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9篇“ 孟加拉湾“的相关文章
- 孟加拉湾风暴对华南前汛期持续性极端降水过程的水汽输送机制研究
- 2025年
- 基于1979—2020年孟加拉湾风暴(以下简称孟湾风暴)最佳路径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和前汛期华南地区持续性极端降水过程(PEPE)个例,采用HYSPLIT模式和Fuzzy c-means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影响PEPE的孟湾风暴活动特征及其水汽输送特征,研究影响其水汽输送机制的大尺度环流因子。结果表明:(1)与全年相比,前汛期孟湾风暴生命期偏长且强风暴比例更高,风暴持续时间和华南地区降水呈明显正相关。约1/3前汛期孟湾风暴对华南地区PEPE产生重要影响,此类风暴强度更强且持续时间更长。(2)受孟湾风暴影响的PEPE其水汽主要来自孟加拉湾的南支和北支水汽输送通道以及西太洋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偏南气流,尤其是南支水汽输送通道使华南地区南边界的水汽辐合显著加强。未造成PEPE的孟湾风暴以北支水汽输送通道为主。(3)从大尺度环流上看,孟湾风暴活动引起的气旋性异常环流和高、中、低层天气系统的配合有利于发生PEPE,其水汽输送机制的关键环流因子是中南半岛以南的南亚次大陆区域偏强的越赤道偏西气流,该支气流起到了衔接孟加拉湾和中国南海水汽的作用,建立起南支水汽输送通道。以上研究结果加深了孟湾风暴对华南前汛期PEPE影响的认识,关注前汛期孟湾风暴的活动和关键环流因子的发展演变是PEPE监测、预测的新着眼点。
- 官晓军范能柱李婷婷庄瑶鲍瑞娟林晖
- 关键词:孟加拉湾风暴华南前汛期
- 孟加拉湾波浪数值模型计算初始参数调整研究
- 2024年
- 在对孟加拉湾海域进行波浪建模的过程中,SWAN模型初始参数调整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鉴于该区域波浪特性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利用波浪浮标数据,对SWAN模型在各种初始参数配置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深入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仅仅提升计算分辨率并不能显著增强模型的模拟精度;因此,选择合适的分辨率对于确保计算效率与模拟精度之间的平衡显得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对BD08、BD11和BD14三个浮标的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当模型设置为10 min时间步长和最大迭代次数为1时,波高模拟展现出了高度稳定性和准确性。因此,建议在模拟过程中采用较短的时间步长并减少迭代次数,尤其是在水深变化剧烈和近岸地区,以提高模型的模拟精度和效率。对SWAN模型初始参数进行细致的调整,对于提高模型在不同地区的模拟精度和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 张万威赵红军陈国平陈国平
- 关键词:SWAN孟加拉湾
- 孟加拉湾南部冷池的极端事件及其机理初析
- 2024年
- 本研究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对比分析了2018年和2015年孟加拉湾南部冷池的极端异常事件。孟加拉湾南部冷池早期出现在5月,8月和9月强度达到最大,10月开始减弱,随后逐渐消失。数据显示2018年和2015年冷池海表温度距平值分别为-0.55℃和0.43℃,是1993—2018年26年中冷池降温最强和最弱的年份。2018年孟加拉湾南部冷池风应力距平值为0.02 N/m2,而2015年距平值为-0.01 N/m2。2018年Ekman抽吸速度距平在冷池区域为正,2015年为负。经混合层热收支计算得到,造成冷池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平流效应,且2018年与2015年的夏季(6—8月)降温平流项分别占49.2%和80.7%。冷池极端事件主要发生在6月,2018年6月冷池降温是2015年的2.76倍,并且海表净热通量项和平流项的异常对冷池极端事件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
- 冯建杰潘爱军董昌明林新宇邱云
- 关键词:海洋水文学孟加拉湾
- 基于Bio-Argo浮标数据研究孟加拉湾中部海域溶解氧分布
- 2024年
- 溶解氧的分布影响着海洋生物的生存,以孟加拉湾低氧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13—2017年该海域Bio-Argo浮标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分析孟加拉湾海域海洋上层(0—200m)溶解氧的垂直分布特征,探讨孟加拉湾海表溶解氧和氧跃层时空变化及其成因。结果表明,由于大量径流和降雨的输入,孟加拉湾海表形成显著的盐度成层,导致该海域溶解氧浓度在约40 m处开始显著降低,并在200 m以内降至20μmol·kg^(-1)以下。海表溶解氧浓度与海表温度呈负相关(r=–0.75)。氧跃层深度(DO50μmol·kg^(-1))与23℃等温线和海表面高度异常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3和0.81。孟加拉湾中部低氧区海表温度是影响海表溶解氧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氧跃层的变化则与海洋中尺度涡密切相关。
