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57篇“ 复杂性骨折“的相关文章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合并髁间复杂性骨折的临床探究
2024年
分析股骨远端合并髁间复杂性骨折采取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至2023年收治的50例股骨远端合并髁间复杂性骨折为对象,并借助抽签法分组,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钢板治疗,试验组采取锁定钢板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相比对照组较短,且手术优良率及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均高于对照组,预后患者生活质量较高,P<0.05。结论 股骨远端合并髁间复杂性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治疗可以发挥出显著作用,可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膝关节功能。
梁建华
关键词:锁定钢板股骨远端骨折
微型钛板内固定在下颌骨复杂性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2023年
目的探讨分析微型钛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在下颌骨复杂性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62例下颌骨复杂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研究。按照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微型钛板内固定)38例、对照组(切开复位内固定)3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手术总有效率,术后恢复指标及并发症,术前、术后4、12周的口腔功能恢复情况、疼痛NRS评分及下颌骨骨折稳定。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5%(P<0.05)。观察组在骨痂形成、肿胀消退、张口度恢复等术后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59%(P<0.05)。两组术后4周时观察组张口度(25.84±4.15)mm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2.48±3.18)mm,而疼痛NRS评分(0.32±0.5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53±0.75)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时,观察组在开口度、颞下颌关节功能、咬合关系及AF-BF距、AXB角恢复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复杂性骨折比较,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具有手术效果更佳、术后恢复进程更快、口腔功能改善更优以及下颌骨骨折更稳定等优势。
王平花何水芳陈虹
关键词:术后功能恢复骨折稳定性
Taylor空间支架对于胫骨中下段复杂性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Taylor空间支架治疗胫骨中下端段复杂性骨折的临床可行,并对其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科学评估。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3年3月在某医院住院的30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年龄在18—55岁之间的人...
李元华
关键词:胫骨骨折外固定架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2021年
目的:分析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0例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病例起止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6月,80例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观察组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活动范围、日常生活、疼痛以及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在临床治疗中选择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可将其肩关节功能改善。
鲁斌
关键词:人工肱骨头置换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肩关节功能
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年
研究骨折复位外固定器运用于下肢复杂性骨折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纳入的33例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统计并整理所有患者齐全资料,分别实施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本次研究中共33例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其优良率90.91%(30/33),并发症发生率9.09%(3/33)。所有患者手术时长(55.49±3.26)min,术中失血量(136.59±24.14)ml,住院时长(9.77±1.05)d,骨折愈合时长(2.61±0.80)个月。治疗后所有患者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但FMA、ADL评分高出治疗前(P<0.05)。结论:骨折复位外固定器运用于下肢复杂性骨折中效果突出,治疗效果的优良率较高,同时可预防严重并发症产生,促进骨折快速愈合,并有效减轻疼痛,增强肢体功能,提升生存质量。
潘炜林
关键词:下肢骨折复杂性骨折骨科
PHILOS内固定与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对比研究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HILOS)内固定与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2020年5月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式不同分为内固定组(n=44)和关节置换组(n=46),其中内固定组采取PHILOS内固定,关节置换组采取半肩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和手术优良率,记录术前,术后1 d、3 d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物质(SP)、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等组织创伤或疼痛相关指标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术前,术后3、12个月两组患者肩关节Neer评分和肩关节Constant评分。结果与内固定组相比,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更少,术后1 d、3 d血清CK、CRP、TNF-α、SP、NPY、5-HT水平及VAS评分更低(P<0.05);关节置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低于内固定组的20%;关节置换组术后3个月Neer评分、Constant评分较内固定组高(P<0.05),术后12个月两组Neer、Constant评分及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HILOS内固定相比,应用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手术创伤轻微,疼痛介质分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肩关节功能恢复迅速,但术后1年两种术式肩关节功能和手术疗效差异不大。
包献丰赵永军佘亚峰
关键词:肩骨折骨板细胞因子类C反应蛋白质
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比较
2021年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嵩县西关骨科医院2019-03—2020-07收治的42例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钢板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23例)和置换组(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19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记录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和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时VAS评分和Constan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均有可靠效果,但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身体一般条件尚可的Neer三部分及部分四部分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首选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于骨质疏松严重、手术耐受差的Neer四部分骨折患者,宜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
张松波王文举
关键词:肱骨头置换锁定钢板内固定
锁定内侧加压钢板治疗四肢关节端复杂性骨折的临床体会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锁定内侧加压钢板治疗四肢关节端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应用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35例四肢关节端复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锁定内侧加压钢板治疗四肢关节端复杂性骨折进行治疗,对患者术后6个月进行有效回访。观察患者手术时长、平均住院时长、愈合时长等。结果:35例患者从手上到手术时间平均(6.2±1.5)d,平均住院时间为(22.7±4.2)d,平均愈合时长为(14.3±2.2)周。经回访统计,35例患者中,完全愈合23例,愈合9例,改善5例,无改变0例;愈合率为91.43%(32/35);35例患者在接受锁定内侧加压钢板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四肢关节端复杂性骨折中,应用锁定内侧加压钢板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对提升患者骨折部位愈合速度、四肢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
高猛
关键词:复杂性骨折临床疗效
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O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组与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固定手术组,各25例。AO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组选择AO钢板固定手术治疗,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固定手术组选择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生活质量、简化Fugl-Meyer运动下肢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及患侧肢体和健侧肢体的长度差值、手术时间、关节功能改善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固定手术组VAS、生活质量、FMA评分及患侧肢体和健侧肢体的长度差值均优于AO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固定手术组手术时间(62.21±1.21)min、关节功能改善时间(3.21±1.21)周、骨折愈合时间(18.19±2.51)周均短于AO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组的(79.56±2.91)min、(4.56±1.91)周、(21.25±3.1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固定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8.00%低于AO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组的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实施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固定手术可获得较好效果。
苗鹏
关键词:临床疗效
股骨远端合并髁间复杂性骨折患者接受双侧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股骨远端合并髁间复杂性骨折患者接受双侧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9月收治股骨远端合并髁间复杂性骨折患者52例,以治疗方式差异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传统钢板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双侧锁定钢板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患肢功能恢复时间、骨不连及内固定断裂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股骨远端合并髁间复杂性骨折患者给予双侧锁定钢板手术治疗,可有效确保手术优良率,减少骨折愈合时间,降低骨不连及内固定断裂的发生,且患肢功能恢复较好。
刘鹏威向鹏
关键词:术后治疗

相关作者

杨述华
作品数:1,754被引量:5,881H指数:3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股骨头坏死 骨肉瘤 手术治疗 关节镜 内固定
荀文兴
作品数:57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研究主题:颈动脉体瘤 临床疗效 Β-淀粉样蛋白 分化 增殖
叶哲伟
作品数:274被引量:816H指数:1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髋臼骨折 骨科 全髋置换 人工智能 全髋置换术
李文锋
作品数:87被引量:47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外固定器 骨折 外固定器治疗 关节镜 骨折固定术
叶树楠
作品数:267被引量:736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股骨头坏死 金属对金属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髓心减压 植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