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75篇“ 外国文化“的相关文章
外国文化接触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
2024年
文化认同是个体对所属文化文化群体内化,从而产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并对其保持和创新的社会心理过程。影视娱乐、饮食旅行以及国际化教育在当代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正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为在不同语言情境下进行文化接触提供了便利,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文化认同的重要媒介。目前的研究主要通过问卷测量大学生的外显文化认同,未来的研究可以融合内隐和外显的测量方式,更深入地探讨外国文化接触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
杨凌钟子茜梁诗艺蔡豫华张晶
关键词:文化认同影响因素
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案例与实践——以“快乐英语节”外国文化探究活动之“走进澳大利亚”为例
2023年
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学生通过一个活动项目的调查和研究来解决问题,进行自我知识重构,将新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学习探究过程。项目式学习的显著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李薇
关键词:小学英语知识重构学生为主体
外国文化环境下中国家庭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
作为创新创业的新兴力量,中国高校大学生的创业率相较发达国家仍处于较低水平。而在进入社会后,个体才能获取必需的创业技能,这与高校创业教育的设立初衷背道而驰。本文的研究目的便是探讨个体创业意向的形成过程,并从形成意向的前因找...
Hou Alex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创业教育家庭教育
外国文化输入到中国文化输出:上海内山书店在中日出版文化交流中的媒介性研究
2021年
上海内山书店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特殊的存在。从以日文为主的外文书籍进口到中文进步书籍的代售,中国知识分子从接受国外思想文化到作品被翻译到日本出版,内山书店完成了从外国文化输入到中国文化输出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中日左翼出版物的流通,对中国的左翼事业起到了支持作用。内山书店不仅出版各类期刊图书,还为推进中日文学译介、文学家交流和中日共同策划出版提供了资源与媒介。在中日关系波诡云谲的民国时期,架起了中日出版界的桥梁,为两国文化交流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吕慧君
关键词:内山书店左翼文学文化交流
我国群众媒介接触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认同被引量:1
2021年
从我国群众的中国文化认同与外国文化接触情况切入,结合问卷调查SPSS分析、深度访谈等方法得出问题现状,发现我国群众通过不同媒介接触外国文化,从情感、认知、行为意向三个方面对其中国文化认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虽不足以深刻改变我国群众的中国文化认同,却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文化认同造成冲击。
张梅兰邓梦瑶刘露
关键词:中国文化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危机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涉及外国文化选文编选与使用分析
基于国内外大环境的变化,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顺应时代潮流进行课程改革,努力追求国际性和民族性的内在统一,践行多元文化的教育价值观。国际理解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这一教育主张丰富本国文化和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因此文化视野...
沈洁
关键词:语文教材外国文化
文献传递
外国文化与谢六逸文学与新闻思想的生成
2021年
谢六逸的文学思想与新闻思想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在以日本为中介接受西方文化的过程中,谢六逸从文学领域进入新闻领域,再将新闻理念融入文学思想,译介了大量日本和欧美的文学和新闻学论著。在借鉴吸取外国文化的基础上,谢六逸秉持中国文化本位,致力于构建文学与新闻思想兼备、启蒙意识与审美趣味共具的现代文化思想。
杜安谢婷
关键词:谢六逸文学新闻外国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以我为主”学习外国文化的战略思考被引量:3
2021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要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学习外国优秀文化是无法避免的选择。在经历了“一边倒”地学习苏联文化并产生了一些偏差之后,毛泽东强调必须在学习外国文化与坚持独立自主之间寻求平衡,应当“以我为主”学习外国文化。这主要包括:要学习一切国家的一切长处,不能只到一个地方去找知识;既要学习外国文化,又要破除对外国文化的迷信,不能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和“苏联化”;学习外国文化要“洋为中用”,在社会主义文化方向下加以中国化。毛泽东对“以我为主”学习外国文化的战略思考及其实践,对于新中国建构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文化主体性产生了奠基性的历史作用,对于当前我国文化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罗嗣亮
关键词:毛泽东以我为主洋为中用社会主义现代化
具有外国文化个性的中文品牌名称对品牌联想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站在中国消费者的视角,研究具有外国文化个性的品牌名称对品牌联想的影响,旨在对这一流行的营销方式做出内在的解释,同时也为营销者的进一步营销创新提供理论依据。过去的研究者对品牌名称方面的理论研究通常局限于两种视角,一是仅仅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二是将品牌名称看作对消费者的信息刺激,进行消费者行为方面的研究。本文综合了这两种思路,解释了品牌名称文化个性影响消费者品牌联想的具体路径,得出两个重要的结论:一是具有外国文化个性的中文品牌名称降低了品牌名称的语言熟悉度,从而增加了消费者的联想空间。二是具有外国文化个性的中文品牌名称通过强化了产地信息提示从而提高了品牌联想质量。
林金星
关键词:品牌联想文化个性
以外来语为视角看日本对外国文化的吸收借鉴
2019年
日本是个岛国,但日本人善于学习、接受外来事物,包括外国的语言文字,并结合本国的实际进行整合利用,实现为己所用。
樊情万晴

相关作者

李春林
作品数:95被引量:92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鲁迅研究 知识分子 索洛 文学 传统文化
魏丽
作品数:14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
研究主题:诗人 生命哲学 外国文化 《雪花的快乐》 《雪》
刘现合
作品数:21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概念隐喻理论 艾米丽 父权制 幻想 新疆高校
季羡林
作品数:124被引量:692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东方文化 文化交流 龟兹 人文社会科学 序言
傅慧芬
作品数:18被引量:101H指数:4
供职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研究主题:消费者品牌态度 消费者 象征性 文化元素 文化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