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47篇“ 大学生群体“的相关文章
准者公司赞助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品牌效果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例
研究目的:随着人们对体育赛事的关注日益增加,体育赛事所承载的多元化功能与经济效益逐渐被大众所认知和接受。在体育赛事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赛事赞助应运而生,为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如今体育赞助已经在体育产业发展过...
赵子涵李响
关键词:体育赞助大学生
黄河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承弘扬的优化路径
2024年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大理论成果,强调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本文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黄河文化在山东省济南市各高校大学生群体样本中的传承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围绕黄河文化在传承保护和发展弘扬过程中的现存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和可行性方案,力求推动实现新时代黄河文化在“第二个结合”思想指导下的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
陈新燕刘琪刘思雨徐雨欣于悦
关键词:文化传承黄河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审美 接受 价值——流行音乐与当代大学生群体
2024年
流行音乐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形态、内容和功能始终与时代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表现方式活跃在社会文化之中。当下,“00后”大学生已成为传播流行音乐的主力军和消费流行音乐的主要群体,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对流行音乐的审美与接受问题成了当下社会研究、美育研究和音乐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话题;另一方面,流行音乐承载的价值功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并进一步引导和塑造了大学生的价值观。本文主要探讨了流行音乐与“00后”大学生群体在现实中的互动状态,并对如何通过流行音乐构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立体形象、塑造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做出思辨阐释。
岳斯怡
关键词:流行音乐审美价值观
网络舆情中大学生群体心理负向偏向的传播机制研究
2024年
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下,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聚焦网络舆情中大学生群体心理负向偏向的传播机制,首先概述了网络舆情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以及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随后,深入探讨了大学生心理负向偏向的形成原因,包括心理发展阶段的脆弱性、网络环境的推动作用以及社会压力与个体心理因素的综合影响;最后,详细分析了心理负向偏向在网络舆情中的传播机制,涉及信息选择与过滤、情绪感染与共鸣效应以及群体互动与从众心理等方面。期望能够深入理解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中的心理负向偏向现象,为有效管理和引导网络舆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任晓峰
关键词:网络舆情大学生群体
嘉庚精神的群体认同感研究——基于厦门市高校大学生群体的调查
2024年
嘉庚文化中所蕴含的嘉庚精神,被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评价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作为嘉庚精神传承人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对嘉庚精神的认同感至关重要。基于厦门市15所高校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群体对嘉庚精神的认同感现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嘉庚精神有一定了解且了解渠道多元,但对嘉庚精神的认知不够全面准确,有待提升;对嘉庚精神的认同感表现出认知及情感充沛,但行动力不足;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三者之间显著正相关。依据调查结果,提出提升大学生嘉庚精神认同感的建议。
樊丁
关键词:嘉庚精神认同感大学生群体
“零零后”大学生群体精神需求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精神需求的满足是人全面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具有多层次性和丰富性等特征。处于求学成才关键时期的“零零后”大学生深受数字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以及多元文化思潮激荡交织的影响,极易在精神需求层面出现“躺平”“摆烂”“内卷”等极端化现象。以马克思主义精神需求理论为科学指导,深入剖析该群体精神需求的现实表现和本质特征,探寻其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有助于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李文英王菁华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
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异化现象及对策研究
2024年
在当代社会,消费异化现象层出不穷,我国高校大学生群体正复制并实践这种消费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符号消费,奢侈消费和盲目消费。对此,需采取有效对策来遏制消费异化的蔓延。文章从个人、群体、社会三个层面探讨引导当代大学生走出消费异化误区的方案。
莫嘉莉闵浩哲李瑞芝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消费异化
大学生群体Vlog中的“自我呈现”心理探析
2024年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Vlog呈现出一种糅合了观看他者、展演自我、实现社交等多重意义的新型表演空间,大学生群体凭借着较强的学习能力及表达欲望,日益成为推动Vlog发展的主力军。但是,大学生群体依托Vlog的过度“自我呈现”也带来了该群体媒介依赖、思想钝化、身份焦虑、社交过载等一系列的问题。由此可见,无论是矫正大学生群体的社交依赖,还是解决当代大学生复杂多变的心理问题,厘清大学生群体Vlog“自我呈现”的方式及背后的叙事逻辑显得尤为重要。
尹如月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自我呈现
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积极社会心态培育路径
2024年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对大学生社会心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的社会心态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其社会责任感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大学生群体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路径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理论引导、价值认同、理性规约、提升获得感及心理疏导等培育路径,以构建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系统方法。
陈建军杨小婴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
大学生群体微信朋友圈隐私边界设置及其动因研究
2024年
主要探究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的隐私管理情况以及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隐私设置的动因。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可知,大学生群体对朋友圈的隐私设置呈现出积极的态度,且在微信朋友圈中所使用的隐私管理方式多元化,主要采用事前预防管理和事后弥补式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大学生群体隐私设置的动因主要归纳为用户风险感知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表演式生存下的角色压力和社交媒体倦怠三个方面。由此可见,在社交媒体成为用户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的时代,如何平衡自我表露与隐私泄露的关系成为关键。
刘晔菲
关键词:隐私保护大学生群体

相关作者

齐尚晓
作品数:10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工程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群体 政治态度 高校思想政治 当代大学生 政治参与
熊荣伍
作品数:33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北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指导高校 当代大学生群体 高校
卜东东
作品数:27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生群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心理健康
马小华
作品数:42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生 育人 高校 高雅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陆翠岩
作品数:18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群体 大学生 指标体系 科学发展观视野 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