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0篇“ 妊娠失败“的相关文章
妊娠早期先兆流产高龄孕妇保胎治疗后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分析妊娠早期先兆流产高龄孕妇保胎治疗后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230例妊娠早期先兆流产高龄孕妇进行横断面研究,均进行保胎治疗,并判定妊娠结局,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继续妊娠组和妊娠失败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早期先兆流产高龄孕妇保胎治疗后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230例妊娠早期先兆流产高龄孕妇保胎治疗后妊娠失败45例,发生率为19.57%(45/230);两组年龄、孕周、孕次、孕前体质量指数、人工流产史、早产史、孕期吸烟史、孕期饮酒史、合并阴道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失败组黄体功能不全、有自然流产史、有宫内大血肿、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9000 mU/mL占比均高于继续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黄体功能不全、有自然流产史、有宫内大血肿、β-hCG<9000 mU/mL均为妊娠早期先兆流产高龄孕妇保胎治疗后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黄体功能不全、有自然流产史、有宫内大血肿、β-hCG<9000 mU/mL均为妊娠早期先兆流产高龄孕妇保胎治疗后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
罗颖怡
关键词:妊娠早期先兆流产孕妇保胎治疗妊娠失败影响因素
不明原因反复妊娠失败患者的免疫学指标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不明原因反复妊娠失败患者的免疫学指标,探讨其是否与妊娠失败有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了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因反复妊娠失败(包含复发性自然流产及反复种植失败)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91例患者,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从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是否阳性及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否升高2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其中ANA阳性组34例,ANA阴性组57例;NK细胞正常组32例,NK细胞升高组59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孕持续时间、流产次数、生化妊娠次数、反复种植失败次数等信息,收集免疫学指标包括ANA、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谱、抗磷脂抗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补体、免疫球蛋白、风湿四项等,常规化验包含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NA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在自然胚胎停育次数、移植后胚胎停育次数、妊娠失败总次数、既往合并妇科及慢性疾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NA阳性组移植后不着床次数为(3.20±2.04)次,明显高于ANA阴性组[(1.47±0.96)次,P=0.004];ANA阴性组的CD19+B细胞比例[(12.96±4.26)%]及CD3-HLA-DR+活化B/NK细胞比例[(14.58±5.45)%]均显著高于ANA阳性组[(10.23±3.54)%,P=0.007;(11.34±4.11)%,P=0.009]。NK细胞正常组与NK细胞升高组在自然胚胎停育次数、移植后胚胎停育次数、妊娠失败总次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NA阳性患者的反复种植失败次数明显升高,外周血NK细胞与妊娠失败的关系尚不明确。
董静高海慧王丽芹潘琳赵磊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反复种植失败抗核抗体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
用于预测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失败结局的标志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预测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失败结局的标志物及其应用。所述标志物包括宫颈菌群标志物,所述宫颈菌群包括长双歧杆菌和哈撒韦氏亨盖特氏菌。本发明运用宫颈特征菌群,形成对辅助生殖技术人群的妊娠失败的预测,对是否展开新周期...
邵秀娟王震冯涛
基于LASSO回归分析构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失败的风险预测模型与验证分析
2024年
目的基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构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再次妊娠失败的相关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420例UR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7∶3比例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建模组与验证组。所有URSA患者均随访至终止妊娠,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成功组、妊娠失败组,统计患者基线资料。采用LASSO回归筛选可能影响URSA患者再次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依据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根据回归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以验证组数据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通过LASSO回归模型的三折交叉验证确定最佳惩罚项系数λ,在λ±s x处筛选,最终筛选出9个潜在的相关因素,分别为年龄、流产次数、自身免疫因素、空腹血糖受损、DNA断裂指数(DFI)、优质胚胎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黄体酮(P)、雌二醇(E_(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流产次数多、自身免疫因素异常、空腹血糖受损、DFI高是URSA患者再次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OR=1.286、4.574、3.114、3.204、1.234,P<0.05);优质胚胎数多及血清HCG、P、E_(2)高表达是URSA患者再次妊娠失败的保护因素(OR=0.547、0.826、0.948、0.995,P<0.05);使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对建模组、验证组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一致性指数(C-index)值分别为0.959、0.968,两组的校正曲线均与理想曲线拟合反应良好,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建模组AUC为0.959(95%CI:0.937~0.981,P<0.001),灵敏度为86.6%、特异度为95.7%、约登指数为0.823;验证组AUC为0.968(95%CI:0.949~0.988,P<0.001),灵敏度为88.5%、特异度为97.4%、Youden指数为0.859。结论年龄、流产次数、自身免疫因素、空腹血糖受损、DFI、优质胚胎数、HCG、P、E_(2)与U
