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18篇“ 复合麻醉“的相关文章
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研究
2025年
探索在临床手术中不同麻醉方式的效果。方法 2021年-2023间开展本次研究,80例腹部手术患者将参与研究,量化均分为2个组别,40例手术仅使用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另40例麻醉方式为静吸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比较两组麻醉不同效果及患者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诱导后、术毕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均低于单一麻醉;在术后恢复各项用时上,观察组较短,观察组术后镇痛时间更长;麻醉常见不良事件观察组发生少;联合麻醉整体麻醉效果更优。结论 在对上腹部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时,联合两种麻醉能更好地提高麻醉效果,并有效稳定患者手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郭腾
关键词:静吸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
氢吗啡酮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
2025年
目的研究氢吗啡酮在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方面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法将2022年12月至2024年3月到凯宜医院治疗的80例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地佐辛进行术后痛觉过敏的干预,观察组则采用氢吗啡酮进行术后痛觉过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周围痛阈、患者的苏醒、拔管时间、镇痛药物用量和镇痛泵按压次数、痛觉过敏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切口周围痛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患者的切口周围痛阈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药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痛觉过敏程度明显比对照组更轻(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氢吗啡酮应用在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的患者中能有效地减轻患者切口周围的痛阈,可以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和镇痛泵按压次数,减轻其痛觉过敏程度和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
王燕丽
关键词:痛觉过敏氢吗啡酮瑞芬太尼麻醉痛阈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宫颈癌手术的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宫颈癌手术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86例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接受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术中接受静吸全麻,研究组接受超声引导下SGB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入室时(T_(0))、麻醉诱导后即刻(T_(1))、手术30 min时(T_(2))、术毕时(T_(3))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术后2、12、24、48 h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术后指标[苏醒时间、镇静程度(Ramsay镇静评分)、术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自控镇痛泵(PCIA)按压次数];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T_(0)~T_(3)的HR、MAP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研究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两组HR、MAP组间、时点、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组间、时点、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舒芬太尼用量、PCIA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SGB静吸复合麻醉可稳定宫颈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镇痛效果良好,且能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
方亮
关键词:宫颈癌血流动力学
舒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比较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乳腺手术麻醉效果的差异性分析
2025年
目的对比舒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和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应用在乳腺手术当中所发挥的麻醉效果差异。方法将2024年1月至2024年9月来朝阳市第二医院麻醉科接受治疗的89例乳腺手术麻醉患者经过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通过舒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优良率、血气指标、麻醉苏醒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①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T0时,两组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观察组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对照组更稳定(P<0.05);③观察组的导管拔除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④观察组的麻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而言,将舒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应用于乳腺手术麻醉当中可有效提高麻醉优良率,稳定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促进麻醉的恢复,并且提高麻醉的安全性,有助于患者的手术开展和术后的恢复。
刘艳丽
关键词:复合麻醉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乳腺手术
右美托咪定静脉自控镇痛联合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胃癌患者麻醉中的临床观察
2025年
背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治疗中应用广泛,但患者术后多伴中重度疼痛.以往术后镇痛多依赖阿片类药物,其不良反应明显,且全麻易诱发认知功能障碍.联合右美托咪定可增强镇痛效应、减少认知功能损害,有利于促进预后恢复.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analgesia,PCIA)联合静吸复合麻醉对胃癌患者术后48 h麻醉药物使用情况及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05/2024-03于我院择期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2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3)、研究组(n=103).两组术后均行PCIA,对照组泵注枸橼酸舒芬太尼、盐酸托烷司琼,研究组泵注枸橼酸舒芬太尼、盐酸托烷司琼、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镇痛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镇静评分[拉姆齐(Ramsay)镇静评分]、早期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血清相关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术后48 h麻醉药物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2 h-48 h MAP、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 h-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 h、48 h IL-6、TNF-α、HMGB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8 h内PCIA按压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 h-48 h SpO2,术后2 h-48 h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PCIA联合静吸复合麻醉可有效缓解胃�
王敏陈琴项云
关键词:胃癌静脉自控镇痛
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模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静吸复合麻醉模式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基础生命体征和应激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时间段,两组SP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SBP、D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术中和术后,观察组SBP、DBP和H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血糖、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血糖、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降低,对照组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效果良好,能促进患者恢复,抑制应激反应。
王丽娟曹洁贾海鹏崔瑜珺
