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77篇“ 大病保险“的相关文章
-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社商合作”模式研究
- 2025年
- 商业健康保险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合作(以下简称社商合作)模式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对样本地区大病保险运行情况、社商合作模式等的综合分析,揭示商保参与大病保险运行的关键问题并分析成因。研究发现,尽管大病保险制度有效减轻了大病患者的费用负担,但仍存在主体责任边界不清、盈亏风险不对等、激励机制不健全及信息壁垒难破除等诸多挑战。基于此,提出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主体功能定位;健全合作机制,全面发挥商保优势;优化供给匹配,夯实商保补充功能等建议,以期为推动商保参与多层次医保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思考和决策依据。
- 张心洁谭琪陈妮婧付银裕
- 关键词: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商业健康保险
- 大病保险对居民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大病保险对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为优化大病保险补偿方案、降低灾难性医疗支出提供参考。方法:运用Logit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大病保险对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采用解释结构模型评估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因素。结果:参加大病保险使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降低16.51%,消除内生性问题后影响仍然显著;住院经历、大病保险参与是影响灾难性医疗支出的表层因素,慢性病、自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规模和婚姻状况是中层因素,户口类型和家庭人均收入是深层因素。结论:大病保险能缓解灾难性医疗支出,但缺乏针对性;应根据不同群体特征设计差异化补偿方案,加大对农村居民的政策倾斜力度,拓宽大病保险的保障范围。
- 李红艳陈志浩皇甫慧慧吴傲阳
- 关键词:大病保险影响因素
- 商业保险参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合作模式的优化对策
- 2025年
- 商业保险机构加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体系中来,使我国的大病医疗保障体系逐渐显现出制度优势和市场优势。分析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三种合作模式,对比三种模式的差异,并从中总结出三种合作模式所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在对这些问题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优化方案。
- 冯园园
- 关键词:商业保险
- 大病保险制度发展及展望
- 2024年
- 为解决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2012年正式起航。十年来,大病保险制度为实现“病有所依”发挥了重大作用。未来,大病保险制度发展既面临着更加有利的条件,也肩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
- 单大圣
- 关键词:因病致贫
- 广西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分析
- 2024年
- 在“十四五”时期背景下,以SWOT框架模型系统阐述广西大病保险工作中的主要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面临的主要机遇和威胁,并提出对策建议。
- 林琳江南江南庞军
- 关键词:大病保险SWOT
- 广西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运行现状
- 2024年
- 大病保险要在努力提高参保率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基金多元筹资方式。大病保险作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对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各地要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方式开展大病保险工作。
- 李博志黄李凤刘建葵郝邦彦
- 关键词:大病保险因病致贫参保率多元筹资多层次医疗保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大病保险、医疗服务升级与农民健康被引量:3
- 2024年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健康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未能显著改善农民健康的背景下,研究农民健康水平的提升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2012年8月开始试点实施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基于2011—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以样本所在城市是否试点实施农村大病保险作为依据构造“农村大病保险”参保变量,运用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农村大病保险对农民健康的影响效应及机制。实证结果显示,试点农村大病保险使农民自评健康显著提高0.08个单位,并且在对健康水平和农村大病保险等变量进行重新调整的情形下,实证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大病保险对低收入群体的健康促进作用更大,并且对社区内有医疗点的群体影响效果更为显著。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对于需住院群体而言,农村大病保险通过促进农民做出住院决策进而改善了健康;而对于住院群体,农村大病保险通过促进农民选择级别更高的县区级医院进而改善了健康。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应丰富农村大病保险的筹资主体,引入个人缴费和财政补贴,在扩大大病保险基金规模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大病保险待遇水平;同时,应改善农村基层医疗资源分配,提高农民基层医疗服务可及性和服务水平。
- 高健李志鹏沈思远
- 关键词:新农合大病保险健康
- 因病返贫、债务负担与大病保险补偿被引量:1
- 2024年
- 防范化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是提升低收入群体内生发展动力和能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估计了罹患重大疾病对个体医疗及债务负担的影响,并探讨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对缓解个体医疗及债务负担的作用。研究表明,罹患重大疾病会导致个体医疗开支平均增加119%,相应的债务负担增长98%。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处理效应异质性、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的安慰剂检验和一系列其他稳健性检验后均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户籍居民、家庭资产规模较小者及经济、医疗欠发达地区的居民在罹患重大疾病时更易增加债务负担;参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医疗费用和债务负担。本研究强调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性,为减轻居民医疗负担提供了政策启示。
- 陈晓宇锁凌燕吕欣怡
- 关键词:因病返贫大病保险社会保障
- 以专业力量护航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 2024年
-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以下简称“大病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制度性安排。开展大病保险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医保、医疗、医药联动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大病保障水平和服务可及性,进一步体现互助共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
- 严涵明
- 关键词:大病保险高额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制度性安排服务可及性互助共济
- 大病保险对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20年微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大病保险对于城乡居民相对贫困的影响效果,进一步运用PSM-DID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展开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大病保险可以缓解城乡居民相对贫困,以每人每天1.9美元为贫困线,可使贫困脆弱性降低5.8%,以每人每天3.2美元为贫困线,可使贫困脆弱性降低21.66%;以居民户口类型为标准划分,大病保险实施对于农村居民缓解贫困效果更好;以年龄为标准划分,大病保险实施对于老龄人的影响更显著。由此提出加大大病保险政策落实力度、提倡全民健身从源头遏制健康贫困、构建完备的大病保险监管机制等建议。
- 李加明甄润华
- 关键词:大病保险相对贫困双重差分
相关作者
- 吴海波

- 作品数:206被引量:707H指数:14
-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清代 私盐 大病保险 城乡居民 两淮盐商
- 宋占军

- 作品数:116被引量:317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大病保险 商业健康保险 个人账户 职工医保 保险
- 朱铭来

- 作品数:155被引量:1,115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 研究主题:商业健康保险 大病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 面板数据
- 田文华

- 作品数:195被引量:990H指数:1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 研究主题:经济运行 无形资产 大病保险 指标体系 绩效评估
- 马骋宇

- 作品数:48被引量:334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农合 大病保险 满意度 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