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33篇“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的相关文章
以孤立性门冬氨酸转氨酶升高为表现的儿童巨门冬氨酸转氨酶血症1例
2022年
当临床中遇到无法解释的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升高时,需要考虑到巨门冬氨酸转氨酶血症的可能。本病例为1例3岁女童发现血清AST活性孤立性升高,围绕引起AST升高的常见病因进行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应用聚乙二醇沉淀法检测,其沉淀活性为98.7%,诊断为巨门冬氨酸转氨酶血症。
张晋吴丽娜刘文翰秦晓松
关键词: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聚乙二醇
斑节对虾门冬氨酸转氨酶基因的克隆及氨氮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探索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在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氨氮(NH3-N)解毒代谢中的作用,该研究利用RACE技术获得了斑节对虾AST基因(PmAST)的cDNA全长序列,进行了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荧光定量与氨氮胁迫实验的方法研究了PmAST基因在斑节对虾的不同组织以及不同浓度氨氮胁迫过程中差异表达情况。该序列全长1 957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242 bp,3'非编码区(UTR)为584 bp,包括含有30个碱基的poly(A)尾,5'非编码区(UTR)为131 bp。ORF可编码413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45.852 kD,理论等电点为8.85。序列含有1个AAT-like超家族结构域、15个磷酸化位点和2个糖基化位点。PmAST的mRNA在斑节对虾各组织中都有表达,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鳃组织,在胃和脑组织中的表达量最低。96 h氨氮胁迫后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PmAST在肝胰腺和鳃组织中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上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斑节对虾的PmAST基因在氨氮胁迫条件下会出现表达上调,并且氨氮浓度越高其上调幅度也越大,所以PmAST参与了斑节对虾的急性氨氮胁迫应答。
陈劲松江世贵黄建华杨其彬马振华周发林
关键词:斑节对虾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氨氮胁迫基因克隆
中国明对虾门冬氨酸转氨酶基因的克隆及氨氮胁迫对其时空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门冬氨酸转氨酶GOT基因(Fc GOT)。Fc GOT基因c DNA全长为1 910 bp,其中,开放阅读框1 284 bp,编码427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中国明对虾门冬氨酸转氨酶GOT氨基酸序列与其他节肢动物高度保守,与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和桔粉蚧壳虫(Planococcus citri)的同源性分别为78%和73%。系统进化分析表明,Fc GOT基因氨基酸序列与克氏原螯虾GOT聚为一支。组织表达分析发现Fc GOT基因在肝胰腺、鳃、血细胞、肌肉、心脏、淋巴中均有表达,其中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氨氮胁迫后,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Fc GOT基因在肝胰腺和鳃组织中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Fc GOT基因在氨氮代谢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参与了中国明对虾机体的急性氨氮胁迫应答反应。
李少飞何玉英李吉涛李健刘萍葛倩倩
关键词:中国明对虾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基因克隆基因表达
非贵金属烤瓷冠修复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及门冬氨酸转氨酶水平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探讨3种非贵金属烤瓷冠对局部牙周组织造成的影响,以及龈沟液(GC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与牙周组织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接受非贵金属烤瓷冠修复患者38例,共49颗的上颌切牙;其中镍铬合金烤瓷冠19颗,钛合金烤瓷冠15颗,钴铬合金烤瓷冠15颗。以同一患者对侧同名健康牙为对照,在烤瓷冠戴入6个月后复诊,并对GCF中IL-1β、AST水平进行分析。结果3组非贵金属烤瓷冠AST水平均普遍高于对照健康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镍铬合金、钛合金烤瓷组IL-1β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钴铬合金烤瓷组IL-1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镍铬合金、钛合金烤瓷冠对牙周组织的不利影响较明显;而钴铬合金烤瓷冠对牙周组织造成的不利影响较小。
赵彤彭诚
关键词:金属烤瓷冠龈沟液白细胞介素-1Β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检测丙氨酸转氨酶门冬氨酸转氨酶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门冬氨酸转氨酶与丙氨酸转氨酶比值和相关肝病的关系。方法187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同时进行血清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检测,对比分析血清AST/ALT比值与肝脏病理诊断。结果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活动性肝硬化患者血清AST/ALT比值明显高于正常人及慢性肝炎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肝纤维化程度S4期以上的患者血清AST/ALT比值高于S0~S3期的患者,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血清AST/ALT比值对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判断及辅助诊断肝硬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吕宁单万水黄慧谦
关键词:AST/ALT比值肝硬化肝纤维化
门冬氨酸转氨酶同工酶测定对心、肝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通过对心、肝疾病患者血清线粒体门冬氨酸转氨酶(mitochondrial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m-AST)的测定,探讨其在心、肝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抑制法测定56例心脏疾病和118例肝脏疾病患者血清m-AST活性。结果心肌病组m-AS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梗死组差别最显著;肝脏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肝炎、慢性中度、重度肝炎m-AS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仅有轻度增高。结论血清m-AST的测定是心、肝疾病良好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王秀丽董解菊蒲晓允
关键词:心肌病肝脏病免疫抑制法
不同负荷后对高原短跑运动员血清门冬氨酸转氨酶的影响
对云南省短跑男子运动员10人(国家一级2人,二级8人)以不同的负荷训练后,测试运动员血清门冬氨酸转氨酶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运动员在训练前后,由于负荷强度不同和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不同,可以引起血清门冬氨酸转氨酶的不...
袁际学康连徐芳周爱华晏瑞琴周宗林
关键词:短跑运动员不同负荷训练
文献传递
线粒体门冬氨酸转氨酶对心肌、肝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线粒体门冬氨酸转氨酶 (m AST)对心肌、肝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抑制法测量86例心肌和 16 9例肝疾病患者的血清m AST。结果 心肌、肝疾病患者发病时 ,血清m AS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P<0 .0 1) ;入院 2周病情稳定或好转者 ,血清m AST水平下降 ,慢性时下降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血清m AST活力测定 ,有助于评估心肌、肝细胞坏死程度 ,预示病情的发展 ,鉴别急、慢性心肌。
司端勤朱海斌刘峰
关键词:线粒体天冬氨酸转氨酶心肌疾病肝疾病免疫抑制法
双项同测法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门冬氨酸转氨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研究一种可以同时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的方法。方法 :用自配的双项同测试剂同时测定血清中的ALT和AST。结果 :双项同测试剂测定ALT和AST与成品试剂比较 ,相关性好(均r =0 .999) ;精密度高 ,批内变异均低于 5 % ;抗干扰能力强 ,溶血、黄疸、脂血不影响结果 ;检测速度较传统方法快一倍。结论 :双项同测法既能充分发挥仪器的功能又提高了测定速度 。
蒋洪敏
关键词: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LTAST
用免疫学原理测定血清线粒体型门冬氨酸转氨酶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2002年
我们用免疫学原理测定22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m-AST,并与心肌型肌酸激酶(CK-MB)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对照观察,取得理想结果,现报道如下.
于薇苏振诚褚立东刘蕴生
关键词:免疫学体型天门冬氨酸门冬氨酸转氨酶急性心肌梗死

相关作者

郑学峰
作品数:4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肝损伤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大鼠急性肝损伤 病理变化
刘霞
作品数:49被引量:147H指数:8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
研究主题:人参皂苷RG1 小鼠 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人参皂甙RG1
于薇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吉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塞 免疫学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
姜醒
作品数:34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研究主题:排龈线 牙体缺损 根管 根管疗法 吸引管
荣墨克
作品数:43被引量:194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研究主题:ELISA法测定 血药浓度 ELISA方法 骨密度 环孢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