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7篇“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相关文章
-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不同灌注方式和吻合方法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不同灌注方式和不同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方法对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供肝获取组和受体肝移植组,每组40只。供肝获取组10只大鼠采用腹主动脉输液器滴灌法(1滴/s),10只大鼠采用腹主动脉微量泵灌注法(6 mL/min),之后分别进行受体肝移植(每组对应10只大鼠肝移植),收集2组大鼠的供肝灌注时间和供肝获取时间,并于灌注后、肝移植24 h取肝脏组织行HE染色。受体肝移植组10只大鼠肝移植时采用连续吻合法,10只采用减张力半针吻合法(2组均在成功完成10只肝移植后截止),收集2组大鼠的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时间、无肝期时间和术后发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腹主动脉输液器滴灌组比较,腹主动脉微量泵灌注组的供肝灌注时间和供肝获取时间较短(P<0.05);HE染色结果显示,腹主动脉微量泵灌注组的肝细胞、门静脉及胆管形态学无明显改变,仅个别淋巴细胞浸润。与连续吻合组比较,减张力半针吻合组大鼠的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时间和无肝期时间较短(P<0.05),术后吻合口出血和供肝灌注不全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相对于腹主动脉输液器滴灌法,腹主动脉微量泵灌注法能提高供肝质量;与连续吻合法比较,减张力半针吻合方法能缩短无肝期与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时间,同时降低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
- 赵姣姣莽源祎李立李立张升宁
- 关键词:原位肝移植模型灌注方式
-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的学习曲线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学习曲线。方法:采用成年雄性SD大鼠为供受体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手术方法以Kamada"二袖套法"为基础做适当改良。按时间顺序分成4个阶段:Ⅰ、Ⅱ、Ⅲ、Ⅳ。观察无肝期、手术成功率等,总结学习曲线。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各阶段无肝期依次为(25.0±1.3)、(23.1±1.2)、(18.6±0.7)、(15.4±1.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1.005,P<0.05)。第Ⅰ、Ⅱ阶段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4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第Ⅱ、Ⅲ阶段手术成功率为70%、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1,P>0.05);第Ⅳ阶段手术成功率100%,与前面3个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6.274、22.259、4.043,P<0.05)。结论: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过程中,操作者一般会经历快速提升期到平台期(50~100例),可能是操作者处于"技术疲劳"的状态,随即进入成熟期。
- 林拥华陈志超吴敏魏剑锋
- 关键词:肝移植动物模型
- 一种改良的静脉内衬支架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的静脉内衬支架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方法,通过本发明改良的静脉内衬(veno‑lined)支架对(上下腔静脉)SHVC进行吻合,相较于现有的SHVC缝合技术和SHVC袖套吻合技术可以降低手术难度,缩短...
- 何宇涛冉江华王铎张熙冰周焘李望苏秋铭武睿超郑克谱董云李晓凯
- 文献传递
- 单人直视下改良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体会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建立稳定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缩短术中无肝期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受体存活率。方法:在Kamada"二袖套法"的基础上改进,单人直视下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行60例SD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本研究简化供受体麻醉方式,供肝采用经门静脉(必要时配合腹主动脉补救方式)进行冷灌注,缩短修肝时间,提前预置牵引线,固定进针位置,改进植入肝脏肝上下腔静脉吻合、肝下下腔静脉及门静脉套管。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供体手术、修肝套管、无肝期、受体手术及肝移植手术总时间。术后检测1,7,30天受体大鼠肝功能(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并分析生存情况。结果:无肝期结束后,供体肝脏灌注良好,受体麻醉移除后较快苏醒。供体手术、修肝套管、无肝期、受体手术及肝移植手术总时间分别为(32.5±1.58)、(7.3±1.43)、(15.6±2.62)、(53.2±3.74)、(108.5±2.34)min。大鼠术后24 h(手术成功率)为95%,1周生存率分别为90%,1月生存率分别为86.7%。大鼠术后短时间内肝功能水平增高,24 h时ALT(228.5±54.5 IU/L),AST(439.3±86.3 IU/L),TB(6.2±0.7μM),1周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改良后的方法可以简易麻醉流程,缩短无肝期,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受体的生存率。
- 李善宝李蕾宋方彬岑瑾方旭徐军明
- 关键词:肝移植大鼠肝移植无肝期
