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1篇“ 奇静脉“的相关文章
- 胸腔闭式引流术导管误入奇静脉1例
- 2024年
- 胸腔积液的诊治常选择胸腔闭式引流术,其目的是为了排出胸腔内的积液使肺复张,减轻胸腔积液的压迫症状。同时送检化验胸腔积液,有助于其病因的诊断。此为临床常见操作技术,早期多为外科医生操作,目前已成为多科室医生操作技术,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超声科等都可以进行操作^([1])。近年来通常为超声引导穿刺,使之更加安全,并发症更少,但是它可能会发生严重并发症。本文介绍1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导管误入奇静脉的外伤性血胸患者,报道如下。
- 马兰于培通韩则柱苏林明李梦杰
- 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术奇静脉压迫症状超声引导穿刺超声科
- 通过改变奇静脉中的血流方向来治疗心力衰竭的系统和方法
- 公开了用于通过改变奇静脉中的血流方向来治疗心力衰竭的系统和方法,以及用于可控地和选择性地阻塞、限制和/或转向患者的脉管系统内的流的系统、装置和方法。改变奇静脉中的血流方向的系统、装置和方法。装置可以包括被配置成将血液从肺...
- 艾尔沙德·夸德里J·布伦特·拉茨克里斯托弗·威廉·斯蒂弗斯
- 应用超声造影及MRI诊断下腔静脉离断伴左髂外静脉半奇静脉异位连接1例
- 2024年
- 病例女,13岁,因“皮肤弥漫性红斑”到外院就诊,考虑先天性皮肤血管瘤或鲜红血痣,超声示“肝内等回声团,首先考虑肝脏来源,后腹膜来源不排除”,CT示“右上腹部肝脏与上腔静脉间见巨大肿块影,肿瘤性病变考虑”,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患者一般情况好,无腹痛腹胀、发热畏寒、乏力纳差等不适。饮食可,大小便无殊,体质量无下降。皮肤弥漫性红斑,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及生化均为阴性。二维超声显示:肝脏尾状叶区域可见大小约10.6 cm×5.6 cm的等回声团(图1),边界清,内可见脉管结构回声,一条宽约0.7 cm主干及若干分支,在团块内自然延伸,逐渐变细,主干向外似与下腔静脉连通。CDFI及PW显示脉管结构内为入肝静脉血流(图2),肝静脉内为出肝静脉血流。门静脉及其余肝脏扫查未见明显异常。
- 蒋贤平陈丽羽熊丹蕾
- 关键词:肝疾病超声检查
- 特发性奇静脉瘤1例影像诊断及文献复习
- 2024年
- 目的:特发性奇静脉瘤极为罕见,大部分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诊断及治疗指南。本文对1例特发性奇静脉患者进行了影像学随访观察及保守治疗,总结并报道了相关情况,为特发性奇静脉瘤患者后续的诊断及治疗提供证据支持。方法:本文1例中年女性患者,因“精神分裂症”反复在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于2020年6月行胸部CT平扫诊断为特发性奇静脉瘤,期间患者无特异症状,予口服药物保守治疗。结果:3年后患者复查胸部增强CT,奇静脉瘤稍增大,患者无不适症状,继续保守治疗。结论:特发性奇静脉瘤作为一种罕见疾病,胸部CT扫描可作为主要非侵入性诊断手段帮助临床医生进行诊断、评估病情、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 邱湘娜吴伟斌
- 关键词:血管疾病计算机断层扫描病例报道
- 产前超声诊断永存左上腔静脉汇入奇静脉1例被引量:2
- 2023年
- 病例孕妇,23岁,孕1产0,孕25+周,自然妊娠。孕妇及丈夫既往体健,双方家族中均无遗传病史,此次来我院行胎儿心脏筛查:胎儿心脏大部分位于左侧胸腔内,心尖指向左前方,心房正位,心室右袢,房室大小正常(图1)。
- 陈蔚张茂春
- 关键词:胎儿疾病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奇静脉产前
- 下腔静脉经奇静脉异常延续致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失败1例
- 2023年
- 本文报道2022年4月21日收治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例拟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术前患者超声心动图、胸部CT未报告明显异常。术中发现患者合并下腔静脉经奇静脉异常延续,多次尝试未能将无导线起搏器递送至右心室内,遂放弃植入无导线起搏器。术后下腔静脉超声、胸腹部CT血管成像(CTA)证实为下腔静脉肝段膈上段缺如伴奇静脉延续。充分的术前评估、术中X线透视下多体位影像观察导丝走行及位置,早期发现下腔静脉发育异常,有助于完善手术策略,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以及医疗资源的浪费。
- 张文波丁信法丁信法王丽华许轶洲许轶洲
- 关键词:下腔静脉畸形奇静脉