关键词:七氟烷丙泊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与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与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20例,均选取自泰安市妇幼保健院需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于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完成选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配为两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术前准备,并进行麻醉诱导,诱导完成后,对照组采取静脉麻醉,观察组采取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气腹时、术毕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水平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组间进行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3、7 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与术前1 d相比,两组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组间进行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术后3、7 d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与术后1 d比较,两组均减少,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术后1 h血浆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与麻醉诱导前比较,两组均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内隐记忆成绩[(0.57±0.13)分]高于对照组[(0.47±0.11)分](P<0.05);两组外显记忆成绩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吸复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降低应激反应,抑制术中内隐记忆的形成。
陈振娟
关键词:静吸复合麻醉静脉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质量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右美托咪定联合静吸复合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应激反应及寒颤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联合静吸复合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应激反应及寒颤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78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DEX联合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寒颤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T_(1)、T_(2)时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对照组,寒颤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采用DEX联合静吸复合麻醉HR及MAP更为稳定,可使麻醉苏醒期应激反应减轻,降低寒颤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李文文姜晶晶魏金聚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静吸复合麻醉寒颤
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女性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比较
2025年
目的比较老年女性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应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82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给予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41例)、丙泊酚组(给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41例)。比较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总分、血清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丙泊酚组术前和术后第1、3、5天PSQI总分分别为(10.35±2.55)、(13.08±1.61)、(11.85±1.04)、(10.07±1.21)分,MMSE总分分别为(28.17±1.15)、(25.12±1.08)、(27.09±1.51)、(28.11±1.06)分;七氟醚组术前和术后第1、3、5天PSQI总分分别为(10.32±2.49)、(15.12±1.59)、(14.63±1.11)、(11.44±1.18)分,MMSE总分分别为(28.18±1.04)、(23.49±1.17)、(25.52±1.44)、(27.09±1.05)分;术前两组PSQI总分、MMSE总分比较未见差异(P>0.05);术后第1天、第3天,两组PSQI总分较术前升高、MMSE总分较术前降低,但丙泊酚组PSQI总分比七氟醚组低、MMSE总分比七氟醚组高(P<0.05);术后第5天,七氟醚组PSQI总分较术前升高、MMSE总分较术前降低,但丙泊酚组PSQI总分比七氟醚组低、MMSE总分比七氟醚组高(P<0.05);丙泊酚组术后第5天PSQI总分、MMSE总分与术前比较未见差异(P>0.05)。术前和术后第1、3、5天,丙泊酚组血清褪黑素分别为(38.35±2.63)、(33.63±1.85)、(35.75±1.58)、(37.37±1.43)pg/ml,血清白介素-6分别为(66.75±4.41)、(94.32±9.95)、(77.63±6.03)、(70.22±5.05)pg/ml,血清皮质醇分别为(195.65±18.88)、(223.65±9.47)、(216.60±5.11)、(205.05±8.05)nmol/L;七氟醚组血清褪黑素分别为(38.32±2.61)、(30.45±1.99)、(33.03±1.55)、(36.74±1.25)pg/ml,血清白介素-6分别为(66.71±4.39)、(116.08±15.63)、(90.12±7.78)、(82.48±6.62)pg/ml,血清皮质醇分别为(195.66±18.75)、(241.84±9.55)、(228.56±5.08)、(211.13±7.01)nmol/L;术前两组血�
钟珍玉
关键词: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腹腔镜手术女性睡眠质量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术椎管内麻醉与静脉复合麻醉对患者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和顺行性遗忘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考察并比较椎管内麻醉和静脉复合麻醉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术对患者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和顺行性遗忘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接受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术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椎管内麻醉)和观察组(静脉复合麻醉)各65例。记录两组麻醉时间、失血量、输血、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插管前或麻醉开始前(T1)、插管后或注药后3min(T2)、切皮后即刻(T3)、手术结束时(T4)生命体征指标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EF)和心输出量(CO),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顺行性遗忘、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失血量、输血情况无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时间、失血量、输血、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T1,两组SV、EF、CO、SpO_(2)、HR、MAP无差异(P>0.05),T2~T4两组SV、EF、CO、SpO_(2)、HR、MAP均比T1不同程度降低但观察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完全遗忘占比(93.9%)高于对照组(4.6%)(P<0.05)。两组术后总有效率、总不良反应均无差异(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和静脉复合麻醉均可用于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术,两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当,但椎管内麻醉对患者的顺行性遗忘影响较小,静脉复合麻醉有助于稳定患者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
孙盼盼任传将李利敏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静脉复合麻醉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

相关作者

沈卫东
作品数:336被引量:1,782H指数:21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研究主题:针刺 针灸 针刺麻醉 电针 针药复合麻醉
马文
作品数:108被引量:649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研究主题:针药复合麻醉 针刺 针刺麻醉 电针 针刺疗法
周红
作品数:39被引量:20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研究主题:针药复合麻醉 针刺麻醉 针刺 肺切除术 肺癌手术患者
周嘉
作品数:49被引量:18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针药复合麻醉 针刺复合麻醉 肺切除术 胸腔镜 针刺麻醉
方剑乔
作品数:722被引量:3,698H指数:26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电针 针灸 经皮穴位电刺激 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