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2篇“ 孙奇逢“的相关文章
- 知行合一:实学经世思想视域下的孙奇逢心性义理之学
- 2025年
- 在哲学理念上,孙奇逢更多受到传统易学影响,同时对世界和宇宙的构成与运行的理解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色彩。他明辨儒释,非难释家空无思想,肯定儒家相比于释家教义更关注现实世界,并能带给人社会责任感,赋予儒者积极进取的力量。他十分反感媚鬼神的现象,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 陈子涵
- 关键词:孙奇逢知行合一
- 和会朱陆,上溯孔孟:论孙奇逢的理学思想
- 2025年
- 孙奇逢通过上溯孔孟的方式化解儒家各派之间的矛盾,将所有儒家学派置入孔孟经典的框架之中,重新构建道统谱系,强调大宗小宗的区别,将原本对天理理解有所差异的各个儒学流派统称为“小德之川流”,这种不拘泥于一家一派的较高的包容度,使得夏峰之学更易被儒者接受,也更易于传播。
- 燕颖
- 水到渠有成——孙奇逢《为孙曾命笔》随感
- 2024年
- 犹记二○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贸圣佳二○二二年秋季拍卖会上,我所钟情的拍品—孙奇逢《为孙曾命名》卷,以善价竞得。是卷高二十厘米,长九十二厘米,右下角钤有“姬传”朱文印,姬传即姚鼐,乃桐城派文学之祖,其文学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凡三百年之久。此印上方接着钤有“五瑞斋”白文印,此为清代学者姚睿昌斋号印,姚睿昌为姚惜抱之孙。
- 徐铭壑
- 关键词:文学成就桐城派秋季拍卖会清代学者孙奇逢
- 孙奇逢《四书近指》孟子诠释研究
- 明清易代之际,思想家们着力于思考和建设新的学术研究范式,尝试对理学思想体系赖以建立的儒学经典进行重新诠释,因而,形成了新的《四书》学风潮。同时,《孟子》作为理学的理论源流之一,其思想研究也日益成熟。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北...
- 张丁心
- 关键词:孙奇逢孟子思想理学
- 明清之际大儒孙奇逢迁居豫北交游述略
- 2024年
- 清朝建立之初推行圈地政策,大儒孙奇逢所居之地尽被圈占,他在六十六岁高龄之际被迫南迁。孙奇峰一路历尽艰辛,最后在豫北地区的辉县夏峰村定居。在夏峰村居住期间,孙奇逢一方面与当地士人交游论道,探讨义理,创立了苏门会等会社组织,另一方面频繁与地方民众交往互动,扶危济困。孙奇逢迁居豫北后的交游活动,是清朝初年豫北地区士绅、民众日常互动交流的生动写照。
- 申红星
- 关键词:明清之际孙奇逢迁居交游
- 畿南王学的四书学建构——以鹿善继、孙奇逢为中心的考察
- 2024年
- 畿南王学是明代万历年间在京师以南的畿辅地区兴起的崇信阳明学(或称王学)思想、传承阳明学学脉的学术群体。鹿善继、孙奇逢是畿南王学的核心人物。《四书说约》和《四书近指》是畿南王学进行四书学建构的主要文本,它们在诠释四书的过程中采用了直接阐发义理的文本建构方式,体现了其作为心学一脉的文本诠释特点。在思想建构方面,畿南王学强调反求本心的反约之道、重视慎独为宗的修养工夫,主张明理适用的实践之学,具有和会朱王的学术倾向。
- 李会富
- 关键词:四书学孙奇逢
- 礼乐生活的由而不知与绝对时机化——论孙奇逢的礼乐美学
- 2024年
- 孙奇逢出于调和宋明理学美学与周孔之道美学的需要,强调以礼乐制度所显现的礼乐生活来阐发、把握“理”的具体内涵,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宋明理学在礼乐美学上的虚无主义倾向。孙奇逢强调,礼乐生活之于移风易俗的最高境界在于“由而不知”,也就是把经过精心设计的礼乐制度落实为臣民无意识的礼乐生活之事。他非常看重礼乐生活的绝对时机化,认为周孔之道的仁爱必须通过一次性或原发性的礼乐生活之事才能得以显现。
- 李燕
- 关键词:孙奇逢
- “明清之际的学术与思想暨纪念大儒孙奇逢诞辰44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24年
- 2024年4月26—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辉县市夏峰学会联合主办的“明清之际的学术与思想暨纪念大儒孙奇逢诞辰4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辉县市召开。来自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 张佐良
- 关键词:传统文化研究孙奇逢明清之际古代史
- 孙奇逢民本思想研究
- 孙奇逢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大家,他一生著述甚多,是清初北学宗主。孙奇逢成长于儒家思想浓厚的书香家庭,在经历过亲人离世与国家灭亡后,他的人生轨迹也随之改变。三年的流徙生活,使他亲身经历了病痛与贫困,也见证了百姓生活的艰辛,这使...
- 王佳怡
- 关键词:明末清初民本思想孙奇逢君民关系
- “明体达用”:孙奇逢的道统建构、理学实践与社会转型
- 2023年
- 明末清初社会转型之际,思想界门户林立,聚讼纷纷,孙奇逢摒除门户之见,主张兼容并包,取诸家所长作为圣学之“拼图”,提出“明体达用”的理学主张,建构其独特的道统观,使一代学人身上添了包容的气质。“明体”反映在《理学宗传》的道统建构上,表现为:“严儒释之辨”,建构道统谱系;“不一处见一”,消解诸家聚讼;“折衷于圣道”,以圣人为归。“达用”体现在“主于实用”的理学实践中。孙奇逢主张躬行实践、内圣自得,强调为学要有“把柄”,即在人伦日用间体认天理,理学由此不再高高在上,在经世致用之外,开始回归日常。他通过著书讲学,开创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中州学派,其理学思想和理学实践对于推动清初学风转变和社会转型影响深远。
- 康光磊
- 关键词:孙奇逢道统理学明体达用
相关作者
- 李之鉴

- 作品数:26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政教系
- 研究主题:孙奇逢 《易》 札记 思想论 六十四卦
- 张枫林

- 作品数:13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 研究主题:孙奇逢 冯友兰 义利观 传统义利观 衍变
- 张佐良

- 作品数:19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清初 孙奇逢 理学 乾隆朝 政府对策
- 张艳

- 作品数:607被引量:2,891H指数:2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 研究主题:护理 影响因素 老年人 护士 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王学斌

- 作品数:41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 研究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思想 北学 孙奇逢 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