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88篇“ 学具操作“的相关文章
借助操作 优化数
2025年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操作活动,提高生的课堂参与度,让生在灵活运用不同类型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习体验,产生浓厚的习兴趣,同时深化对数概念的理解和记忆,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对核心素养理念下设计小操作活动的意义进行分析,并着重探讨了设计多样化的操作活动的策略。
肖艳秋
关键词:学具操作小学数学
操作:促进生空间观念进阶——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为例
2025年
空间观念是生必备的关键能力之一,是形成空间想象力的经验基础。文章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为例,围绕识别、分析、解构、脱离操作,引导生在观察触摸中积淀空间感知、在拼搭体验中建立空间表象、在运动解构中发展空间想象、在多元表征中促进空间推理,从而促进生空间观念的进阶。
宗骞
关键词:学具操作
借助操作促进概念理解
2024年
在小中巧妙运用,符合习、发展需要,是促进生理解概念的重要途径。引导生亲自操作,不仅能使抽象的数概念象化,降低理解难度,还能激发生的习兴趣,促进他们对数概念的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探讨小教师借助操作来促进概念理解的有效方法,以期提升小的质量与效果。
唐海林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具操作
借助操作 玩转数课堂
2024年
在小中巧妙运用,能将抽象的数概念形象化,降低知识的习难度,加深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生充分掌握相应的数原理,构建起系统的数知识体系。同时,在数课堂中合理运用,能有效激发生的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分析了在小中应用的意义,并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在小中应用的策略。
唐海林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具
巧用操作,让数课堂更灵动——以“包装的问”为例
2024年
将几个长方体外包装盒包装在一起方便携带或运输这是常见的现象。如何包装更节省包装纸,这是一个数问题——表面积最小问题。这一教活动未编排在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后,而是编排在“数好玩”这一单元里,一定是想让生在做中,在中悟,悟出包装时最省包装纸的数规律。
缪小明
关键词:数学规律学具操作数学课堂表面积
巧用操作促进算理理解——以“9加几”一课的教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一直以来,计算教都是小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也占据着较大的比重。新课标也明确要求:计算教要借助多元方法引导生理解算理,内化算法,提升计算技能。而则是引导生理解算理的重要工,只有经历实践操作,生才能真正认识和深化算理、算法,实现计算能力和数素养的全面提升。
刘莉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具算理
实践:操作的时机和形式的选择
2023年
操作在实践操作中必不可少。操作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要以适切的形式呈现,这样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才能深刻理解数知识,获得行为操作的经验,积累基本的数活动经验。
倪志敏
关键词:学具操作数学经验
引入操作,让生思维变得可视
2023年
科中包含了不少抽象的知识,小生在数习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难题。为了让生对数习产生兴趣,能够将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生良好的数思维,教师应注重的使用。基于此,分析小的使用策略,旨在帮助生降低习的难度,加快新知吸收的进程,不断提升思维品质,从而建构更有活力的数课堂。
丁晓丽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具
借助操作 促进深度习——以活动课“三角形的稳定性”为例被引量:2
2023年
可以较为直观地将抽象的文字理论转化为形象的物体演示。在小过程中,的使用和操作能够加深生对知识点本质的理解,增加生的感性经验,提升生的理性思维,让生触类旁通,实现深度习。
石佳琪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具操作
从“操作”到“能力培养”--浅谈操作在小低段数课堂教中的应用
2022年
是一门比较抽象、辑性强的科。在数课堂中,低段小生由于其身的年龄特点,形象思维在认知中占主要作用,习新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体形象或表象、动作进行思维和认识。在数过程中巧妙利用,能满足儿童好动、好奇、好胜的天性,充分调动小习的积极性,改变“教师讲,生听;教师演示,掌生看;师问,生答”的被动局面,充分操作辅助教,优化课堂教
刘荣华
关键词:数学学具学具操作优化课堂

相关作者

刘旭
作品数:6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省东海县牛山小学
研究主题:学具 学生课业负担 学具操作 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
刘加霞
作品数:192被引量:1,386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老师 执教 小学数学 教学建议 数学
赵云峰
作品数:70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研究主题:数学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数学思考 教学
李永鹏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包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学具 学具操作 心理原理 心理学教学改革 心理学
何红梅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江苏海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研究主题:长方体 表面积 学具操作 平行四边形 数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