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2篇“ 增雨效果“的相关文章
山东无棣人工增雨效果的统计检验
2024年
为客观评估无棣增雨作业效果,使用1964—2023年滨州、无棣国家级基本气象站及区域气象观测站4—7月降水资料,采用序列分析、区域回归分析、区域对比分析3种统计检验方法对2014—2023年的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4—7月序列分析、区域回归分析的旬平均绝对增雨量分别为7.24 mm、7.89 mm;4、5、7月序列分析通过α=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4、7月区域回归分析通过α=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2)区域对比分析的作业日平均绝对增雨量为3.75 mm、平均相对增雨率为21.93%;4、6、7月通过α=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5月通过α=0.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
张海燕刘昭武
关键词:人工增雨
青藏高原东南缘洱海流域人工增雨效果评估
2024年
采用区域回归数值模拟评价方案对2005—2020年洱海流域火箭人工增雨效果进行统计检验,得出洱海流域层云、混合云增雨效率分别为16.57%和20.09%。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激光雨滴谱仪对2020年1月31日层云降水和8月13日混合云降水进行增雨效果物理检验发现:作业后试验区层云目标云体雷达最大回波强度和平均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略有降低,回波顶高变化不大,混合云目标云体最大回波强度、平均VIL和回波顶高均出现跃增,两种类型增雨作业后地面降雨强度均显著增强。雨滴谱特征表明,试验区层云和混合云雨强和雨滴数浓度在作业后10~15 min开始增加,最大数浓度所在直径由0.437 mm增加到0.562 mm,雨滴谱的谱宽增加,峰型由单峰变为双峰结构。
陈焘高月忠严天鹤张振秀杨葳葳
关键词:人工增雨气象雷达雨滴谱
基于统计学习的福建省人工增雨效果分析
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各地干旱事件频繁发生,而干旱天气加剧对全球变暖又有相互的正反馈关系,导致区域水资源缺失问题越来越明显。为了缓解干旱天气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危机,不少国家早已开始利用人工增雨技术来增加降雨量,但一直以来都缺少一...
汪智海
关键词:统计学习多元线性回归神经网络聚类分析人工增雨效果检验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增雨效果评估量化方法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增雨效果评估量化方法,收集风云4号气象卫星数据、实际降雨量观测数据和人工增雨作业记录数据,分析卫星的多个通道,选取多个与降雨量预测相关的通道用作实验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时间同步的调整;进行自然条件下...
刘仁峰 熊东东 闵卓
机器学习在人工增雨效果统计检验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4年
利用福建省古田人工增雨试验基地2014年1月—2023年1月小时自然降水数据,结合线性拟合、多项式回归和样条回归等多种数学统计方法,开展决策树、支持向量机(SVM)和卷积神经网络(CNN)3种机器学习方法在估测目标区自然降水中的应用研究。目标区和对比区自然雨量关系模型对比结果表明:以区域平均面雨量为统计变量时,CNN和四项式回归效果相对较好,其中CNN的确定系数为0.516,均方根误差为1.097 mm;对平均面雨量进行六次方根变换后,各模型的精准度大幅提升,CNN表现最优,确定系数为0.658,其次为SVM;为克服目标区和对比区雨量时间序列效应及空间分布不均等问题,以面雨量空间格点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NN 3种优化器(自适应矩估计、均方根传递和梯度随机下降)算法进行对比,发现基于自适应矩估计优化器建立目标区和对比区雨量关系模型最优,其降水估测值与实测值更接近,均方根误差最小,为0.61 mm。因此,利用CNN方法能够进一步优化目标区和对比区雨量关系模型,可为定量评估人工增雨效果提供参考。
李丹林文李丹林文胡淑萍汪智海
关键词:人工增雨效果评估
机器学习算法对黄河上游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的应用
2024年
利用1976—2020年黄河上游8个国家站实测降水数据结合74项环流指数,应用RF和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分降水等级的月降水等级和日降水等级预测模型,并检验两种模型对实际降水的预测效果和模型的稳定程度,最终选取合适的预测模型估计自然降水量并结合实际增雨作业和实际降水量检验作业效果。结果表明:两种算法的月、日降水等级模型模拟结果均较好,样本占总样本的75%以内时模型准确率达80%,但对偏极端的月降水量预测结果较差。RF算法建立的模型更为稳定,在非线性作用和缺失上均有较好的包容性,而BP神经网络建立的日降水模型中预测期的误差大于训练期,模型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对2019—2020年甘德县10次火箭增雨作业的效果进行检验,2020年9月18日作业两种算法均预测该日降水为1级,但实际降水等级为2级,认为作业效果有效。
