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2篇“ 宗教批判“的相关文章
-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批判思想的四重视阈
- 2025年
- 宗教批判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们解构资本主义、建构未来共产主义的批判起点。宗教批判在马克思恩格斯建构社会主义思想的进程中历经了四重视阈转换。一是在从“天国批判”到“尘世批判”的转变中促成了世界观的转换;二是在从“神学批判”到“政治批判”的转变中推动了政治立场的转换;三是在从副本“拜神教批判”到原本“拜物教批判”的转变中助力了研究主题的转换;四是在从宗教“宗派批判”到共运政党“宗派主义批判”的转变中顺应了革命性质的转换。通过宗教批判经历的四重视阈转换,我们可以窥见宗教批判在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史中扮演的特定角色。
- 蒯正明杨平川
-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批判社会主义思想视阈
- 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思想研究
- 宗教批判作为马克思的思想起点,在马克思早期思想变革的过程中体现出重要作用。本文旨在追溯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的历程,对比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理论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思想,寻找其间的差异与联系。进而对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理论与...
- 师文豪
- 关键词:宗教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唯物史观
- 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四重解读
- 2024年
- 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是马克思关于宗教生成发展、本质属性、功能作用、消亡条件等问题的理论表达,是我国宗教工作的行动指南。宗教工作事关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必须做好的重大工作。长期以来,党的宗教工作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是在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指导下实现的。因此,解读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有利于全面、科学地认识宗教的本质特征,辩证地看待宗教的功能作用,从而更好地处理我国的宗教事务,为构建和谐的宗教关系提供方法论指导。
- 竟辉刘昕瑜
- 关键词:宗教批判宗教工作唯物史观
-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宗教批判思想研究
- 马克思于1841年完成了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在这篇用于学位申请的论文中,马克思通过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细致甄别和讨论,肯定了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积极意义及其对古希腊大众...
- 姚璐
- 关键词:博士论文自我意识宗教批判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宗教批判思想研究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是马克思早期以宗教批判为中心,较为系统地阐述宗教基本理论的重要文章。本文以《导言》的宗教批判思想为中心,分析了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形成背景、批判内容以及最终指向。
本文主...
- 杨曦琳
- 关键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宗教批判
- 超验与世俗: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内在张力
- 2024年
- 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蕴含着超验性与世俗性的内在张力。对思辨哲学的批判、对政治国家的批判、对市民社会的批判,以及对生产方式的批判等不同时期的宗教批判思想既是马克思消解超验性与世俗性张力的理论武器,又是马克思对德国政治现实进行扬弃所取得的成果总结。马克思出于“国家-市民社会”的关系的经验性诉求,把人的本质二分为抽象与现实并赋予实践,使宗教的终极归宿在人的社会生产实践中自我绽开,完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对科学无神论的实践架构。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天国到尘世的日益深刻的追问和日益彻底的反思。
- 贾巾月
- 关键词:超验性世俗化宗教批判
-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宗教批判思想研究
- 本文系统梳理了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宗教批判思想,深入探讨了其产生的背景及所体现的唯物史观思想。文章分析了该导言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他从自然神论到唯心主义无神论,再...
- 杨子慧
- 关键词:宗教批判唯物史观
- 从宗教批判到科学信仰:恽代英在“非基督教运动”中的探索实践
- 2024年
- “非基督教运动”是新文化运动后期民众民族意识和反帝意识的再次觉醒。在这场运动中,恽代英批判宗教和教会,决意“做最良非基督教徒”。同时,他注意借鉴基督教会组织群众的方法。从一个单纯的无神论进步青年到马克思主义者,恽代英对宗教和基督教会的认识经历了成长和思想蜕变。恽代英区别宗教信仰与科学信仰,强化主义,坚持科学真理,这些经验反思对于中国共产党早期科学真理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具有探索意义,能为当下青少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借鉴。
- 王延隆
- 关键词:非基督教运动宗教批判科学信仰
- 论马克思宗教批判的方法及特点——以马克思青年时期论著为中心的分析
- 2024年
- 1836—1846年马克思在研究宗教及其所庇护的普鲁士国家及法律的本质、根源等问题的过程中,先后采用了纯粹思辨哲学、人本学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等分析方法,其宗教观因分析方法的不断优化而实现革命性飞跃。与近代欧洲诸多宗教批判理论形态相比而言,马克思宗教批判方法具有极强的哲学思辨色彩以及实践性、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马克思宗教批判方法与特点,能够为建构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体系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有助于避免因片面理解马克思宗教理论而导致的或“左”或右的宗教政策。
- 闵丽张倩
- 关键词:文本分析宗教理论
- 宗教批判与无神论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恽代英、蔡和森等为中心的考察
- 2024年
- 现代宗教批判与无神论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内在理路大致有三。第一,以科学与宗教为主题,充分运用生物进化论、宇宙论等自然科学成果,证明基督教教会和基督信仰的欺骗性,全面消解宗教的信仰对象;第二,以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和唯物史观、还原主义等思想为基础,阐明宗教生发之根源是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强调从社会关系、历史发展中去解释宗教现象,从逻辑上说明宗教的虚幻性,引导人们批判宗教,做坚定的无神论者;第三,以基督教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线索,阐明基督教、基督教教会、基督教教育及其他社会事业的侵略本质,明确近代中国一切灾难都与基督教与帝国主义的侵略相关联。总之,宗教批判与无神论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无神论教育的生动实践,为中国共产党人宗教观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杨小华
- 关键词:宗教批判无神论科学主义
相关作者
- 王志军

- 作品数:60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哈尔滨犹太人 东正教 犹太人 宗教批判 文化
- 卜祥记

- 作品数:79被引量:22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唯物史观 感性活动 实践唯物主义 思辨哲学 费尔巴哈
- 邵长虎

- 作品数:12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黎明职业大学
- 研究主题:宗教批判 宗教 比较观 东西文化 恩格斯
- 黄秋生

- 作品数:77被引量:224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
- 研究主题:四大文明 生态文明 宗教批判 文化自信 科学发展观
- 王文扬

- 作品数:9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 研究主题:宗教批判 马克思主义 基督宗教 拜物教批判 拜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