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3篇“ 奠基时期“的相关文章
- 《中国数学在奠基时期的形态、创造与发展》评介
- 2024年
- 数学是中国古代科学最发达的学科之一,中国数学史也一直是中国科学史领域的传统优势学科。中国最早的传世数学著作是西汉中后期编定的《九章算术》与《周算经》,而前者被公认为古代东方最具代表性的数学经典,奠定了秦汉以降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基础和风格,并影响到整个东亚数学的发展。
- 夏庆卓
- 关键词:中国古代科学中国古代数学中国数学史中国科学史奠基时期
- 科技知识的创造与传播研究丛书 中国数学在奠基时期的形态创造与发展 以若干典型案例为中心的研究
- 汉代编成《九章算术》标志着中国传统数学已形成其基本面貌,但此面貌的基本特征尚待深入揭示,而更早数学著作的失传使得学术界长期对中国数学的奠基难以言说。 本书充分利用文物考古资料特别是简牍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以多学科的研...
- 邹大海作
- 美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奠基时期:1862—1917年被引量:4
- 2017年
- 从南北战争至20世纪初,工业化快速发展对美国传统的职业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美国职业教育在传统与变革的冲突及融合中开始了艰难的转变。在半个多世纪里,由于创办了赠地学院,开展了手工训练运动与职业教育运动,美国的职业教育从游离于正规学校教育之外到逐渐取得合法地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从二元对立逐渐走向有机结合,联邦政府从放任职业教育发展到逐步对其进行方向引导与制度保障,为美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 石伟星马立武
- 关键词:美国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现代化
- 生态文明建设奠基时期的中国方案
- 2016年
- 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这一民族自信来自于生态文明建设奠基时期(1921-1983)的中国方案。这一中国方案在理论形态上是中国环境保护道路、中国环境保护理论和中国环境保护制度的同生共荣,它们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这一中国方案为生态文明建设探索贡献了中国智慧,奠定了制度自信的生态根基,指引了美丽中国梦的前进方向。
- 鲁长安
-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奠基时期
- 奠基时期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成就与地位被引量:5
- 2008年
- 文章将1897-1949年间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作为该学科的奠基时期。鉴于奠基时期的学术研究对后续研究的重要影响,以及学术界对该阶段研究的不足和对其评价肯定得不够充分,文章从学术史研究的角度出发,围绕研究成果、学术争鸣、学术价值以及研究特点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奠基时期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主要贡献与历史地位,并对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发展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 程霖毕艳峰
- 关键词:奠基时期中国经济思想史学术史研究
- 美国中国学的奠基时期——“20世纪上半叶美国中国学”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2
- 2006年
- 褚艳红
- 关键词:中国学奠基
- 中国逻辑的独立发展和奠基时期(上)被引量:4
- 1997年
- 中国逻辑的独立发展和奠基时期(上)周文英中国逻辑的独立发展,开始于春秋战国,秦汉之际达于高峰,尔后绵延至魏晋。春秋战国阶段一、先驱人物:老子、孔子、墨子老子姓李名耳,出生于楚国苦县(今河南东部的鹿邑)。河南是古代中国腹心之地。夏、商都是以河南为中心。...
- 周文英
- 关键词:中国逻辑绵延奠基魏晋秦汉春秋战国
- 中国逻辑独立发展和奠基时期(下)被引量:2
- 1997年
- 老子、孔子、墨子先驱,惠施、公孙龙学派蔚名辩之风为大观,荀子、墨家逻辑学派等的卓越贡献,韩非、王充等的非几见识,终于建立起了中国逻辑学。古逻辑家鲁胜也论述了这一时期的中国逻辑发展史和中国逻辑的内容体系。本文的主题和鲁胜的相同,而具体的观点和主张自然不会完全相同。
- 周文英
- 关键词:中国逻辑学墨家逻辑惠施公孙龙名辩
- 秦汉——中日两国关系的奠基时期
- 1987年
- 中日人民的接触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据中国古文献记载:“夏后少康之子封子会稽,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今倭水人好沈没捕鱼蛤,文身亦以厌大鱼水禽,后稍以为饰。诸国文身各异,或左或右,或大或小,尊卑有差。计其道里,当在会稽、东冶之东”①。似乎中日两国人民的祖先有着血缘关系。日本考古学界亦长期存在着“在日本有没有旧石器时代”的争论,虽然发现了一些“类似旧石器的东西”,但“没有得出结论就杳无下文了”②。所以有些日本史学家就认为,“日本是没有旧石器时代的人的。很可能距今五千年以前,——或者是七一一八千年以前一一从居住在现今的中国东北和滨海省一带,使用新石器的移他于这一列岛上的人,才是最初的列岛上的居民”③。这正好与中国古文献的记载相印证,早在五千年前中国大陆就有人漂洋过海到达日本定居生活。
- 王云度
- 关键词:奠基时期旧石器时代远古时代血缘关系
- 秦汉——中日两国关系的奠基时期
- 1987年
- 中国和日本隔海相望,正如日本学者们所指出的:“海洋固然一方面可以把国家和国家隔离开,但同时还可以把国家和国家结合起来。因为远程交通每多经由海道反而更加容易。即使在古代,海上交通也一定格外方便,而且很频繁”。地理形势有利于造成中日两国息息相通的联系。中日人民的接触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据中国古文献记载:“夏后少康之子封于会稽,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今倭水人好沈没捕鱼蛤,文身亦以厌大鱼水禽,后稍以为饰。诸国文身各异,或左或右,或大或小,尊卑有差。计其道里,当在会稽、东冶之东”。似乎中日两国人民的祖先有着血缘关系。日本考古学界亦长期存在着“在日本有没有旧石器时代”的争论,虽然发现了一些“类似旧石器的东西”,但“没有得出结论就杳无下文了”。所以有些日本史学家就认为,“日本是没有旧石器时代的人的。很可能距今五千年以前。
- 王云度
- 关键词:日本学者旧石器时代西汉王朝远古时代后汉书
相关作者
- 赵俊芳

- 作品数:115被引量:936H指数:15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大学学术权力 学术发展 学术权力 高校
- 梁中效

- 作品数:145被引量:270H指数:7
- 供职机构:陕西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蜀道 述论 文化 汉水流域 司马迁
- 周跃西

- 作品数:22被引量:105H指数:7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
- 研究主题:民间美术 U盘 汉代 五行说 文化内涵
- 王胜今

- 作品数:124被引量:990H指数:17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人口 东北亚区域合作 东北亚 计划生育 老年人
- 孟凡奇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单县第一中学
- 研究主题:创新型 个性化 高中历史 新手教师 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