围不大,但在全球氧化硅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湾内生物氧化硅的季节模式与浮游植物生物量密切相关,并且受季节变化和水文条件的控制。冬季和春季出现最高的蛋白石通量(约0.35g... 刘少华关键词:通量 堆积速率 缺少密度或孔隙度测定数据的块体堆积 速率 的计算 1995年 缺少密度或孔隙度测定数据的块体堆积 速率 的计算T.J.S.Sykes等块体堆积 速率 (MAR)计算已被应用于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大洋钻探计划(ODP)岩心,以研究大洋盆地的沉积物演化,或把MAR数据分离成岩石学成分以决定方解石补偿深度(CCD)的历... 孙萍关键词:深海钻探 大洋钻探 孔隙度
相关作者
汪品先 作品数:256 被引量:2,886 H指数:3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大洋钻探 深海 冰期旋回 地球系统 边缘海 翦知湣 作品数:165 被引量:1,048 H指数:2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浮游有孔虫 南海北部 古海洋学 晚第四纪 西太平洋暖池 赵泉鸿 作品数:99 被引量:1,055 H指数:20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介形虫 有孔虫 介形类 古环境 晚第四纪 房殿勇 作品数:16 被引量:394 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研究主题:南海北部 南沙海区 堆积速率 渐新世 深海相 黄维 作品数:29 被引量:301 H指数:10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渐新世 深海 南海沉积物 堆积速率 大洋钻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