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2篇“ 大暴雪“的相关文章
吉林省白山市某次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分析——以2020年2月14—16日暴雪为例
2024年
文章选择常规气象资料、NCEP全球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20年2月14—16日白山市一次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次天气出现之前,500hPa亚洲东部一带气环流形势为“2槽1脊”型,白山市位于温度锋区底部,槽前低空西南气流比较强盛;急流风速的辐合,加上倒槽东南气流以及西南气流的风向切变,共同推动白山市暴雪天气的发生发展。
周海霞李春龙张继玲张新起
关键词:环流背景物理量
山西省两次极端暴雪过程对比分析
2024年
为加深对极端暴雪的认识,揭示异常影响因子导致极端暴雪的可能性,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对2021年2月24日和2月27日至3月1日(分别简称“过程Ⅰ”和“过程Ⅱ”)山西两次暴雪天气过程的极端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过程Ⅰ是一次对流性暴雪过程,由高原槽、地面倒槽和回流的共同作用引起;强烈的西南暖湿急流在“冷垫”上迅速爬升和对称不稳定共同导致潜在不稳定能量快速释放,造成过程降水范围集中、降雪强度、持续时间短;过程中,冷空气迅速侵入,降水相态由雨迅速转为雪。过程Ⅱ是以稳定性为主的降雪过程,受高空槽、地面气旋和倒槽共同影响;在系统性冷空气侵入过程中,形成降水范围、持续时间长的极端暴雪过程;此次降雪过程降水相态变化复杂。两次过程在降水开始前,环流形势、水汽输送机制、不稳定机制和上升运动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过程期间,局地比湿、700 hPa能量和上升运动均较历史同期异常偏,这是极端天气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两次过程降水中心均位于降水前6~12 h异常物理量中心的下游,水汽输送和湿层增厚也对降水开始时间有一定指示意义。降水相态的转换与温度的垂直分布和锋面结构密切相关。
王思慜赵桂香赵瑜赵建峰申李文
关键词:大暴雪
湘潭市两次罕见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湖南省湘潭市2021年12月24日至27日和次年2月21日至22日两次罕见的特暴雪过程。【方法】采用常规监测数据、分辨率达1°×1°的NECP再分析数据,以及地面GPS/MET遥感气水汽监测资料进行诊断分析。【结果】两次强降雪过程在气环流背景和动力学、热力学和水汽输送的条件方面具有相似之处“。12.26”为对流性降雪,降雪时间短、强度;“02.22”过程以稳定性降雪为主。在湘潭地区,当850 hPa以上温度低于-4℃、925 hPa以下气温在-1℃以下、地面温度接近0℃时,降水相态将由雨转雪。【结论】可为提高湘潭市暴雪预报准确率提供科学依据。
叶梓杰安明林明丽刘二影黄娟张悦
关键词:暴雪
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鲁南一次回流暴雪的水汽来源分析
2024年
利用拉格朗日轨迹模式HYSPLIT,结合E-P诊断法,以及区域源汇归因法,研究了2015年鲁南一次回流暴雪的水汽来源及输送路径。结果表明,影响暴雪过程的水汽路径有3条:一条是回流路径,沿中低空的回流冷空气经渤海、黄海输送至鲁南;另一条是南支路径,沿槽前西南气流经华南、华中向北输送至鲁南;第三条是偏西路径,沿平直的西风气流从黄土高原东侧输送至鲁南。源汇区定量分析显示,回流暴雪的水汽源地有6个,分别是渤海黄海区域、华东中北部区域、中南区域、南海区域、亚洲陆南部和北部。对比不同源地的水汽贡献发现,中南区域与渤海黄海区域对回流暴雪的贡献最,这与两者初期较高的源区水汽摄取量密切相关。华东中北部区域虽然初期水汽摄取较少,但由于其沿途水汽损耗较低并且在目标区域降水转化率较高,因此最终的水汽贡献不容忽视。尽管亚洲陆南部和北部区域初期水汽吸收量明显高于华东中北部区域的,但过高的沿途水汽损耗,最终导致它们的实际水汽贡献低于华东中北部区域的贡献率。中国南海区域的水汽贡献最小,一方面是由较高的水汽损耗所致,另一方面还与初期较低的水汽吸收量有关。
任伟全林生任燕原文杰
关键词:暴雪拉格朗日方法
2018年3月中旬吉林一次暴雪天气成因分析
2023年
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18年3月中旬出现在吉林省的一次暴雪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主要是在低空切变与地面冷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西南暖湿气流在冷垫上爬升产生降雪。切变线和急流头部均处于吉林省,有西南水汽持续向北输送,加上降雪区上空有显著的水汽通量辐合,为此次暴雪天气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此次降雪天气的主要水汽来源是西南暖湿气流。降雪天气伴随着温度锋区的移入而形成。偏东急流的加入和偏北气流低层的侵入共同作用为此次暴雪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
王庆珏徐海峰孟筱箫
关键词:暴雪天气环流形势物理量场
2022年初湖南两次灾害性暴雪成因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2022年2月6—7日(简称“2.6”过程)和21—22日(简称“2.22”过程)湖南出现了两次灾害性暴雪天气过程,利用多源观测资料与再分析资料,通过HYSPLIT v4.9(空气质点轨迹追踪模式)及聚类算法,从环流背景、温度条件及水汽特征探讨两次强降雪特征及成因差异。分析表明:(1)“2.6”过程降雪持续时间短,降雪时段集中,小时雪量;“2.22”过程强降雪持续时间长,累积降雪量,部分站点雪深破历史极值,具有显著极端性。(2)两次过程均受南支槽影响,其中“2.22”过程南支槽更深厚,地面上两个强的高压中心持续补充冷空气,造成长时间的地面低温。(3)温度平流差异明显,“2.6”过程主要受高空和地面冷平流共同作用造成温度下降,“2.22”过程由中层冷平流驱动冷空气下传,长时间维持深厚冷垫和10 m/s以上的边界层东北回流是造成持续性强降雪的重要成因。(4)两次暴雪过程的主要水汽通道均是来自阿拉伯海的西南输送带,另外,还有一支来自西太平洋的偏东水汽输送带,经南海转为偏南路径向北输送至暴雪区,这也是湖南冬季暴雪需要特别关注的水汽传输路径。
