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4篇“ 孵化效果“的相关文章
一种改善产蛋后期肉种鸡种蛋孵化效果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畜禽养殖领域,公开一种改善产蛋后期肉种鸡种蛋孵化效果的方法。所述产蛋后期肉种鸡是指45‑52周龄的肉种鸡,通过在产蛋后期肉种鸡日粮中添加生物法合成的25(OH)D<SUB>3</SUB>可以提高肉种鸡的孵化率,...
呙于明韩琦琦刘凤菊秦鹏赫勇
不同孵化程序及孵化机对鸽胚孵化效果的影响
2025年
孵化机是养殖场人工孵化种胚、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板块,内部结构设计合理的孵化机会有效提高养殖场孵化效益。孵化程序控制孵化机在各阶段自动运行,保证机箱内环境相对稳定。设计适配的孵化程序要考虑温度、湿度、通风、晾蛋以及翻蛋等五大因素,其中温湿度是决定孵化效果的关键条件,制定科学的温湿度变化能极大程度提高种胚孵化效果。为了解不同孵化程序以及孵化机对于鸽胚孵化效果的影响,本试验设定两种孵化程序并使用两种孵化机,共计选孵受精鸽胚9000枚,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0枚。试验设置分别是:A组(a孵化机+二阶段恒温)、B组(b孵化机+二阶段恒温)、C组(b孵化机+单阶段变温孵化),对三组鸽胚孵化结果包括光蛋、死胚、健雏、弱残雏等数据进行记录。结果显示:在孵化效果上,单阶段变温组C孵化率、死胚率均优于二阶段恒温孵化组B,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孵化率略高于B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出雏效果上,A组与C组出雏率与健雏率均高于B组,差异不显著(P>0.05)。a、b孵化机间孵化效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a孵化机在孵化率及健雏率方面略高于b孵化机,出雏窗口期略长于b孵化机,二者各有优势。研究通过两种孵化程序及两种孵化机对鸽胚孵化、出雏效果的分析,证明了单阶段变温孵化更适合鸽胚的孵化需要,可作为一种新型孵化程序推广至实际生产中,为基层鸽胚孵化孵化机生产提供设计思路。
许坤杰黄晓凤杨宏秋王梓颖常楷悦蔡远荣邵林檑兰柳斌何浩鹏林创浩林随源徐昊泽陈益填张续勐伍仲平
关键词:孵化机温度
即时电晕处理不同发育时期家蚕卵的孵化效果分析
2025年
为研究电晕解除家蚕卵滞育的卵龄适期,对比分析了即时电晕和即时浸酸处理产后不同发育时期家蚕卵和处理前后分别进行5℃冷藏抑制发育不同天数家蚕卵的孵化效果;并提高电晕电压及电击时间处理产后4~12d(25℃保护)的家蚕卵,探索不同电晕处理条件对已滞育家蚕卵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晕处理家蚕卵的催青经过比浸酸处理短,电晕刺激剂量(电压大小、电击时长)对家蚕卵的催青经过有影响,刺激量增大可缩短催青经过;除产后1d电晕处理与浸酸处理的家蚕卵实用孵化率无显著差异外,产后2d至产后12d电晕处理家蚕卵的实用孵化率均显著高于浸酸处理;提高电晕处理的电压或电击时长可提高产卵4~12d家蚕卵的实用孵化率,但刺激量过大反而会导致孵化率降低;家蚕卵解除滞育前或后进行5℃冷藏抑制发育、以延长用种期限,同一冷藏期限内,电晕处理的孵化率均高于浸酸处理。可见,电晕处理是一种适用卵龄比浸酸处理范围更广的家蚕卵人工孵化法。
张雨丽张桂征蒋满贵王平阳王霞崔秋英黄旭华卿军
关键词:家蚕卵发育时期解除滞育实用孵化率
种蛋人工孵化效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2025年
养鸡业发展过程中,种蛋孵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种蛋孵化效果,直接影响着鸡场生产力以及养殖经济效益。为提高种蛋人工孵化效果,做好孵化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罗林宝彭洁罗饰宇郑绍洲子明高马永福
关键词:种蛋孵化效果影响因素
亚牛磺酸、肝素对梅花鹿精子体外孵化效果的影响
2025年
