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26篇“ 存款准备金率“的相关文章
- 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家信心与企业投资
- 2024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精准、有效的货币政策和坚实的企业家信心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存款准备金率和企业家信心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机制检验显示,央行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利率传导渠道和银行信贷传导渠道对企业投资发挥作用,企业家信心主要通过影响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并通过银行债务融资渠道和企业内部资金的重新配置渠道对企业投资发挥作用。本文研究对当前我国经济如何通过刺激企业投资来恢复和扩大需求,从而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具有政策性意义。
- 张华邓永亮
-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家信心扩大内需
-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基于VECM模型的实证分析
- 2024年
- 存款准备金率通常被认为是货币政策工具中最有效的政策手段,本文选取了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的月度数据,采用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R、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月环比序列三个变量,先进行ADF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因果检验,然后建立VECM模型。研究结论:变量两两之间分别存在直接的Grange因果关系,CPI对M2的变化较为敏感,存款准备金率对通货膨胀短期具有影响,但长期政策失效。因此,国家在调整货币政策时,不仅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还应该关注基础货币的变化,通过实施多维度、多目标的有效货币政策,理性长期地调控CPI指数,防患通货膨胀于未然。
- 牛晓阳郑嘉泽
-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广义货币供应量CPIVECM模型
- 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基于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实证研究
- 2024年
-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自1985年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8年间一共进行了64次调整。2018年以来,为拉动经济增长,我国持续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近两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央行持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本文以2018-2023年为区间,通过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发现,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流动性比例产生负向影响;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阶段模型研究政策的传导效力,发现疫情前后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传导效果变化明显、效力减弱、时滞拉长;进一步对银行分类后,发现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比城商行、农商行小。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传导效力要随之改变,经济下行预期下,在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政策的灵活性和精准性,从而更好地发挥稳定经济大盘的调控作用。
- 孟平费莉雯高超群吴嫘孙娴
-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
- 金融稳定与外部宏观审慎政策溢出效应——以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价值比为例被引量:5
- 2022年
- 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宏观审慎政策的执行变得更加频繁。随着金融一体化的加深,一国的宏观审慎政策会影响其他国家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即产生了溢出效应。本文以紧缩性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和贷款价值比政策为研究对象,对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溢出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分析;构建溢出指数对宏观审慎政策的溢出效应进行了讨论;最后,检验了中国的金融稳定对外部宏观审慎政策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外部宏观审慎政策对中国的宏观审慎政策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其中,存款准备金率的溢出效应要大于贷款价值比。第二,中国的金融稳定会对外部宏观审慎政策的溢出效应产生影响。其中,信贷和房价的变化与存款准备金率的溢出效应成反向关系,与贷款价值比的溢出效应成正向关系。由此,本文认为中国应该重视外部宏观审慎政策的影响,并积极参与国际宏观审慎政策协调。
- 方意欧阳辉张碧琼
- 关键词:金融稳定宏观审慎政策存款准备金率贷款价值比
- 影子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基于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角度
- 欧、美发达国家的银行体系中,影子银行以资产证券化为核心,表现为货币市场基金、对冲基金等形式。受我国证券化起步晚、发展不完善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影子银行主要以表内影子业务为主导,表现为同业科目。目前,围绕我国表内影子业务...
- 陈然
- 关键词: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系统广义矩
- 央行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背景与效果
- 2021年
- 文章梳理了近期央行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指出此举主要是为调整非理性汇率预期、缓解美元流动性淤积和提升货币政策独立性。文章指出此举信号意义突出,且效果明显,人民币对美元弹性明显增强。后续在美元走势、经常项目差额和资本流入因素共同作用下,预计人民币将维持区间震荡走势。
- 王静文李睿杰
- 关键词:资本流入货币政策独立性经常项目差额汇率预期央行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 2021年
- 为加强金融机构外汇流动性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1年6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5%提高到7%。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央行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2个百分点,可冻结约200亿美元外汇流动性,有助于促进境内外汇市场平衡。
- 关键词:金融机构外汇市场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央行
-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被正式提出,不同于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这一观点认为货币政策会通过收入估值效应、利益追逐效应、保险效应以及思维定势效应影响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在这个传导过程中银行管理...
- 胡耀鑫
- 关键词:商业银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系统GMM
-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利率冲击效应——基于货币市场的分析
- 2021年
- 运用2009年10月31日-2019年12月20日的日数据,构建了存款准备金率、隔夜同业拆借利率、7天同业拆借利率和14天同业拆借利率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只考虑直接影响,滞后1-15阶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隔夜同业拆借利率分布均值有显著性影响但回归系数较小;考虑直接和间接影响,滞后1-15阶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隔夜同业拆借利率、7天同业拆借利率、14天同业拆借利率分布均值均有影响,而且冲击峰值逐次延长.建议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在此基础上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平稳推动“两轨并一轨”,加快培育金融市场利率体系,逐步畅通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
- 祁永忠李红霞
-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冲击的情境被引量:3
- 2021年
- 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与法定存款准备金都存放在中央银行的特定账户上。二者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决定了中央银行可以依托调节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行为。本文着眼于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实施的动态过程,通过整理2011—2018年20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tem-GMM)方法进行动态面板回归模型估计,考察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对大型国有银行与中小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冲击与影响,实证研究证实存款准备金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行为会产生显著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虽然对不同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的抑制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差异,但是对银行总体流动性创造能力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作用效果。
- 王千红郭曦
-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存款准备金率
相关作者
- 易宪容

- 作品数:1,131被引量:2,398H指数:25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 研究主题:房地产市场 房价 楼市 房地产 货币政策
- 郭田勇

- 作品数:378被引量:1,159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 研究主题:银行业 金融业 金融机构 银行 中国银行业
- 巴曙松

- 作品数:1,674被引量:9,938H指数:4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经济 金融 金融市场 金融体系 金融危机
- 吴方芳

- 作品数:1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银行
- 研究主题:利率 国债收益率 回购利率 存款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操作
- 虞华

- 作品数:219被引量:101H指数:4
- 供职机构:盐城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生猪价格 生猪 猪价 生猪生产 禽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