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53篇“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相关文章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 2024年
- 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将研究时间确定在2022年05月-2023年06月,并选6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30例)予以头孢他啶治疗,观察组(30例)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结果 研究相关指标对比,观察组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 胡晓妍
-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 一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胶体溶液;将干冰与山梨醇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胶体溶液中,冻结、升温,减压干燥,得到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纳米微球;将头孢哌酮钠...
- 万雅娴刘凌瑞姚梦
-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效果
- 2024年
- 本研究立足于对比实验及对照组疗法成效,全面评估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临床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用药安全性及患者耐受度。本项研究分析了2021年1月至2033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病例,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精确的药物使用指导意见。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纳入100名患者,均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每组包含50名受试者。实验对象接受了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这一创新性抗生素治疗,而对照对象则接受了常规抗生素治疗。本研究收集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临床数据,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有效率大幅提升(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幅降低(P<0.05),成果显著。研究表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显著疗效,同时其不良反应风险相对较低。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展现出显著的治疗优势,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较传统抗生素更优。据此,该药物应为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首选方案。
- 文静
-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随机对照试验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胶塞相容性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药用胶塞中的挥发物成分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溶液澄清度的相关性。方法从2020年国家药品抽检计划样品(共260批,来自39个企业)中选择规格一致、生产日期接近(2020年1月1日至1月12日)、胶塞种类不同的样品25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样品中胶塞挥发物成分,测定溶液浊度值,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选取50批样品,采用GC-MS法测定胶塞挥发物的含量,并进行聚类分析。结合260批样品检测数据,探究药物与胶塞作用的时间、产品规格、胶塞种类对溶液浊度值的影响。结果共获得挥发物成分7种,包括环硅氧烷类4种,抗氧剂1种[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酮类1种,烃类1种;样品浊度值与BHT、环硅氧烷类含量均呈正相关(r=0.840,0.804),且与BHT含量的相关性更强。聚类分析中,环硅氧烷类和BHT含量较高的胶塞样品各聚为一类。产品未在效期内、规格小、使用氯化丁基胶塞均会增加溶液的浊度值。结论胶塞中的挥发物会迁移到药物中而影响溶液的浊度,建议企业优先选择环硅氧烷类和BHT含量较低的胶塞,从而为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提供保障。
- 马冬阳陈蓉
- 关键词: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胶塞相容性环硅氧烷浊度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收集经第三代头孢菌素抗生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分为异常组(n=29)和正常组(n=71)。比较2组性别、年龄、体温、脉搏、治疗疗程、白细胞计数(white cell count,WBC)、白蛋白、尿素氮、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饮食情况、用药剂量、合并基础病等;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通过Person系数分析WBC、白蛋白、尿素氮、CRP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prothrombin time,APTT)的相关性。结果 2组性别、年龄、体温、脉搏、治疗疗程、TBIL、PCT、CRP、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WBC、尿素氮、CRP水平、饮食<1 200 mL/d、用药剂量≥3 g/d占比均高于正常组(P<0.05);经ROC分析证实WBC、白蛋白、尿素氮、CPR水平均可用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抗感染过程中凝血功能异常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3、0.829、0.920、0.847(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饮食<1 200 mL/d、用药剂量≥3 g/d、WBC>11.385×10~9/L、白蛋白<28.815 g/L、尿素氮>14.199μmol/L、CRP>17.629 mg/L是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WBC、尿素氮、CPR水平与PT、APTT均呈正相关,白蛋白与PT、APTT呈负相关(P<0.05)。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抗感染过程中致凝血功能异常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较高的WBC、尿素氮、CPR水平,较低的白蛋白水平,较高的用药剂量,较少的饮食等,WBC、尿素氮、CPR水平越高及白蛋白水平越低,患者凝血功能越差。
- 崔琼曹佳淋崔晓静杨晓迪崔红晶
-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 2024年
- 探究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8月~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炎症患者90例按照不同药物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参照组使用头孢他啶静脉滴注,研究组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78%高于参照组73.33%(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78%高于参照组4.44%(P<0.05)。研究组炎症消失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炎效果显著,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多,临床应严格把控以降低其不良反应,提升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 肖志辉
-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甘肃省敦煌市医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治疗,观察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治疗后,两组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与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好。
- 马永鸿王艳芹
-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下呼吸道感染肺功能安全性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
- 2024年
- 探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者92例,根据用药不同所分对照组(注射用头孢他啶)和观察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各46例,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计数、炎性因子指标干预后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也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应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时,疗效显著,但存在不良反应,需合理给药。
- 刘秀燕
- 关键词: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疗效
-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分析西药药剂头孢酮钠舒巴坦钠药物机制。方法 本次试验对象均是伴有机体炎症反应的患者,研究起始时间2022年1月,并与2023年6月结束,试验样本共100例,所有样本均在电脑数字编号的方式下展开分组,对于数字编号是1-50的炎症患者需要设为试验1组,常规抗炎治疗是该组患者采取的治疗方式,对于数字编号51-100的炎症患者需要设为试验2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西药药剂是该组患者采取的治疗方式,分组后搜集患者资料,并对临床疗效和用药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从药物机制疗效方面来看,试验2组患者评估得出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试验1组高;从机体炎性因子改善效果方面来看,试验2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等水平均低于试验1组;所有指标数据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药理机制中表现出较高抗炎功效,可以应用在炎症患者治疗,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 刘利霞
-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炎性反应
-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究
- 2024年
- 本次研授主要集中在西药成分头孢哌酮钠与舒巴坦钠在实际临床治疗中所呈现效果及安全性的考量。方法 巧选医院中120位患者,贯彻随机分配方式,一半分入常规组,一半落入实验组。常规组接受标准抗感染疗程,实验组则投入头孢哌酮钠与舒巴坦钠的治疗。结果 统计表明,实验组获得的疗效明显领先常规组,达到了高达96.67%的治愈率,相较于常规组的86.67%,实在是有显著的提升,然且这个结果具有统计学的重要意义(P=0.040)。在最后的比较环节,无论是PCT(μg/L)、CRP(mg/L)、ESP(mm/h)、WBC(×109/L),还是TNF-α(ng/L)这些炎性因子的临床指标,实验组都表现出了比常规组低的趋势,这些差距也具有重要的统计意义。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用于临床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表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
- 张晶晶
-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安全性炎性因子抗感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