- 徐华兵杨丰成梁颖欣刘宇鹏付东洋
- 关键词:溶解氧低氧区孟加拉湾
- 赤道行星波动对孟加拉湾上层盐度时空分布的影响研究
- 本文利用CMEMS再分析数据集,结合SMOS卫星遥感数据、Argo和RAMA浮标等观测数据,对孟加拉湾海表盐度的年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探究赤道印度洋纬向风场及其激发的波动对孟加拉湾盐度异常分布的影响。
孟加拉湾海表盐...
- 陈淑玲
- 关键词:孟加拉湾开尔文波ROSSBY波
- 一次孟加拉湾风暴Sitrang影响西藏东部强雨雪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 2024年
- 利用MICAPS常规气象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TBB资料,通过环境场和中尺度特征分析了孟加拉湾风暴“西特朗”对西藏东部强雨雪的影响。结果表明:孟湾风暴“西特朗”登陆后减弱为热带低压,热带低压云系与南支槽前云系共同发展,影响高原南部,再配合500 hPa上的短波槽、西南中低空急流和副高稳定少动,加之700 hPa干线和地面辐合线的触发,有利于天气尺度的发展,并且风暴外围持续中低空西南急流的暖舌配合,为强雨雪天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相对湿度≥90%的高湿区从200 hPa向下伸展至近地面,500~200 hPa附近为上升区,较强的垂直速度配合水汽条件,有利于强雨雪的出现;水汽的主要来源是孟加拉湾,强雨雪区上空有明显的水汽通量散度辐合,水汽通量较大的区域演变明显,与强雨雪落区相对应并且位于假相当位温等值线密集区,中心数值达68℃,低纬孟湾风暴附近有72℃的低能中心补充能量,说明有明显的能量锋区。
- 旦增冉珍余燕群赤曲奚凤
- 关键词:孟加拉湾风暴南支槽
- 孟加拉湾夏季风生命周期变化研究
- 孟加拉湾夏季风(BOBSM)是亚洲夏季风系统中最早爆发的季风,具有复杂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BOBSM的爆发一般发生在四月底至五月初的北半球春季,其结束时间发生在夏季风向冬季风过渡的转换期——秋季。虽然前人对BOBSM已...
- 李秋赤
- 关键词:IODSST年际变化
- 孟加拉湾台风浪致Stokes漂流数值模拟研究
- 王玉翠
- 赤道东印度洋和孟加拉湾区域海洋水文图集 2020-2022
- 本书对赤道东印度洋和孟加拉湾区上层海洋的温度、盐度和密度等基本水文要素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收录了该区域的各项水文数据图像,主要包括:海表风场、海浪有效浪高、海表流场、水温特征、盐度特征、密度特征、声...
- 祝丽娟
- 孟加拉湾若开盆地上上新统深水沉积及储集特征分析
- 2024年
- 近年来,孟加拉湾北部若开盆地新生界沉积地层内不断取得深水油气勘探发现。本研究基于高分辨率3D地震反射资料,在若开盆地上上新统沉积地层内识别出水道、天然堤、朵体(决口扇、含分支水道朵体)、半深海泥、块体搬运沉积体等多种深水沉积单元。结合钻井的测井、岩屑样品结果,进一步确认了水道、天然堤、朵体沉积单元,并针对过井沉积体开展沉积储层特征及勘探潜力的分析和对比研究,获取了储层级别及其平面分布范围。由于若开盆地上新世以来沉积地层整体埋藏较浅,压实作用较弱且成岩作用程度低,水道、天然堤和朵体均可能为若开盆地中新统-上新统生物气的主力勘探烃藏提供储集空间。其中,蜿蜒型紧密叠置浊积水道是尤其具有厚沉积、强连通、广展布、高砂地比和高孔隙系数的优质深水油气储集类型。研究成果可为深水油气勘探提供重要指导和启示。
- 吴佳男魏慧范国章贾俊民马宏霞丁梁波许小勇王红平张颖尹幸佳陈慧苏明王策卓海腾
- 关键词:天然堤储集特征
相关作者
- 段旭

- 作品数:147被引量:1,728H指数:26
- 供职机构:云南省气象局
- 研究主题:暴雨 孟加拉湾风暴 气候带 数值模拟 降水
- 晏红明

- 作品数:105被引量:1,120H指数:22
- 供职机构:云南省气候中心
- 研究主题:降水 亚洲季风 环流异常 大气环流 孟加拉湾
- 方念乔

- 作品数:142被引量:1,075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
- 研究主题:富钴结壳 古气候 孟加拉湾 东北印度洋 氧同位素
- 琚建华

- 作品数:118被引量:1,505H指数:26
- 供职机构:云南省气象局
- 研究主题:MJO 季节内振荡 年代际变化 降水 夏季
- 丁旋

- 作品数:77被引量:21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
- 研究主题:浮游有孔虫 孟加拉湾 季风 有孔虫 海洋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