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35篇“ 姓名权“的相关文章
挂名登记引发的姓名权官司
2024年
现实生活中,一些企业主出于种种原因,在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手续时借用他人身份证登记注册。法官提示,对于碍于人情世故等原因出借身份证的人而言,这种行为往往会给其埋下意想不到的法律隐患。因挂名登记被“限高”,身份证出借人是否被侵
尹伊
关键词:姓名权登记注册出借人人情世故企业主
《民法典》第1014条(姓名权、名称不得非法侵害)评注被引量:1
2024年
《民法典》第1014条规定的姓名权、名称不得非法侵害,是姓名权、名称的消极防御能,其与《民法典》第1012条、第1013条规定的姓名权、名称的积极能,共同构成现行法律体系下关于姓名权、名称能的一般规定。对于涉及姓名权、名称消极能的法律纠纷,在其他法律如《著作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没有具体规定时,应回溯到本条作为规范依据。本条在立法技术上采具体列举+概括规定的方式,既明确了应予禁止的典型侵害行为,也将那些尚不足以预先概括其事实构成的侵害行为纳入现行法调整范围,从而使制定法能够跟得上社会发展而为姓名权、名称提供充分保护。主张本条规定的典型侵害行为及其他侵害行为的利人负有证明责任,需要证明行为人实施了干涉、盗用和假冒等行为,若利人不能证明或提供的证据前后矛盾等,则要承担不利后果。
朱晓峰
关键词:姓名权名称权盗用假冒
民法典视域下的未成年人姓名权保护问题研究
未成年人保护一直是我国立法司法的重点所在,然而对于法律赋予未成年人的种种利在实践中却总是流于形式。姓名权作为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人格,在应用到未成年人身上时常大打折扣。司法实践中未成年子女的姓名变更问题,尤其是夫妻离异...
季东辛
关键词:未成年人姓名权
商标与在先利的冲突与解决路径——以姓名权的利益结构为视角
2024年
判断争议商标是否侵犯了自然人的在先姓名权是解决姓名权与商标冲突案件问题之所在。既有理论从姓名与自然人之间是否具有“唯一对应关系”或“具有稳定联系”的角度对此进行区分。从本质上看,姓名权与商标之间的冲突实为商标对姓名财产利益的侵犯,“唯一对应关系”或“具有稳定联系”实为姓名权的财产利益的体现,能够主张在先姓名权姓名实为具有现实性财产利益的姓名姓名财产利益具有衍生性、或然性、潜在性,与知名度密切相关。虽然《民法典》确认姓名之上的财产利益,但自然人姓名的财产利益于现实之中仍然会因其姓名知名度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所以,要确定诉争商标是否侵犯了自然人的在先姓名权,可依据该姓名是否具有财产利益,并结合知名度或影响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阿依加马丽·苏皮王绍清
关键词:姓名权商标权在先权利
商标法对在先姓名权的保护路径探析——基于“乔丹”商标系列案11份再审裁判文书的考察
2024年
“乔丹”商标系列案对商标领域的姓名权保护具有特殊意义。对11份再审裁判文书的考察及对案件判决结果的梳理,有助于厘清商标法中在先姓名权与人格性姓名权的关系。基于姓名权的双重属性,应对在先姓名权和人格性姓名权采取两条平行的保护路径,结合法院对在先姓名权保护程度的变化,针对以迈克尔·杰弗里·乔丹为代表的外国人在先姓名权的对应关系、知名度考量及侵商标撤销等相关标准提供正当性依据与判断方法。
杨春磊黄梦月
关键词:商标法
论其他人格标识符号对姓名权、名称保护规定的参照适用
2024年
《民法典》第1017条采“具体列举+概括规定”的方式,将姓名、名称之外的其他人格标识符号纳入现行法关注和保护的范畴,当这些人格标识符号具备《民法典》第1017条规定的条件时,即可参照适用姓名权、名称保护的有关规定。其中,对于该条规定的人格标识符号范围的认定,应当结合文义解释、目的解释的方法而采识别标准,将那些能够在民事主体的社会交往中使民事主体彼此区分开来的人格标识符号都纳入现行法的关注范围来。对于不确定概念“一定社会知名度”,应采对应关系标准认定,并通过综合考量案涉人的因素、空间因素、时间因素等,来增强相应法律效果评价结果的说服力。对于“足以造成公众混淆”,应当从主体、原因和结果三个方面来把握,从而在与“一定社会知名度”相协调的前提下,共同作用于其他人格标识符号是否参照适用姓名权、名称保护的相关规定的认定。
朱晓峰
关键词:人格标识
墓碑上的姓名权
2023年
在逝者墓碑上镌刻亲人的名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后人对亲人追思情感的体现。为了表达对逝者的感情和敬意,很多地方都有在墓碑上刻后人名字的风俗,然而这样的风俗却引发了一起姓名权纠纷……案情简介近期,某市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姓名权纠纷案件。刘女士离婚后因不满其名字刻于前夫家墓碑上,诉至法院。据悉,刘女士和石先生在2017年登记结婚,婚后生育儿子小石,在二人婚姻期间,石先生的祖父、祖母、继祖母相继离世。
徐嵩杨政
关键词:姓名权登记结婚中国传统文化纠纷案件墓碑人民法院
公民姓名权的公法规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利意识不断提升,公民基于其个人喜好申请登记、变更姓名的需求日益增多。囿于有关姓名权公法规制的法律规范不统一、不明确,实践中同案不同判现象频发,对此现象应引起重视。基于此,本文对姓名权公法规...
朱晨佳
关键词:姓名权公序良俗法律保留
姓名权的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颁布以前,我国一直都缺少专门针对姓名姓名权的立法,关于姓名和如何保护姓名权的规定一直比较零散,分布在各单行民事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各类法律解释、规范性文件内,十分笼统且不足。...
刘春燕
关键词:姓名权人格权法律保护
民法典时代我国姓名权保护问题研究
2023年
2020年5月28日,我国颁布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一大亮点也是我国独创之处——人格独立成编,从草案出台之日起就物议沸腾,学界亦为之争辩不休。然而,在《民法典》已施行的现今,如何于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下理解适用该编规定解决实际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是当前应聚焦的研究重点。具体到姓名权保护,现实中层出不穷的各类问题引人发问:何以在社会不断发展,公众私人边界不断拓宽的背景下,保障与保护姓名权的有效行使与不被侵害?据此,文章拟对姓名权现有法律规定作简要梳理评价。
殷子月
关键词:姓名权人格权民法典

相关作者

李林启
作品数:62被引量:175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担保物权 人格权 法律保护 非讼程序 姓名权
袁雪石
作品数:31被引量:423H指数:9
供职机构:国务院
研究主题:人格权 损害赔偿 姓名权 人格权请求权 身份权
刘练军
作品数:76被引量:389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南商学院
研究主题:司法 司法审查 宪法 法官 司法权
张红
作品数:355被引量:3,103H指数:3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SAR 合成孔径雷达 SAR图像 一般人格权 高分辨率SAR
石冠彬
作品数:51被引量:460H指数:14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民法典 民法典编纂 《物权法》 人工智能 解释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