张伟江雪娟朱怡应翩
关键词: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血清TGF-β1与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输卵管疏通术后自然妊娠失败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SOI)患者输卵管疏通术后自然妊娠失败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05例SO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检测患者血清TGF-β1水平,随访统计患者自然妊娠情况。采用点二列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血清TGF-β1水平与SOI患者输卵管疏通术后自然妊娠情况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结果失访8例,297例SOI患者术后自然妊娠失败113例(38.05%);不同年龄、不孕时间的SOI患者术后自然妊娠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高水平组术后自然妊娠失败率高于低水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SOI患者术后自然妊娠情况与血清TGF-β1水平呈正相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在调整年龄、不孕时间后,以血清TGF-β1低水平为参照,血清TGF-β1高水平是SOI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术前血清TGF-β1水平预测SOI患者术后自然妊娠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711,95%CI:0.650~0.772,P<0.05)。结论血清TGF-β1水平与SOI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具有相关性,可作为预测患者自然妊娠风险的指标。
姜玉婵吕瑞亮郑春峰毕翠萍
关键词: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输卵管疏通术自然妊娠
抑制素B、骨形态发生蛋白15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血清中表达意义及与治疗后妊娠失败的关系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抑制素B、骨形态发生蛋白15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血清中表达意义及与治疗后妊娠失败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自2021.6-2023.6收治的102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纳入观察组,分为绝经组和非绝经组。另选同期的102例体检健康且月经正常的妇女纳入对照组,分析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血清抑制素B、骨形态发生蛋白15表达水平均更低(P<0.05);绝经组血清抑制素B、骨形态发生蛋白15表达水平均低于非绝经组(P<0.05);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血清抑制素B、骨形态发生蛋白15表达水平均与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呈负相关,与雌二醇呈正相关(P<0.05);低抑制素B组治疗后妊娠失败率高于高抑制素B组,低骨形态发生蛋白15组治疗后妊娠失败率高于高骨形态发生蛋白15组(P<0.05);血清抑制素B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15的敏感度为92.52%、特异度为63.47%、AUC为0.915。结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血清抑制素B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表达均下调,与卵巢功能减退程度密切相关,联合预测治疗后妊娠失败的效能较好。
王婧阿依努尔·买苏提阿孜古丽·阿力木江李丹陆萍
关键词:抑制素B卵巢功能妊娠失败
低水平抗苗勒管激素患者体外受精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低水平抗苗勒管激素(AMH)患者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中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IVF/ICSI治疗的931例(1184个周期)血清AMH<1.1 ng/m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3例(525个周期)患者进行了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组193例(193个周期)和临床未妊娠组310例(332个周期);对所有患者根据年龄<35岁、35~<40岁、40~51岁分组,AMH水平<0.06 ng/ml、0.06~<0.20 ng/ml、0.20~<0.50 ng/ml、0.50~<0.80 ng/ml、0.80~<1.10 ng/ml分组,分析年龄、AMH与妊娠结局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低水平AMH患者IVF/ICSI后妊娠失败的相关因素。结果:①与临床妊娠组相比,临床未妊娠组患者的年龄更大,AMH水平和窦卵泡数(AFC)更低,成熟卵母细胞(MⅡ)数、双原核(2PN)受精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更少,取卵时子宫内膜厚度更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年龄组间的AMH水平、AFC数、体质量指数(BMI)、促性腺激素(Gn)总量、MⅡ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每取卵周期临床妊娠率、每促排卵周期临床妊娠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低水平AMH不同范围间的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每取卵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每促排卵周期临床妊娠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是影响低水平AMH患者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P=0.002)。ROC曲线示,预测临床妊娠的年龄最佳截断值为35.5岁,曲线下面积为0.634(95%CI 0.586~0.682,P<0.001)。结论:对于低水平AMH(<1.1 ng/ml)的患者在IVF/ICSI治疗后仍有妊娠的机会,年龄是影响临床妊娠率的主要因素,而不是AMH的微小差异。患者实际年龄低于35.5岁时,即使AMH水平较低也可能有较好的胚胎移植后临床妊娠结局。
刘兰刘兰曾艳如曹祺唐恬
关键词:抗苗勒管激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年龄
