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篇“ 外交危机“的相关文章
成本调节与外交危机中的决心信号表达
2024年
《国际政治科学》2023年4期,33000字在21世纪的大国战略竞争时代,一些主要大国在外交政策中利用各种信号工具展现自己维护国家利益、恪守外交和战略承诺的决心现象日益突出。不管是守成大国还是崛起国,都越来越重视在危机中向对手传递已方可信的决心信号。很多研究者指出,决心已是国际安全领域乃至国际政治研究中最为关键和基础性的概念之一。
吴文成
关键词:国际政治研究外交政策战略承诺
巴以冲突为何引发巴西与以色列的外交危机
2024年
最近,巴西与以色列之间的外交危机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月18日,巴西总统卢拉受邀参加非盟峰会期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抨击了以色列政府在加沙地带的暴力军事行动,将其定性为针对巴勒斯坦人的“种族灭绝”,并称“加沙地区和巴勒斯坦人民正遭受的一切是史无前例的,仅在希特勒屠杀犹太人时才有过”。
周志伟
关键词:加沙地带巴以冲突种族灭绝外交危机军事行动
成本调节与外交危机中的决心信号表达被引量:1
2023年
外交政策危机中如何向对手传递一种可信的决心信号一直是事关战争与和平的关键性命题。传统上,基于昂贵成本的决心信号理论较为准确地解释了领导人如何通过付出观众成本或沉没成本有效地对外传递自己的决心。不过,主流的决心信号理论隐含地推论,一国领导人承受的成本越高、脆弱性越大,其展现的决心信号越可信。然而过高的成本亦会危及领导人的执政地位,也可能大幅提升大国战争的概率,因此,有决心的领导人并不追求约束最大化,而是力求在发射决心信号时对成本加以灵活的控制,使总成本维持在适度的水平。进一步看,基于领导人为中心的分析视角,决心信号成本并不是从零开始累积的,特定危机形态会给领导人付出的决心成本施加一个初始成本。当危机初始成本较低时,领导人会选择更高成本的决心信号表达工具,提高自身的脆弱性,以突出己方决心表达的可信度。反之,当危机初始成本很高时,为了避免战争或丢失政权,领导人会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信号表达工具,在维持决心信号可信度的同时,减少自身脆弱性,以维护政权稳定、降低大国战争的风险。此外,在表达决心信号时,领导人对决心总成本的调节不仅体现在对决心信号工具的选择上,而且还表现于在信号传递政策实践中自身对决心信号成本缔造的精准管控,包括对话语威胁的精确运用以及对沉没成本信号工具的平衡使用等。
吴文成
关键词:成本管控中美撞机事件
“克里米亚事件”以来俄罗斯与美欧国家外交危机研究
“克里米亚事件”发生以来,俄罗斯与美欧国家之间的外交危机大规模频发。“克里米亚事件”成为俄罗斯与美欧国家关系变化的一道分水岭。政治层面,俄罗斯与美欧国家地缘政治分歧和战略目标矛盾愈发尖锐;经贸层面,美国联合欧盟国家打压俄...
连丹丹
关键词:外交危机地缘政治
中国对美外交危机管理策略研究 ——以1995-2001年三次中美外交危机为例
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危机频频发生。中美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对美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重点工作方向,中国的国际危机管理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处理对美外交危机。20世纪...
吴逸康
关键词:危机管理
从官僚政治到小集团思维--美国外交危机决策的过程分析
外交危机决策不仅是外交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战略意义。在对美国外交史的梳理过程中,我们发现美国外交危机决策并非是一个静态的结构性问题,更是一个二段式的过程性问题。因此仅凭单一的外交决策理论并不能完美地描...
罗赛
关键词:外交政策官僚政治
东亚炮舰外交危机:日美英法对鼓浪屿公共租界的博弈
2023年
1939年的鼓浪屿事件是观察日本摸索应对在华公共租界之道的重要案例。1939年5月,日军派炮舰及海军陆战队登陆鼓浪屿公共租界,并向工部局提出改组公共租界行政的五条要求。这是抗战爆发后日本首次同时向英美法三国进行炮舰外交。三国一改往日对日妥协的态度,首次在东亚组成统一战线,拒绝日本要求并派出炮舰与之对峙,双方交涉长达五个月。事态的恶化超出预估,隐然有因鼓浪屿弹丸之地而导致日本与欧美列强开战的外交危机。谈判中日本态度一变再变,但英美法坚持合作,直至9月德国入侵波兰,英法撤军,美国独木难支,才最终同意在工部局中多任命一名日籍警务督察,鼓浪屿事件因此落幕。反观日本,其进退失据的举措使其未能染指工部局的行政权。此次事件既反映出抗战的国际性,也反映出全面抗战初期日本对外关系的局限性。
张志云姜水谣
关键词:公共租界抗日战争
大津事件与俄国对日外交危机应对--基于俄国外交档案文件的考察被引量:1
2022年
大津事件是19世纪90年代俄日关系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具有国际危机的典型特征。日本为减少事件可能带来的负面甚或灾难性影响,立即展开危机公关。俄国出于国家整体外交目标和远东政策的战略考量,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应对措施,做出“微小却十分必要的让步”。大津事件最终以尼古拉短暂继留日本后离开、行刺者津田三藏被判终身监禁、日本“亲俄派”出任外务大臣而平息,俄日关系很快回到睦邻友好的传统轨道。俄国的危机应对虽体现出俄国对俄日关系的重视,但也暴露出对日本的傲慢与轻视。对俄日关系的“重视”与对日本的“轻视”构成这一时期俄国对日外交的特点。俄国对日本外交态度快速转变的深层原因把握不准确,为后来远东政策的失败埋下伏笔。
邢媛媛
关键词:明治天皇
沙特与黎巴嫩闹“外交危机”的背后
2021年
10月26日,黎巴嫩新任新闻部长乔治•库尔达希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称,2015年沙特主导的多国联军在也门参与的战争是“荒谬的”,沙特等国军队在战争中“袭击也门人民”,也门胡塞武装在进行“自卫战争”。此番言论迅速引起沙特的强烈不满。10月29日,沙特宣布召回驻黎巴嫩大使。
刘中民林昕煜
关键词:自卫战争半岛电视台外交危机
伊丽莎白统治前期的英国——威尼斯外交危机
2021年
英国-威尼斯外交危机是指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两国之间的官方外交的暂停。两国的正式外交往来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战争初期,亨利七世支持威尼斯,两国互派大使就康布雷同盟一事进行协商。伊丽莎白继位是两国关系变化的关键,乔瓦尼·米切尔离任后,威尼斯再没有派遣大使前往英国。这场外交危机持续到1603年詹姆斯一世继位。本文考察了英-威外交关系的演变,试图分析外交危机出现的原因:一是威尼斯政府对宗教改革的恐惧反应;二是罗马教廷对威尼斯外交的压力。
周秋惠
关键词:外交危机

相关作者

丁孝文
作品数:21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研究主题:美国国会 国会 见证 议员 参议员
吴文成
作品数:11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外交学院
研究主题:信号表达 决心 外交危机 北约东扩 安抚
刘学军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研究主题:能源安全 能源合作 政治经济学分析 外交危机 自主性
郑东超
作品数:13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库尔德问题 安全保证 埃尔多安 伊拉克战争 地缘战略
冯晓庆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外交学院
研究主题:甲午中日战争 外交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