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341篇“ 实事求是“的相关文章
-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两个结合”的典范
- 2025年
-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时候,把这样的经验概括为“两个结合”。考察毛泽东把古人提出的“实事求是”改造成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历史过程,我们完全可以说: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两个结合”的典范。
- 李君如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遵义会议: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成为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 2025年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其重要源头之一就是党的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遵义会议。这次会议以实事求是为指导原则,纠正了党内的“左”倾思想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遵义会议之所以能够在党史上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原因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独立自主地用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分析革命的形势、指导革命实践的发展。
- 钟万如
- 关键词:实事求是中央领导集体宝贵精神财富
-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实现“两个结合”成功且光辉的范例
- 2025年
-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活的灵魂的中国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哲学思想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真谛,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概括。
- 王伟光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话语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思想
- 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 2025年
-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策源地,并从实际出发为湖南擘画了“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在践行“实”的作风,贵在紧盯“事”的靶子,重在提升“求”的能力,要在遵循“是”的规律。
- 无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岳麓书院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 在坚持实事求是中推动中国共产党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 2025年
- 千年学府,弦歌不绝,岳麓书院见证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基因,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传道济民,经世致用,岳麓书院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精神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和创新,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 王易
- 关键词:实事求是精神岳麓书院经世致用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 2025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精辟论述。他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
- 郭伟伟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文化激荡博大精深
- “两个结合”视域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的理论渊源、历史脉络与价值取向
- 2025年
- “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观点,是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开展理论创新、实践探索的科学总结,揭示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内在发展规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彰显了“两个结合”的鲜明理论特质。就其理论渊源而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熔铸于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的全过程,也是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基因;就其历史脉络而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是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开展调查研究,掌握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坚持将中国革命具体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在批判教条主义与主观主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并借用传统文化命题确立起的党的思想路线;就价值取向而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彰显“两个结合”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坚持“两个结合”提供典型示范,“两个结合”的提出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然结果。
- 戴明涛
- 关键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 论实事求是的三重根
- 2025年
- “实事求是”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其核心在于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对事实的准确把握与问题的有效解决。然而,在实事求是的传统论述中,理论与事实之间的复杂关系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展开,这导致实事求是在现实中的贯彻和执行遇到一些无法克服的瓶颈和障碍。科学哲学中已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察渗透理论”为深入探讨事实与理论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以观察渗透理论为依据,可将实事求是划分为由不同层次的问题及其求解所组成的三个层次,即实事求是可以被分解为三重根来求解。经验生存层面的第一重根:求实,即澄清基本事实;理论研究层面的第二重根:求真,即探寻事实命题的真理性;实践应用层面的第三重根:求善(合目的),即解决实际问题并发展创新。
- 王荣江王圣康
- 关键词:实事求是观察渗透理论求实求真求善
- 哲学视域中的“实事求是”
- 2025年
- 回顾党的历史,实事求是绝对是一个高频词。“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所谓“实事”就是“实”其“事”,把事情确证、核实,搞清楚实际情况的意思。“实”作为动词,是确证、核准、坐实的意思。“求是”同样如此,“求”其“是”,亦即在搞明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事物的内在规律、真谛与本质。
- 李海青
- 关键词:高频词实事求是哲学视域
- “实事求是”之学源流考
- 2025年
-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一语出自《汉书·景十三王传》,本来是描述河间献王搜集古书的态度。至宋代,此语始脱离“修学好古”的语境,被当作一种普遍的治学态度,推尊理学的王应麟以“实事求是,多闻阙疑”来概括这种态度。清代学者惩于明代崇尚空谈的学风,追尊汉儒学风,推崇“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之学。乾嘉汉学还将“实事求是”推展到实践与西学领域,桐城派学者主张以“格物穷理”来理解“实事求是”。到清代后期的汉宋兼采之学,“好学深思,实事求是”成为各派学者共享的一种学风,并广泛延伸到经世之学中。实事求是之学的精神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对古典文明的崇尚,务实的学术标准,“实事”与“是”之间的辩证关系。
- 吴飞
- 关键词:实事求是清代学术
相关作者
- 刘林元

- 作品数:134被引量:256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哲学系
- 研究主题: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事求是 毛泽东思想
- 高成林

- 作品数:138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邓小平 邓小平同志 中国共产党 实事求是 毛泽东思想
- 李抒望

- 作品数:1,151被引量:40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共临沂市委党校
- 研究主题:执政能力 中国共产党 领导干部 科学发展观 党的建设
- 崔发展

- 作品数:26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 研究主题:实事求是 乾嘉汉学 阐释学 命题 容隐制
- 梁柱

- 作品数:289被引量:70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毛泽东 邓小平 社会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