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篇“ 宗教权威“的相关文章
明治前期日本天皇宗教权威的构建被引量:1
2023年
《明治宪法》的颁布将明治时代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奠定了近代日本宪政体制基本框架。天皇宗教权威是通过重申“天照大神—天皇”结构,使天皇“神圣”化以及“神圣天皇统治”共识化而形成的,是官方宗教政策与社会尊皇倾向相互“匹配”的结果。明治政府主导的祭政一致、祭教分离体制,明确“天照大神—天皇”传承是天皇统治神话的核心内容。“神圣天皇统治”的政治神话以“国体”形式落实在国民世界观、价值观之中,推动了“神圣”天皇共识化。近代日本存在以“神圣”天皇为中心的宗教文化,并非现代意义上的世俗国家。
贾思京刘岳兵
关键词:天皇明治政教关系宗教权威
走向“现人神”之路——近代天皇的宗教权威
2021年
自江户时代以来,民众所追求的东西不断上升、膨胀。其体现形式是,他们希望自己也能被供奉为神。为此,明治维新政府所采取的政策是,将民众的这一追求与皈依被视为新国家精神支柱的天皇相联结。国家在培养国民军(超越身份等级的常备军)的同时,宣扬完成使命、为天皇献出生命的人将作为神再生,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并得到永久的祭奠,即所谓的“靖国思想”。这意味着政府公开推崇“以天皇为媒介创造人神”的理论,并在国家层面进行大规模实践。垂加神道及国学领域曾一直宣扬该理论,并将其付诸实践。“靖国思想”付诸实践的最初尝试是,将幕末内乱时牺牲的“官兵”供奉于招魂社。战死者因为天皇献出了生命而在招魂社内被供奉为神。在此情况下,天皇必须成为远远超越普通人的至高无上的“现人神”。
刘翠(译)
关键词:靖国神社天皇
宗教,还是宗教权威?——世俗化理论的研究视阈问题初探
2020年
近几十年间,“去世俗化理论”在宗教社会学领域中兴起,并旨在反对传统世俗化理论的几大核心论题——衰落、分化和私人化理论。其中,对分化理论的检讨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问题。为此,布莱恩·威尔逊、卡雷尔·多贝雷尔和马克·查韦斯等人建立了新的分化理论,查韦斯更是提出将世俗化理论的研究对象从“宗教”转变为“宗教权威”,以解决世俗化理论所遭遇到的理论困境。
仲威
关键词:世俗化宗教权威公民宗教
网络对宗教权威的影响
2020年
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成为各领域普遍接受的传播工具和生产方式。因此,网络也就成为了宗教传播和发展的新的工具。在宗教与网络的结合中,网络会对宗教权威产生影响。本文主要从网络对宗教权威的冲击和宗教权威在网络中的重塑这两个方面来简要的论述网络对宗教权威的影响。最后对网络对宗教权威的影响作出总结,使得从这一方面的影响出发,反映出网络对宗教所产生的影响。
郭佳
关键词:网络宗教权威
乡村教会宗教权威的建构——以H市南堂教会为例
伴随着宗教信徒和场所的成倍增加,宗教影响力不断的扩大,从因病、因贫信教等简单原因,已转向追求深层次的精神价值,传统宗教与新兴宗教复杂化、线上宗教相关活动的猛增。这些新问题、新挑战直接关系着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和民生福祉,教...