胡燕刘红武赵恩榕王青霞刘焕乾陈红专
关键词:大气环流温度条件
冷垫背景下冻雨和极端暴雪成因机制分析被引量:7
2023年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通辽市和赤峰市多普勒雷达资料、气候极端降雪以及NCEP的FNL(1°×1°)逐6 h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11月17-19日内蒙古中东部极端回流暴雪天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500 hPa东移高空槽前暖湿气流、700 hPa西南急流以及暖式切变线为降雪提供了丰富的水汽和动力辐合抬升机制,地面至850 hPa均为偏东风冷垫,中高空西南暖湿空气沿低层冷垫爬升产生锋生,是造成此次暴雪的主要原因。降雪最强时段,从低层到高层均为上升运动,中低层水汽几乎接近饱和状态,深厚湿层有利于产生高效率的强降雪;通辽探空图有冰相层、逆温层、融化层、中性层等多种特殊层结,并有明显表征冻雨的“象鼻”层结曲线;低层东北风急流与中高层西南急流形成强的垂直风切变和温度差,动力锋生在降雪期间一直维持,动力锋生最强阶段和降雪最强时刻相对应。雷达反射率有0℃层亮带,50~55 dBz带状强回波;基本径向速度低层长时间维持东北急流构成的冷垫,并有一对正负速度中心的风速核,形成“牛眼”结构,“牛眼”结构代表边界层出现急流核;雷达基本径向速度图低层东北风,中高层西南急流,很好地反映了西南暖湿急流在冷垫上爬升的天气学结构特征,通过多普勒雷达实时监测弥补了普通降雪短时观测的不足,这对暴雪短时预报预警具有非常好的指示意义。
张桂莲霍志丽王学强
关键词:冻雨
2022年兴安岭一次春季暴雪天气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利用MICAPS4.0平台上的高空、地面、卫星资料,结合欧洲ECMWF、智能网格预报、集合预报等数值预报产品,对2022年4月9-10日发生在兴安岭地区的一次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形成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高空槽后强冷平流与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在兴安岭上空交汇,地面暖锋与低空暖式切变共同作用形成暴雪天气。兴安岭上空为上升运动值区,湿层深厚,充沛的水汽和强烈的上升运动为暴雪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850 hPa≥20 m/s的西南和东南低空急流为兴安岭暴雪天气提供了水汽通道,暴雪落区发生在低空急流出口区左侧能量锋梯度的区域。
顾岩梅王付华许丽玲王梅李博
关键词:高空冷涡低空急流暴雪
一次延边地区暴雪及冻雨天气过程物理量场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ECMWF再分析资料,对2021年11月21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出现的暴雪和冻雨天气过程的物理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中低层的水汽主要源自黄海和渤海,超低空的水汽主要源自日本海;高低空急流耦合形成的次级环流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加强,垂直速度的负值中心与降水集中时段相对应;锋生作用和次级环流共同作用有利于暴雪增幅,是暴雪增强和维持的重要原因;中尺度上出现对称不稳定区域,降雪量级较;珲春形成了“冷—暖—冷”的层结结构,使得上层降落的固态降水通过逆温层变为液态降水,经过低层冷却层逐渐变为过冷却水滴,当过冷却水滴接触到0℃以下的地面或其他物体表面时,迅速冻结,因此形成冻雨。
冯景瑜董鹤松张昊隋妍
关键词:大暴雪冻雨逆温层
2020年11月18—19日通辽市暴雪成因分析
2022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多源观测资料,对通辽市2020年11月18—19日暴雪过程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产生的高空强辐散与地面倒槽增强的辐合相互作用以及高、低层系统的适宜配置是产生此次暴雪的有利环流形势。中层低涡的形成和加强以及低空强暖湿急流的适宜配置也是强降雪产生的一个有利因素。发展强盛的气旋东移过程中入海卷入量水汽再北上,海上丰沛水汽沿着强低空急流输送,提供了丰沛的水汽。低层850 hPa以下有冷平流,中层西南暖湿气流在低层冷垫上爬坡,不稳定能量释放,是强降雪产生的动力作用。雨或雨夹雪期间出现明显的“零度层亮带”,雨夹雪转为雪后“零度层亮带”消失。
赵梅兰
关键词:暴雪低槽气旋急流水汽

相关作者

苗爱梅
作品数:209被引量:637H指数:16
供职机构:山西省气象台
研究主题:暴雨 暴雨过程 降水 特大暴雨 气候特征
贾宏元
作品数:28被引量:133H指数:6
供职机构: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大暴雪 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暴雪 灾害性天气 预警系统
赵俊荣
作品数:115被引量:320H指数:12
供职机构:石河子气象局
研究主题:暖区 中气旋 降雪 强对流天气 新疆北部
郭金强
作品数:69被引量:527H指数:12
供职机构:石河子气象局
研究主题:中气旋 棉花 冰雹 石河子垦区 气候特征
贾利冬
作品数:50被引量:253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西省气象台
研究主题:降水 地闪特征 高温日数 环流特征 暴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