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篇“ 头颈部病变“的相关文章
DKI在头颈部病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9年
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模型假设人体内水分子扩散运动为符合高斯分布的随机运动,而大部分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受限,并不完全符合高斯分布。因此,传统DWI所获得的扩散信息与真实的体内扩散运动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基于非高斯分布的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模型的相关临床应用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以下主要介绍DKI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头颈部病变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程景风(综述)郑宁王光彬
关键词:头颈部病变磁共振成像
0.23T开放式MRI结合光学导航引导头颈部病变穿刺活检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评价采用0.23T开放式MRI结合ipath 200光学导航导引,经皮穿刺活检头颈部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接受0.23T开放式MRI结合ipath 200光学导航引导头颈部病变经皮穿刺活检的患者77例(男51例,女26例;平均年龄43岁)。平均病变直径为3 cm(范围1.0~7.8 cm)。病变定位采用快速自旋回波T2WI和或增强扫快速自旋回波T1WI;完全平衡稳态(CBASS 3D)序列快速采集头颈部区域高分辨率图像,并清晰显示穿刺针,用于持续性引导穿刺针至靶病变区。23例病变穿刺过程中静脉注射钆对比剂。病理组织学取样:Chiba细针抽吸19例,同轴活检枪组织切割58例。记录并评估穿刺技术成功率、诊断准确性、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结果全部77例患者,均获得足够量的组织样本用于病理学诊断分析,结果为41例恶性病变和36例良性病变。42例通过手术得到最终病理诊断结果;35例通过随后至少1年的影像学和临床随访证实了最终诊断。0.23T开放式MRI结合ipath 200光学导航引导头颈部病变活检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3.2%,100%,100%,91.7%和96%。手术时间为平均为29 min(15~47 min)。未观察到严重并发症。结论 0.23T开放式MRI结合光学导航引导头颈部病变穿刺活检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准确诊断头颈部肿块,安全有效。
许玉军朱丽萍刘风海何祥萌柳明李成利
关键词:头颈部病变活检
头颈部病变CT灌注参数与血管生成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CT灌注参数与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在头颈部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相关性。方法本组46例头颈部病变行术前CT灌注检查,并使用软件计算感兴趣区的各灌注参数(BF、BV、MTT、PS)值。术后对病变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MVD计数和VEGF积分。统计分析头颈部良恶性肿瘤的MVD计数和VEGF积分差异的显著性,并分析各CT灌注参数值与MVD计数和VEGF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CT灌注参数值(BF、BV、MTT、PS)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组和良性病变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VD计数与VEGF得分在2组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VD计数与BF值和BV值呈正相关(r=0.563、0.355,P<0.05),与MTT值呈负相关(r=-0.535,P<0.05),与PS值无相关性(r=0.250,P>0.05),与VEGF得分呈正相关(r=0.697,P<0.05)。结论头颈部病变CT灌注检查简便易行,其灌注参数对评估病变微血管状况有一定参考应用价值。
戚乐浙李圆丁建平赵凯跃杨文君朱珊珊陈仁彪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微血管密度
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头颈部病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2年
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IgG4-related sclerosing disease,IgG4-SD)是新近认识的一种不同于一般慢性炎症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独立临床病理实体。该疾病主要累及胰腺,也可与胰腺外多个器官病变并存,头颈部IgG4-SD主要表现为颌下腺(Kuttner瘤)、泪腺和腮腺(Mikulicz病)以及脑下垂体(淋巴浆细胞性垂体炎)疾病等。目前头颈部IgG4-SD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已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
吕晶刘红刚
关键词:头颈部病变
颅外头颈部病变所致头痛的病因及其治疗
2011年
颅外头颈部病变引起的头痛包括各种颅外神经痛、颈源性头痛、头皮及颅骨疾病引起的头痛及眼、耳、鼻和口腔疾病引起的头痛等。
于炳新徐婧婧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头颈部病变颅外病因神经痛骨疾病
头颈部病变CT灌注成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的研究
2010年
恶性肿瘤是典型的血管生成依赖性病变,研究显示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目前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标准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但这种方法必须获得肿瘤组织标本,因而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张新捧
关键词:微血管密度头颈部病变成像参数CT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血管生成
开放式磁共振介入系统在头颈部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介绍iPath200辅助MRI引导下头颈部病变穿刺活检的操作方法,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所用设备为Philips公司生产的开放式0.23T磁共振检查仪(Proview),并配有iPath200光学引导系统。27例头颈部病变患者,均在iPath200辅助MRI引导下进行介入穿刺活检操作,其中13例为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5例为甲状腺肿物,4例为颌面部肿物,3例为眼眶内肿物,2例为头颈部间隙囊性肿物。27例患者中的13例术中行MR对比增强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切取出病变组织,全部获得了组织病理学诊断,与手术后病理结果或随访结果相符,活检诊断正确率达100%(27/27)。所有病例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如严重出血、神经损害等。结论iPath200辅助MRI引导下的头颈部病变经皮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有效的新技术。
吕玉波李成利武乐斌柳明黄杰李雷包守刚
关键词:介入性针吸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头颈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2009年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依靠不同组织间水分子弥散的差异性,提供一种不同于常规T1和T2加权像的新的成像对比。该技术在超早期脑缺血的定性和定位诊断作用已被肯定,并已逐渐应用于其他系统的疾病诊断。然而,DWI在头颈部病变中的应用目前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文将对MR-DWI在头颈部疾病中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朱文静余强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头颈部疾病
磁共振引导下头颈部病变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
MRI具有良好的组织对比分辨率及多平面成像能力,可详尽显示头颈部复杂解剖结构及病变特征,使其在导引介入穿刺活检中的作用明显优于其他影像设备。开放式MIR导引下的经皮穿刺活检已开始广泛应用于全身各个系统,本研究在2004-...
吕玉波李成利柳明谢国华李雷黄杰
关键词:磁共振引导头颈部病变穿刺活检
双源CT双能量扫描技术在头颈部病变中的应用
双源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DSCT)简称双源CT,它装备了两套X线球管和探测器,采用不等宽40排探测器排列,大大地提高了时间分辨率,得到了高质量的CT图像,无需控制心率即可进行无创的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成功率极高。本文阐...
黄砚玲金晓青孟聪王强徐克
关键词:头颈部病变影像诊断

相关作者

柳明
作品数:27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穿刺活检 介入性 磁共振成像 活组织检查 磁共振
王振常
作品数:971被引量:3,849H指数:2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CT 颞骨
李成利
作品数:127被引量:334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介入性 磁共振 MRI 磁共振引导
黄杰
作品数:48被引量:177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对比剂 护理 磁共振成像 介入性 CT
余强
作品数:133被引量:51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颞下颌关节 CT 磁共振 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