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篇“ 季节系列小说“的相关文章
追问意义的“言说”——论王蒙的季节系列小说被引量:1
2011年
王蒙1990年代以来创作发表了"季节系列小说,《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在王蒙的文本中,青春激情、历史理性、人性、日常生活,社会性杂语构成了复杂而又多重的话语空间,王蒙小说的多义性特征(感性经验的叙述,文学观念的审视,历史事件的反思,文学形式的探索)被众多批评家关注,
刘东玲
关键词:《狂欢的季节》王蒙小说系列小说言说追问历史理性
王蒙季节系列小说标点符号用法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王蒙的季节系列小说表现了作者一贯的语言狂欢特征,其中标点符号的独特用法增强了小说语言的表现力,使小说语言更加口语化、更富有节奏感和画面美,创造了标点符号与小说语言完美结合的典范。在这些小说里,标点符号不仅是断句的标志,而且使语句更传神,有时甚至跃居于文字之上,形成一个又一个以某个标点符号为中心的语流。标点符号一方面贴切地帮助语句精确地表达意义,另一方面又给语言增添了立体感,某些章节由于标点符号的出色运用而获得了意外的成功,使无声的阅读有了朗诵的效果。小说中一排排惊叹号使得语言高潮迭起,激情澎湃,无数的问号造成一种凝重、深沉的气氛,表现出作品的理性色彩,若干省略号的独特用法使小说庞杂的内容得以删减,疯长的语言得到控制。与其说王蒙特殊的小说题材和语言风格决定了标点符号的运用特点,不如说是那些具有强调意义的标点符号遇上了一位善于制造语言强烈色彩和夸张效果的作家,王蒙使小说文字与标点符号相得益彰,标点不再游离于句子之外,标点符号不仅是语言形式上醒目的符号,也是内容与情感的重要载体。
郭丽
关键词:小说标点符号思辨激情节制
语言拯救记忆——王蒙季节系列小说的杂语形象被引量:3
2001年
以下五篇文章专论汉语形象问题。所谓汉语形象在文学中是表现意义、创造艺术形象的语言组织,主要指汉语的修辞性形象,包括语音形象、文法形象、辞格形象、语体形象四个层面。每篇文章各有倚重,分别对汉语形象与现代文论、语言诗学及人格、记忆等关系展开论述,视角新颖,不乏独到见解。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拓展现代文论研究的新视野。
周志强齐向东
关键词:小说长篇小说
论王蒙“季节系列小说的时间美学被引量:1
2019年
90年代王蒙的"季节"系列不仅仅表现共和国历史和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百态,深邃的精神与压抑的苦难使王蒙指向唯一客观的时间状态,救赎与延迟赋予"季节"系列独特的时间美学,具体体现为回溯、绵延、超越。这三种时间美学的形态分别以三种方式——遗忘、沉淀、"入梦",植根于小说并冲破虚构形式的围墙至现实深处,以一种消除或剥离时间痕迹的方式在回溯与绵延后选择超越时间,这与王蒙躁动亦自如的人生并行。
温奉桥霰忠欣
关键词:美学
王蒙“季节系列小说中的“议论”
2015年
"季节"系列是王蒙二十世纪90年代创作的长篇系列小说,是其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本文展示了"季节"系列小说所采用的一种主要的叙事方法———叙述者与人物的议论,并且论述了这种叙事方法在小说中的作用及其不足之处。
胡桂红杨少青
关键词:叙事方法议论
革命亲历者的历史体验与反思——论王蒙的“季节系列小说
2014年
"季节系列"小说是王蒙对建国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命运际遇、生命历程、历史意义的一次总结。他以亲历者的身份,经过多年的思索、沉淀,完成了当代知识分子命运的一次自我反思。"季节系列"小说对于历史的认知与体认不同于"伤痕"、"反思"文学的既定模式,王蒙不再将注意力放在历史现象的描摹与再现上,而是力求透过现象追问其背后的内在因缘,其深刻的意义在于因弥合了现象与本质之间的缝隙而成功实现了自我的超越与历史的超越。
郭玉玲于沐阳
关键词:革命知识分子
王蒙“季节系列小说中的双声语
2013年
双声语的运用,是"季节"系列开放式语言的一个最为鲜明的特点。双声语是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中的一个术语。复调小说理论是巴赫金在研究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础上提出的。复调小说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物和作者都平等地参与对话。主人公的意识具有独立性,主人公之间、主人公与作者之间具有平等的对话关系,让各种思想进行交锋。
胡桂红
关键词:系列小说复调小说话语形式文化心态复调性
季节”奏鸣套曲——论王蒙“季节系列小说的音乐叙事
2012年
王蒙"季节"系列小说《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和《狂欢的季节》是将音乐、文学、历史融为一体的"音乐史诗小说",是一部近三十年社会历史的奏鸣交响套曲。在这部"季节"奏鸣套曲中,王蒙以时间为经,以人物心理为纬,反观人生,反观自我,将他个人所经历的时代、岁月的变迁和知识分子的命运,编织成了一部20世纪后半叶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本文认为,"季节"系列小说是王蒙有意按照交响乐的结构来安排小说的,由此试图从音乐的视角去挖掘作者小说文本的叙事隐喻。
祝欣
关键词:音乐叙事
王蒙“季节系列小说中的反讽和隐喻
2012年
王蒙于二十世纪90年代创作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继承了80年代以来开放式语言的风格,并将其发挥到了极至。"季节"系列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反讽、隐喻等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本文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季节"系列中反讽和隐喻等修辞手法的特征、类型以及对于多重主题意义的表现作用。
胡桂红张丽娜
关键词:反讽隐喻
王蒙“季节系列小说中的人物叙事
柴新苗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相关作者

胡桂红
作品数:31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张家口学院
研究主题:季节系列小说 叙事方法 孔子 议论 基本主题
张岩泉
作品数:66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九叶诗派 九叶诗人 文学思潮 现代主义 叙事
刘东玲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人性 个性主义 言说 30年代文学 《兄弟》
罗艳娟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季节系列小说 系列小说 四字格 语言特色 语言
郭丽
作品数:9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激情 文学语言 长篇小说 《高老庄》 精神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