- 单人直视下改良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简便、有效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方法。方法基于"二袖套法",采用单人直视下改良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方法对30对SD大鼠行不重建肝动脉的原位肝移植手术。对麻醉、供肝获取、供肝灌注、修肝、受体肝脏切除、受体胆道重建等重要操作步骤进行改良,无肝期受体采用小剂量肝素化方案。观察并记录肝移植手术过程中供肝灌注前供体手术时间、供肝冷缺血时间、无肝期时间、受体手术时间和肝移植手术总时间。术后对30只受体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10只,用于检测肝功能;B组20只,用于观察生存情况。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灌注后供肝良好,受体大鼠移植术后一般状况良好,手术过程中供肝灌注前供体手术时间、供肝冷缺血时间、无肝期时间、受体手术时间、肝移植手术总时间分别为(18.5±1.6)、(75.1±3.8)、(20.5±1.8)、(58.3±3.1)、(118.0±4.2)min。A组大鼠肝移植术后2周肝功能逐渐好转,B组大鼠术后1周生存率为100%,2周为90%,1个月为75%。结论单人直视下改良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 陈强星李坤孔伟浩张剑
- 关键词:肝移植动物
- 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手术技巧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采用"二袖套法"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为临床试验提供依据,并探讨手术技巧。方法在Kamada的"二袖套法"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供体经腹主动脉行肝脏冷灌注,用缝合法吻合肝上下腔静脉,用袖套法吻合门静脉与肝下腔静脉,胆道采用支架法重建。对200只SD大鼠进行原位肝移植,记录各项操作时间以及术后存活率、并发症情况,专人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对200只大鼠采用改良的"二袖套法"行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率为90.00%(180/200)。部分大鼠死亡原因包括出血、肝下腔静脉血栓、肝上下腔静脉回流不畅、袖套扭转、脱落、胆瘘、胆道梗阻、肝功能衰竭以及肝脓肿。结论能熟练进行显微外科操作,并且手术精确是缩短操作过程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前提。而受体大鼠的术后存活情况又与无肝期时间密切相关。
- 黄戎娟刘洋张聪
- 关键词:肝移植并发症显微外科术
- 自噬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随着移植外科的发展,肝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很有效的方式。无肝期缺血以及新肝期再灌注引起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患者术后肝功能障碍和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机制可能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等。自噬是溶酶体吞噬、消化和再利用受损细胞器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以维持细胞正常代谢的过程。
- 李国东吴莉付伟伟王国栋李嘉盈
- 关键词: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自噬终末期肝病肝功能障碍移植外科
-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 目的:熟悉并掌握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方法,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为研究肝移植术后免疫耐受动物模型奠定基础。 方法:使用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分3个阶段,第1、2阶段行SD-SD肝移植各50例...
- 王磊
- 关键词: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二袖套法免疫耐受动物模型
-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 2012年
- 背景:"二袖套法"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缩短了无肝期的时间,并且显著提高了老鼠肝移植后的存活率。目的:在"二袖套法"的基础上,结合一些相关文献,建立稳定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方法:用改进的二袖套法对75对SD大鼠行原位肝移植,移植中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用袖套法进行吻合,肝上下腔静脉用缝合法吻合,胆道采用支架法进行胆道重建。结果与结论:受体大鼠移植后一般状况良好,50例正式实验移植后1d存活率94%,1周存活率为90%。供肝热缺血时间均接近0,供体手术时间(34.44±3.25)min,受体手术时间(49.07±4.93)min,无肝期(17.26±2.51)min,下腔静脉平均阻断时间约为20min。说明只有熟练地掌握手术技巧,细致耐心的操作,最大程度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才能获得稳定的原位肝移植模型。
- 时军吴勤荣罗文峰王永刚
- 关键词:二袖套法肝移植模型手术技巧
- 单人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手术体会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单人建立稳定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手术中的难点及对策。方法:单人及双人裸视下采用改良二袖套法制备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各50例。结果:单人及双人组供体手术时间、无肝期、受体手术手术时间分别为:(39.16±2.89)min和(38.36±3.04)min、(19.92±1.36)min和(19.70±1.40)min、(61.98±3.46)min和(58.65±3.94)min;单人及双人组手术成功率、1周存活率、一月存活率分别为:94.0%(47/50)和92.0%(46/50)、86.0%(43/50)和88.0%(44/50)、86%(43/50)和84%(42/50)。结论:通过改进手术方法,简化操作,单人即可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 许勇刚翁明哲张金彦徐军明彭志海
- 关键词:肝移植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