研究旨在探索亚牛磺酸、肝素对我国梅花鹿精子体外孵化效果的影响。试验先使用含有0、10、20、40 mg/L亚牛磺酸的改良台式液(TALP液)、输卵管合成液(SOF液)和改良输卵管合成液(SOF2液)对梅花鹿精子进行体外孵化,再用含有0、5、20mg/L肝素与20mg/L亚牛磺酸的TALP液和SOF液对梅花鹿精子进行体外孵化,最后用SOF液-20%绵羊血清(SS)和SOF液-5mg/L肝素对梅花鹿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检测体外孵化18 h时的精子活率、直线运动精子率及体外受精后的胚胎发育情况。结果显示,体外孵化18 h时,所有受精液中的精子活率和直线运动精子率均随亚牛磺酸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并均以亚牛磺酸浓度为20 mg/L时最高。肝素会降低梅花鹿的精子活率,提高直线运动精子率,当肝素浓度达到20 mg/L时,其对直线运动精子率的增加趋势开始下降。梅花鹿卵母细胞在SOF液-20%SS中体外受精,其受精卵最高可发育到桑葚胚阶段;而在SOF液-5mg/L肝素中体外受精,受精卵最高仅发育到4-cell阶段。研究表明,亚牛磺酸有利于我国梅花鹿精子的体外孵化,最佳使用浓度为20 mg/L;肝素不利于我国梅花鹿精子的体外孵化,其体外受精效果远不如20%SS,且与SS的协同作用不明显。
黄承俊李宁倪润滋
关键词:肝素梅花鹿精子
不同人工孵化模式对青海湖裸鲤孵化效果的影响
2024年
在最初的青海湖裸鲤人工孵化过程中,采用传统的平列槽流水孵化模式,该法占地面积大、耗能高,且因受精卵为沉性卵,具有微黏性的特征,在孵化过程中卵粒易粘连结块,造成死亡,孵化率很难进一步提升。2013年,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将孵化模式逐渐改进为立体式流水孵化与圆缸淋浴转动孵化联合使用的模式,在提升孵化率的基础上,实现了优化空间、节水增效的目的(俞录贤等,2016)。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立体式孵化器与圆缸配套使用的模式,程序较为繁琐,且人力需求和生产成本较高。
魏盼盼丰朝晖俞录贤祁洪芳董在杰
关键词:孵化过程孵化效果节水增效青海湖裸鲤卵粒
不同温湿度组合对鹅种蛋孵化效果孵化后雏鹅体重的影响被引量:3
2024年
为研究不同孵化模式下温度和湿度对鹅种蛋孵化效果及雏鹅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阶段”变温和“二阶段”恒温孵化模式,每种孵化模式设定两种不同的温度和湿度参数来评估其对孵化效果及雏鹅早期体重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两种孵化模式具有相近的总体失水率(67%),但采用较高温度的孵化方案具有更高的孵化率(P<0.05)和更短的出雏窗口期(28.5~30 d)。②“单阶段”变温孵化模式的孵化率显著高于“二阶段”恒温孵化(P<0.05)。③鹅种蛋孵化周期中,第1~4周种蛋失重率分别为2.44%、4.85%、7.72%和10.67%,呈现前期失重大、后期失重小的规律。④“二阶段”恒温孵化模式下,采用37.6℃和64%的温湿度组合所生产的雏鹅在第2~4周的体重极显著高于37.5℃和65%的温湿度组合(P<0.05)。研究表明,二阶段恒温孵化模式(37.6℃+64%)以及单阶段变温孵化模式均能产生较好的孵化效果,采用“单阶段”变温孵化模式可提高孵化率,且优化关键孵化参数还能促进雏鹅的早期生长发育。
龚绍明王惠影王贤泽李光全刘毅王翠杨云周何大乾
关键词:孵化孵化率生长发育
温度和孵化方式对大鳍鳠受精卵孵化效果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究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受精卵的最适孵化温度及孵化方式,采用单因子设计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22、24、26、28和30℃)、不同孵化方式(脱黏孵化(蛋白酶脱黏、滑石粉脱黏)、挂网孵化孵化孵化)对大鳍鳠受精卵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鳍鳠仔鱼出膜率随孵化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为22℃组(0)<30℃组(12.51%)<24℃组(17.95%)<26℃组(25.40%)<28℃组(30.51%),不同温度组差异显著,二项式拟合得到最适孵化温度为26.8℃;出膜后24 h成活率表现为24℃组(54.76%)显著低于26℃组(95.45%)、28℃组(91.67%)和30℃组(92.59%),后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96 h成活率分别为52.38%、90.91%、92.59%和40.74%,表明低温(24℃)和高温(30℃)都显著影响成活率。仔鱼出膜时间随温度的上升而逐渐缩短,范围为46~88 h。4种孵化方式的24 h好卵率结果表明挂网组(48.11%)>孵化框组(45.05%)>蛋白酶脱黏组(19.98%)>滑石粉脱黏组(15.32%),四个实验组之间差异显著。