张玉欣康晓燕侯永慧薛丽梅田建兵
关键词:环流指数降水神经网络
基于Python的西双版纳州人工增雨效果评估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024年
为实现人工增雨地面作业效果评估结果的客观快速上报,提高西双版纳州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能力,根据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编制的《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技术指南》(2016版),基于人工增雨地面作业、智能网格实况、天气雷达、T-lnP等数据,利用Python语言将效果评估算法方案转化成自动化生成的西双版纳州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平台。
洪群艳高婷婷郑晓泽孔震
关键词:人工增雨评估平台
昭通市渔洞水库蓄水型人工增雨效果的评估分析
2024年
以昭通市渔洞水库径流区作为水库蓄水型人工增雨野外试验背景,采取区域回归分析方法,利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和鲁甸县2014—2022年近9年区域自动站年均降水量资料,选取作业影响区和对比区,建立月际逐日自然降水量回归方程,基于ArcGIS软件,在作业影响区和对比区上绘制泰森多边形,开展同一影响天气系统下24个作业样本面雨量分析,以对比区逐日自然降水面雨量推测作业影响区逐日自然降水面雨量,再与作业影响区实测面雨量作比较,得出7—10月昭通市渔洞水库蓄水型人工增雨相对平均增雨率为15.4%,作业期间贡献入库量约1269.05万m^(3);同时组合反射率、回波顶高度、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等雷达回波参量均对增雨作业具有一定效果
陈剑辉林月袁兴洪
关键词:人工增雨
一种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飞机增雨效果评估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飞机增雨效果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多源多时相卫星遥感数据和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飞机增雨作业信息的综合使用,研判飞机增雨作业影响区,设置对比区,并分析影响区和对比区的云和降水宏微观物理...
王维佳李宏宇范思睿曹治强李兴宇何奇瑾赵兴炳董晓波耿蔚张亮
雷州半岛积层混合云声波增雨效果检验
2024年
近年来,声波作业作为人工增雨的一种新技术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基于雷州半岛试验区2023年6~8月的声波增雨试验,使用双比分析和区域回归分析方法对增雨结果进行了统计检验,并选取2023年6月15日一次积层混合云声波增雨个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为声波增雨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可行性提供证据.研究结果表明:(1)双比分析和区域回归分析得到的相对增雨率分别为16.54%(p<0.05)、39.76%(t=1.960>t_(0.05)=1.699,p<0.05);(2)声波设备开启后,作业点下游降雨明显增强;(3)物理检验结果表明,受声波影响,作业单元的各雷达探测物理量相较于对比单元均出现正的偏离,声波干预延长了作业单元的成熟阶段;(4)声波影响后,作业单元和对比单元反射率因子的时空演变趋势产生了明显差异.
姚展予刘臻王金钊李铁键刘达黄本胜张泽群
关键词:积层混合云多普勒雷达

相关作者

肖辉
作品数:204被引量:1,494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X波段 雨滴谱 降水 冰雹云
房彬
作品数:46被引量:171H指数:7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研究主题:人工增雨 增雨效果 聚类分析 整层大气可降水量 人工增雨作业
班显秀
作品数:87被引量:399H指数:12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研究主题:人工增雨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监测 生态环境 人工增雨作业
王吉宏
作品数:33被引量:207H指数:8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研究主题:人工增雨 东北冷涡 积层混合云 人工影响天气 冰雹云
孙海燕
作品数:58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研究主题:人工影响天气 人工增雨 整层大气可降水量 火箭增雨 对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