- 奇静脉食管隐窝多层螺旋CT测量及意义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奇静脉食管隐窝(AER)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pography,MSCT)不同测量方法优劣。方法收集中老年人群MSCT胸部体检资料,依据有无右侧肺气肿分成两组,右侧肺气肿分轻、中、重三度。AER宽度测量:方法1:胸椎前缘平行于基线的切线与右主支气管后壁间距为W1;方法2:切线与AER前壁间距为W2。深度测量:方法1:AER顶点到胸骨后缘中点和胸椎前缘凸点连线间距离为D1;方法2:与胸椎正中矢状线间距为D2。AER顶点过连线为深型,否则为浅型。AER径线大小比较行t检验,与肺气肿程度相关性及其分级关系分别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价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肺气肿组深型AER(41例)的W2平均值为(25.78±9.77)mm,显著大于W1平均值:(23.15±8.11)mm(t=4.39,P<0.05);W2与肺气肿程度呈正相关(r=0.316,P<0.05),且与其分级显著相关(F=5.85,P<0.05)。肺气肿组深型AER(41例)的D2平均值为(9.84±4.01)mm,显著大于D1平均值:(7.37±3.36)mm(t=4.86,P<0.05);D2与肺气肿程度呈正相关(r=0.415,P<0.05),且与其分级显著相关(F=6.14,P<0.05)。肺气肿组浅型AER(13例)及无肺气肿组无论深浅型AER(分别为24例、146例)的W2与W1和D2与D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R方法2测量结果反映气道内阻力情况较敏感,且不受胸骨偏移影响,优于方法1。
- 王新宏曹和涛朱小东王志刚
- 关键词:肺气肿多层螺旋CT
- 腔镜用奇静脉拉钩
- 本申请提供一种腔镜用奇静脉拉钩,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拉钩、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及手柄,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所述第二调节杆用于调节所述拉钩的方向和角度,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所述第二调节杆均采用软质非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所述...
- 李辉蔡少如黄洋陈群清童健张福伟胡矩一武正宁
- 1例PICC继发奇静脉异位导致开胸手术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 2023年
- 分析1例PICC患者在行胸腹腔镜下食管中段癌三野根治术中发现继发奇静脉异位被离断导管,导致中转开胸手术取出导管残端的病例,总结原因以及护理经验。当怀疑继发奇静脉异位时,通过X线摄片或胸部CT来诊断[1],及时处理继发奇静脉异位,保证患者的安全治疗。
- 李艺红
- 关键词:PICC开胸手术
- CT检查中对比剂注射部位及延迟扫描时间不同对奇静脉弓瓣显示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CT检查时对比剂注射部位、延迟扫描时间不同对奇静脉弓瓣显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年11月—2022年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562例行CT检查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头颈CTA检查276例,男165例、女111例,年龄10~84(62.3±10.9)岁,左肘注射对比剂18例,右肘注射258例;胸部增强CT检查286例,男179例、女107例,年龄11~85(61.7±11.3)岁,均为右肘注射对比剂。观察项目:(1)比较不同部位(左、右肘)注射对比剂时奇静脉弓瓣显示率的差异;(2)观察胸部增强CT检查患者的动脉期(短延迟扫描时间)与静脉期(长延迟扫描时间)奇静脉弓瓣显示率的差异。(3)观察奇静脉弓瓣的形态。结果(1)左肘注射18例患者中有1例(1/18)显示奇静脉弓瓣,右肘注射的544例患者中245例(45.04%,245/544)显示奇静脉弓瓣,右肘注射显示率明显高于左肘注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P=0.001)。(2)胸部增强CT检查中,短延迟扫描时间奇静脉弓瓣显示率为28.32%(81/286),高于长延迟扫描时间的显示率(2.10%,6/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0,P<0.001)。(3)562例患者共显示奇静脉弓瓣246例,其中二叶瓣(224例)明显多于三叶瓣(22例)。二叶瓣的患者中,两个瓣叶的排列方向呈左右垂直奇静脉弓排列188例、呈上下垂直奇静脉弓排列36例。结论CT检查中,右肘注射对比剂、短延迟扫描时间时奇静脉弓瓣的显示率更高。奇静脉弓瓣有二叶瓣和三叶瓣,其中二叶瓣更常见,其2个瓣叶的排列方向以左右垂直奇静脉弓为多。
- 于丽娜李子浩解丙坤张红伟
- 关键词:奇静脉X线计算机对比剂
相关作者
- 王跃东

- 作品数:188被引量:581H指数:1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脾切除术 腹腔镜脾切除术 肥胖症 腹腔镜术
- 金红旭

- 作品数:181被引量:607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腹腔镜 骨盆骨折 急性肺损伤 腹部损伤 爆震伤
- 姚常柏

- 作品数:34被引量:106H指数:6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丹参提取物F 丹参注射液 门奇静脉断流术 再灌注 急性胰腺炎
- 吴硕东

- 作品数:495被引量:1,939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研究主题:单孔腹腔镜 腹腔镜 ODDI括约肌 单孔 单切口
- 张雪峰

- 作品数:236被引量:810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失血性休克 手助腹腔镜 胃癌 脾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