出膜率表现为挂网组(16.07%)>蛋白酶脱黏组(12.08%)>孵化框组(9.61%)>滑石粉脱黏组(9.26%)。出膜率/24 h好卵率显示脱黏组的值最大(均为60.46%),显著高于挂网组(33.40%)和孵化框组(21.32%)。在实验设置的3个蛋白酶脱黏浓度梯度下,24 h和48 h好卵率均表现为0.75 g/L组显著高于3 g/L组和1.5 g/L组,后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出膜率则表现为随浓度降低而显著降低的趋势,说明卵膜对受精卵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对出膜过程造成困难,导致出膜率降低。可见,温度和孵化方式均对大鳍鳠受精卵孵化有显著影响,大鳍鳠的最适孵化温度为26.8℃,孵化方式优先选择蛋白酶脱黏孵化,浓度为3 g/L。
李晓莉朱永久吴兴兵杨德国李学梅朱挺兵
关键词:受精卵温度孵化方式
唾液乳杆菌SNK-6对新浦东鸡粪便微生物和种蛋蛋壳微生物及孵化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唾液乳杆菌SNK-6对新浦东鸡粪便微生物及种蛋表面微生物和孵化效果的影响,试验选取相同饲养条件下40周龄新浦东鸡42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含5.0×10^(8) cfu/g唾液乳杆菌SNK-6的基础日粮,连续2 d每天饲喂后间隔7 d饲喂1次,共饲喂3次后停止饲喂,收集饲喂完成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种蛋2周。并于试验开始的第7、14、21天采集粪便进行粪便微生物检测。另从两组种蛋随机取出35个进行熏蒸后放置,试验每间隔一天进行蛋壳表面微生物检测,剩余种蛋两组各选取1500个进行孵化,研究种蛋孵化率差异。结果显示: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粪便乳酸菌活菌数在第7、14、21天时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大肠杆菌活菌数在第7、14、21天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种蛋储存至14 d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壳表面乳酸菌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蛋壳表面大肠杆菌数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③试验组活胚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相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研究表明唾液乳杆菌SNK-6能够提高新浦东鸡粪便和鸡蛋储存中蛋壳乳酸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菌落数,提高种蛋孵化率。
朱永豪严华祥严华祥吴凡杨凯旋牛清杨凯旋
关键词:粪便微生物种蛋
水位及流速对典型黏性鱼卵孵化效果影响研究
长江上游密集的高坝大库改变了坝下的水文情势,使水位和流量呈现明显的非恒定流特征。而水位波动会导致河流的浅滩出露,在产黏性卵鱼类的繁殖期对其产卵和孵化产生较大的影响。恢复产黏性卵鱼类资源的关键是提高其产卵量及鱼卵孵化率,为...
柴凯
关键词:长江上游鱼类资源

相关作者

马雪英
作品数:29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研究主题:受精率 种蛋孵化效果 种蛋 初生重 孵化率
李杜
作品数:63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主题:雏鸡 孵化厅 雏鸡运输 孵化场 种蛋
冯静
作品数:107被引量:233H指数:8
供职机构: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研究主题:绵羊 中国美利奴羊 新疆军垦型 受精率 白鸡
刘会杰
作品数:20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研究主题:受精率 初生重 种蛋孵化效果 蛋重 蛋形指数
张淑芬
作品数:88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
研究主题:莱茵鹅 种鹅 症状 肉牛 籽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