高建景
关键词:宗教权威
文献传递
社会学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宗教权威研究——基于城市基督教教会的田野调查
2018年
研究者在对城市基督教信仰群体的长期观察和访谈中发 现基督教群体具有较为稳定的群体秩序.在基督教信仰的团体秩序 中,宗教群体内部的权威体系生成是群体秩序建构的基础和存续的关 键性要素.本文试图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视角出发,通过对城市基督 教家庭教会的个案研究,探寻宗教权威在基督教群体内的生成过程和 运作机制,由此可以窥见基督教的群体信仰秩序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联。
石丽
关键词:基督教信仰宗教权威社会秩序
原生性宗教权威人物的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以凉山彝族(诺苏)的“毕摩”为例
2018年
原生性宗教作为产生于族群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中,与该群体伴生共长的、植根于传统社会、文化和习俗中的信仰形态,它往往处于一个族群文化、信仰的“底层”,具有原初性、弥漫性、嵌入性等特性.作为一种与本土性社会文化体系浑然一体、相辅相成的宗教系统,它具有不同于其他宗教(世界性、创生性等)的种种特点:它往往不具备独立的组织与制度,原生性宗教的信仰群体即是族群本身,它没有超越于族群边界之外的信仰者,也没有独立于社会结构之外的、高度组织化的教会类组织.它的观念体系、信仰系统和仪式实践与产生它的人类群体的社会组织制度和文化形态紧密结合,弥漫、分散、嵌入在其他社会面向之中,成为该群体社会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巫师或祭司”这样的卡里斯玛式的专业神职人员是原生性宗教中神圣世界的代表,是圣俗两界的沟通者与联结者,也是原生性宗教的核心与权威人物.在过去,这种专职的祭司或巫师式的人物往往还与血缘群体的世俗权威一酋长、头人式人物共同构成族群社会的核心权力层,而在社会结构与制度遭到改变之后,依然延续着其特定的权威.本文针对原生性宗教这样一种特殊且重要的宗教类型,以凉山弈族(诺苏)的宗教权威人物——“毕摩”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原生性宗教权威人物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与其他宗教权威人物的差异、与不同权威主体(世俗权威或地方精英)的互动关系等问题的探讨与回应,以探究原生性宗教权威人物在诞生、成长以及权威的运作与维系上的特点.
张可佳蔡江帆
关键词:毕摩
宗教权威型纠纷解决机制的运作实践——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为例被引量:3
2015年
目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权威"型纠纷解决机制的纠纷解决主体仍然主要为宗教权威与世俗权威,只是两种权威在各地发挥的作用与影响有所不同。非制度化的宗教权威解决纠纷的作用已慢慢弱化,如羌族的端公、彝族的毕摩等。即使是制度化的宗教权威,如藏族的活佛等,一般也是受当事人的委托而被动介入纠纷解决的,并不是所有纠纷都要邀请宗教权威介入。宗教权威纠纷解决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影响其功能发挥的社会因素有社会组织与民众的宗教信仰,也与关系距离与理性选择有关。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其作用主要停留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
魏晓欣李剑
关键词:宗教权威纠纷解决环境法
宗教权威的建构路径研究——来自W市基督教会的启示
2012年
宗教权威是指教会与外部组织的互动和博弈能力及其与内部成员的沟通和动员能力,不同类型的教会其建构与表达宗教权威的路径有所不同。文章从"宗教权威"这一概念出发,在借鉴韦伯权威理论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基督教会所属类型及其具备的不同特征出发,将基督教会建构宗教权威的路径分为传统型、自主型和魅力型3种类型,并分别选取个案加以阐释,可望对解释中国宗教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有所裨益。
徐家良郝君超
关键词:基督教宗教权威
国家权威阴影之下的宗教权威——以甘青藏区纠纷调解为例被引量:5
2012年
甘青藏区基层社会中不仅存在着国家权威,而且还有宗教权威,这两个权威在藏区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应该以国家权威为主导、活佛等宗教权威人士参与作为藏区群体性纠纷调解的基本模式,单一的国家权威或者宗教人士权威都无法有效地解决这些纠纷。宗教权威应该在国家权威阴影之下调解纠纷,这是维持甘青藏区国家权威宗教权威理性模式。
赵书文
关键词:宗教权威活佛调解

相关作者

周利敏
作品数:90被引量:798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灾害治理 灾害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应急管理
陈彬
作品数:27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民间信仰 个案研究 社会整合 宗教 基督教
魏晓欣
作品数:34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乐山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民间法 民族地区 国家法 纠纷解决机制
陈彬
作品数:8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
研究主题:飞秒激光 微结构 耶稣 行政权威 教会
梁国斌
作品数:1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研究主题:交相利 兼爱 墨子兼爱思想 宗教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