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884篇“ 学校课程建设“的相关文章
- 链接纽带,为家园共育注入“源头活水”——幼儿园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
- 2025年
- 家庭作为幼儿教育的第一场所,对幼儿的成长有着初步而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转型,家庭教育被赋予更多的责任和使命。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根据家长的需求,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实践活动,促进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因此,我园关工委将“家园共育”的教育模式作为当前幼儿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全面调研家长的教育意见,考虑幼儿成长需求,挖掘丰富的社会资源。基于一系列系统化的教研操作,我园为幼儿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设计“家园共育”园本课程,为“家园共育”注入“源头活水”,以促进幼儿全面而均衡地发展。
- 吴娴
- 关键词:家园共育园本课程学校课程建设幼儿教育幼儿成长源头活水
- 新建学校课程建设的现实困境与策略分析
- 2025年
- 在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课程模式正经历深刻转型,新建学校应以课程为载体,融合AI技术等先进工具,打造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现代化课程体系。如何在课程设计中融入跨学科知识、批判性思维训练以及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决定新建学校能否快速站稳脚跟、赢得社会认可的关键。
- 陈璐邓雪
- 关键词:跨学科知识社会认可学校课程建设人工智能批判性思维
- 课程思维:学校课程建设的一套思想方法——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课程建设为例
- 2024年
- 在学校话语体系中,对课程的表达经常含糊不清,课程与教学梳理不顺,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课程思维”。文章对北京市课程建设先进单位首都师大附属育新学校的课程建设之路进行分析,探索其课程建设的思想方法,即“课程思维”,包括课程建设“目的论”“本体论”“实践论”“方法论”“系统论”和“发展论”等。
- 宋世云丁新唐枫
- 关键词:课程思维课程建设课程要素
- 学校课程建设的哲学遵循、体系建构与实施路径
- 2024年
- 学校在课程建设中要树立大课程观,从哲学的高度来深刻把握教育规律、理解课程的本质内涵。苏州大学附属中学以哲学为遵循,以开发儒家文化资源为路径,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改革创新,建构了“智仁勇”课程体系,用儒家的天地化育、和谐共生、藏修游息、知行合一、中正平和等思想助力课程实施,优化育人环境、推进项目化实施,引导学生和谐健康发展,提高了学校办学品位与育人质量。
- 赵光义
- 关键词:学校课程体系课程哲学儒家文化
- 基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学校课程建设——厦门第一中学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探索
- 2024年
- 新的历史时期,厦门第一中学以“人文·创新,为发展而教育”办学理念,制定《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探索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课程资源,通过制度安排,推进学校课程建设。依托课程,探索赓续红色基因,培育学生人文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办学之路。
- 陈文强
- 关键词:课程资源课程建设
- 指向学生学习力发展的学校课程建设与实践路径
- 2024年
- 学习力是一个人的学习动力、毅力、能力和学习创新力的总和,学习力将学生发展的动力和内因转到学生主体身上,是从实现人的发展这一原点出发揭示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的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指向学生学习力的学校课程建设是促进学习力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广州市文德路小学的学校课程建设与实践,提出了完善和整合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学科实践性教学和全面动态评价体系建设的路径和策略,为学校实施基于学习力的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 黄丽芳
- 关键词:学生学习力学校课程建设课程实施
- 学校课程建设的时代内涵、存在问题与改进路径
- 2024年
- 课程建设是学校管理中最为核心的要素。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的育人目标不断迭代升级,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刻理解学校课程建设的时代内涵。当前,学校课程建设仍存在目标偏离、内容选择不够科学、评价单一陈旧等问题。对此,学校应以课程哲学牵引学校课程建设,统筹设计课程目标、内容与结构,通过课程评价改革实现课程管理优化。
- 孙方友
- 关键词:课程建设课程哲学课程管理
- 核心素养与学校课程建设论丛 研行锦绣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研行课程体系建设
- 本书借鉴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维指标体系,从语研、美研、科研、创研、德育等五个维度来构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研行课程体系”。全书的谋篇布局遵循了课程设计与发展的逻辑理路,从课程设计的原点出发,揭示课程研究、课程规划、...
- 黄锐作
- 面向未来的学校课程建设
- 2024年
- 未来教育赋予了学校课程建设新的时代内涵,面向未来的学校课程建设立足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着眼于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学校课程建设,既是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社会核心素养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未来课程素养的必然要求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呼唤。面向未来的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包括了制订未来教育的学校课程方案,课程结构和内容的升级转型以及指向未来人才培养的学校课程高质量实施。由此,要建构学校课程建设共同体,以课程治理为基本逻辑框架,以课程方案为依据创造性实施课程,实现面向未来的学校办学理念和未来课程的育人目标。此外,以具体学校的实践为案例,剖析了学校在面向未来的课程建设中如何形成开放、健康、智慧的课程愿景,融合、多元、交叉的课程结构,统整、创生、智能的实践样态,从而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和未来发展奠基。
- 欧健艾兴赵渊博
- 关键词:课程建设
- 学校课程建设的辩证思考与实践探索
- 2024年
- 课程即教学科目,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所学的全部学科以及在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的总称;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课程。课程是实施教学的关键依托,是学生素养提升的重要载体。课程在中国和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我国的“课程”最早出现于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为《诗经·小雅·巧言》作注提到“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以法制”.
- 刘庆庚
- 关键词:《五经正义》学校课程建设教师指导教学科目孔颖达实施教学
相关作者
- 徐继存

- 作品数:214被引量:2,743H指数:24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教学论 教学理论 教师 教学实践 教学
- 蔺红春

- 作品数:24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特殊教育 学校课程建设 高校 文化自觉 课程实施
- 汪明

- 作品数:159被引量:1,092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教学 自然灾害 教学论研究 研究方法 大学教学
- 陈卫东

- 作品数:86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张家港市泗港小学
- 研究主题:校长 课堂 教师 课堂教学 人格魅力
- 贾彦琪

- 作品数:41被引量:141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研究主题:课程建设 教学 结构性缺失 课程 伦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