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08篇“ 外宣英译“的相关文章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山西省非遗外宣英译研究
- 2025年
-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能够增进世界对山西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山西对外发展,是中华优秀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以生态翻译学“三位转换”理论为指导,以山西非遗民俗英译实践为例,探讨山西非遗外宣英译的方法及策略。研究发现,在山西非遗民俗翻译时,译者要充分关注翻译生态环境,灵活采用增译、转译、音译加注、省译等方法,实现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的适应性转换,使译文适应英语读者需求,准确传递山西民俗文化,实现对外传播目的。
- 赵冰清
-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外宣英译
- 北海南康水籺文化外宣英译探析
- 2024年
- 广西北海南康水籺作为南康古镇独特的地方饮食文化,不仅承载着南康人的饮食智慧,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本文对南康水籺进行深入考察与调研,旨在丰富南康水籺文化的外宣英译研究,提升其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其传承与发展。
- 李静文梁国凤韦小龙曹雪
- 关键词:英译文化外宣
- 三贴近视角下闽都文化外宣英译研究
- 2024年
- 福州作为八闽之都,自古是著名港口城市,海外贸易发达、民众遍布全球各地。闽都文化反映了福州城市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积淀,其中福文化更是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代表。闽都文化的地方方言英译难度大。为了让世界了解和认识闽都文化,推动和促进福州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沟通,在福州城市外宣工作中,根据“三贴近原则”对闽都文化的英译质量进行把关,外宣翻译贴近闽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福州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有助于树立福州城市的国际形象,推动闽都文化走向国际舞台。
- 林西锦曹杰
- 关键词:翻译策略三贴近外宣英译
- 江西红色旅游景点外宣英译现状及问题分析
- 2024年
-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景点英译研究对中国红色文化外宣传播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本文以井冈山革命景区、八一起义纪念馆为研究对象,从语言错译、语用误译、文化误译三个方面,对景区中的英译文本进行分析,梳理主要问题,提出江西红色文化外宣英译策略及建议。
- 刘炜
- 关键词:红色旅游外宣译介
-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医药文化外宣英译研究
- 2024年
- 中医药文化虽为华夏民族本土化产物,却在海内外广泛传播,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但无论是接受度还是影响力方面却远远比不上西医,在全球范围内搭建中医药话语体系的工作亟须进行。随着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疾病和疑难杂症方面的疗效日益得到全球认可,现阶段推广和加大中医药文化的外宣英译意义巨大,对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尤为重要。本文对有关中医药海外传播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统计,分别就研究主体、研究选题、传播手段以及项目内容等进行了比对分析,提出了创新方法,如专业术语统一化,注重传递信息与功能性等,旨在为中医药外宣英译研究提供数据以及实证性的参考和支持,提升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质量。
- 张毅玲黄雅琴金良颖张薇
- 关键词:文化自信中医药文化外宣英译
- 目的论视角下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外宣英译研究
- 2024年
- 在全球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外宣英译是我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试以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为例,从目的论的三大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着手,选取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中经典段落进行外宣英译实践研究。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如何在保持译文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准确传达其文化内涵,提高英译质量的同时提升译文可读性,使外国受众更好地了解中国本土文化、使良好的中国形象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最终推动非遗文化的跨文化交流。
- 何美萱刘艳华
- 关键词:目的论外宣英译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畲族茶俗文本外宣英译
- 2024年
- 文章以生态翻译学为基础,以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维度为基点,深入研究畲族茶俗文本外宣英译的翻译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翻译理论明确翻译目的、重视翻译过程、优化翻译方法、注重翻译效果等的宏观考量,有效地提高了翻译质量,同时也能有效地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播,对畲族茶俗文本的外宣翻译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 王绪伟
-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外宣英译
- 生态翻译视域下闽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研究
- 2024年
- 文章分析了生态翻译理论对于非遗外宣英译的重要点,并从生态翻译视域下的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层面探讨了闽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方法,最后提出了闽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改进策略,以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域外传播提供建设性意见。
- 游灼梅
- 关键词:外宣英译
- 公众考古视域下的良渚古城遗址外宣英译策略研究
- 2024年
- 良渚古城遗址充分展示了古人的卓越智慧和创造力,为世界文明史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东方视角。伴随国内外公众对考古领域兴趣的增长以及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做好良渚古城遗址的外宣英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良渚古城遗址外宣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开展术语标准化工作、采用词义灵活化翻译、增强文化精准化阐释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外宣英译策略,以促进良渚古城遗址的魅力展示、国际传播和文化交流。
- 戴喆
- 关键词:外宣英译
- 变译理论在靖西绣球文化外宣英译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随着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广西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广西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产生了文化外宣的需求。绣球是壮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标志和符号之一,是壮族的一张“名片”。从文献整理分析情况来看,有关靖西绣球文化外宣英译的研究较少,存在较大研究空间。通过研究靖西绣球文化外宣英译,有助于广西绣球文化的国际传播。笔者经研究发现,用变译理论指导外宣翻译,译者要做到快准狠,敢于下手,不拘泥于原文形式,不斤斤于字比句次,应以海外读者容易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 黄杰姚康
- 关键词:绣球变译理论外宣翻译
相关作者
- 司继涛

- 作品数:27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钦州学院
- 研究主题:翻译 翻译策略 外宣英译 翻译生态环境 旅游
- 井媛

- 作品数:37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商务英语 大学英语 英语 外宣翻译 课堂
- 张景成

- 作品数:47被引量:100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昌工程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
- 研究主题: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 红色旅游 文本类型 文化
- 李皎

- 作品数:14被引量:33H指数:2
- 供职机构:包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视域 一带一路 外宣英译 教学 跨文化意识培养
- 杨超超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
- 研究主题:外宣英译 外宣文本 顺应论 译员 翻译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