血清25(OH)D、AMH、β-hCG水平联合检测对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失败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抗米勒管激素(AMH)、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联合检测对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失败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于该院接受IVF-ET的158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妊娠成功组(n=91)和妊娠失败组(n=67)。比较两组胚胎移植日血清25(OH)D、AMH、β-hCG水平,分析其与不孕症患者IVF-ET妊娠失败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上述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对不孕症患者IVF-ET妊娠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妊娠失败组胚胎移植日血清25(OH)D、AMH、β-hCG水平均低于妊娠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胚胎移植日血清25(OH)D、AMH、β-hCG水平与不孕症患者IVF-ET妊娠失败均呈负相关(r<0,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胚胎移植日血清25(OH)D、AMH、β-hCG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不孕症患者IVF-ET妊娠失败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6、0.753、0.817、0.913,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血清25(OH)D、AMH、β-hCG水平联合检测对不孕症患者IVF-ET妊娠失败的预测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
牛姝人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25羟维生素D
经阴道超声血流参数联合血清抗苗勒管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失败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血流参数联合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失败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行IVF-ET的173例PCOS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脱落12例。根据胚胎移植后第28天阴道B超结果将161例患者分为妊娠失败组(n=96)与妊娠成功组(n=65)。比较2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与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S/D)和血清AMH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PCOS不孕症IVF-ET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I、PI、S/D、血清AMH水平单独及联合评估对PCOS不孕症患者IVF-ET妊娠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妊娠失败组血清AMH水平低于妊娠成功组,血流RI、PI、S/D高于妊娠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I(OR=4.688,95%CI:2.878~6.498)、PI(OR=4.332,95%CI:2.277~6.387)、S/D(OR=3.773,95%CI:1.856~5.691)、月经第3天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值(OR=2.998,95%CI:1.236~4.760)高是PCOS不孕症IVF-ET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月经第3天FSH水平高(OR=0.579,95%CI:0.416~0.806)、血清AMH水平高(OR=0.722,95%CI:0.533~0.911)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OR=0.632,95%CI:0.421~0.843)是PCOS不孕症IVF-ET妊娠失败的保护因素(P<0.05)。RI、PI、S/D联合血清AMH水平预测PCOS不孕症IVF-ET妊娠失败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5.83%、80.00%、0.933。结论超声血流参数联合AMH对PCOS不孕症IVF-ET妊娠失败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张金玲李永乐
关键词:血清抗苗勒管激素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复发性流产患者转氨酶升高与早期妊娠失败的相关性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转氨酶水平与早期妊娠失败的相关性,分析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门诊的妊娠早期RSA患者202例,根据是否发生早期妊娠失败分为妊娠失败组(47例)和对照组(155例),根据转氨酶升高情况分为转氨酶升高组(55例)、转氨酶正常组(147例),分析转氨酶升高与早期妊娠失败的相关性以及转氨酶升高的高危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妊娠失败组患者血清转氨酶水平明显升高(P<0.05);妊娠失败组患者转氨酶升高与胚胎染色体异常无关(P>0.05);转氨酶升高组患者妊娠失败率明显高于转氨酶正常组(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提示: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是RSA患者发生早期妊娠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仅妊娠早期使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是RSA患者转氨酶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发生早期妊娠失败的RSA患者血清转氨酶水平显著升高,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是RSA患者发生早期妊娠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重视妊娠早期转氨酶升高。妊娠早期用药与转氨酶升高有关,尤其是IVIG,应严格控制妊娠早期IVIG用药指征。
张姝文李佳钋徐赫泽侯悦乔宠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转氨酶升高早期妊娠失败药物使用

相关作者

钟秀会
作品数:308被引量:1,091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中药 小鼠 奶牛 流产 雏鸡
宫新城
作品数:90被引量:180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
研究主题:小鼠 中药 奶牛 IL-10 地锦草
李绍华
作品数:8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弓形虫 急性感染 妊娠失败 IL-10 小鼠
翟向和
作品数:97被引量:243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引物 病毒检测技术 试剂盒 附红细胞体 奶牛
史万玉
作品数:293被引量:741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
研究主题:中药 小鼠 雏鸡 奶牛 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