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25篇“ 实时PCR“的相关文章
- 一种光热扩增与实时PCR检测一体化的光纤系统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热扩增与实时PCR检测一体化的光纤系统,涉及病原体测试领域,该光纤系统包括:光纤探头、光热光敏剂和微反应室;微反应室利用空气压强提取和排出待测样本,光纤探头设置在微反应室内,光纤探头与微反应室中的待测样...
- 冉洋靳方舟何昕张卓李满妹关柏鸥
- 用于进行定量实时PCR的反应混合物、方法和试剂盒
- 在提供用于进行定量实时PCR的反应批次的反应混合物的情况下,在该反应混合物中包含至少一种至少部分与待定量的DNA片段对应的靶DNA(11),和至少一种具有特定序列和特定量的参比DNA(12),和至少两种具有不同序列的不同...
- S·库尔默T·弗兰克
- 实时PCR检验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诊断中的应用准确性分析
- 2025年
- 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应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验诊断的应用准确性。方法 本研究自2020年1月起开始收集临床患者资料,直至2024年1月共收集100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及20例健康人群作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入院后分别进行二代杂交式捕获检测技术及实时PCR检验,比较诊断结果、疾病不同分期检出情况、病变类型检出情况、检验满意度。结果 实时PCR检验技术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二代杂交式捕获检测技术(P<0.05);实时PCR检验技术Ⅰ级、Ⅱ级检出率均高于二代杂交式捕获检测技术(P<0.05),二代杂交式捕获检测技术Ⅲ级检出率与实时PCR检验差异不明显(P>0.05);实时PCR检验技术不同病变类型检出率均高于二代杂交式捕获检测技术(P<0.05);实时PCR检验技术满意度更高(P<0.01)。结论 在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时,应用实时CPR检验可获得较为理想的诊断效果,且在不同分期及病变类型方面检出率均较高,有助于临床及时筛查疾病并采取对症措施。
- 覃认
-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疾病分期
- 畜禽疫病实时PCR检测方法的优化与应用
- 2024年
- 随着畜禽产业的快速发展,疫病暴发的风险也显著增加,对畜牧业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由于其高灵敏度和快速反应特性,已成为畜禽疫病检测的关键工具。本研究旨在通过优化实时PCR的引物和探针设计,改进反应体系,以及提升样本预处理方法,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 龙菊
- 关键词:实时PCR畜禽疫病
- 皮肤活检组织中分枝杆菌荧光实时PCR鉴定方法的建立
- 2024年
- 目的建立快速鉴定皮肤活检组织中分枝杆菌的荧光实时PCR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自行设计针对分枝杆菌属和14种常见分枝杆菌的引物探针,建立分枝杆菌的荧光实时PCR检测体系和方法。利用12株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对该方法进行体外验证,并对2019年至2021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收集的119例临床诊断皮肤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组织样本进行检测。结果体外检测显示该方法对12种分枝杆菌标准株均有良好的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在119例临床诊断分枝杆菌皮肤感染患者活检标本中,培养阳性率仅为21.0%(25/119);荧光实时PCR检测分枝杆菌阳性率为76.5%(91/119),其中,44.5%(53/119)鉴定至菌种水平,以海分枝杆菌为主;31.9%(38/119)仅鉴定至分枝杆菌属水平。结论建立了可在患者皮肤组织样本中高效检测分枝杆菌的荧光实时PCR方法,但仍有漏诊可能,还需结合其他分子诊断方法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 刘晓薛若宁李若瑜宋营改
- 关键词:分枝杆菌感染分枝杆菌属
- 直接PCR与多重实时PCR检测临床标本的实用性评估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评估与传统方法相比,直接PCR与DG(Derma Genius)多重实时PCR在鉴定皮肤癣菌菌种的临床实用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1年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184例由临床医师怀疑浅部真菌感染的皮屑或甲屑标本,分别行显微镜检、培养、直接PCR和DG多重实时PCR。以镜检和培养为金标准,比较两种PCR方法鉴定皮肤癣菌的有效性。结果直接PCR和DG-PCR的灵敏度分别为64%、99.2%,特异度分别为99.6%、88.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5%、94.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5.9%、98.1%。125例阳性标本中,培养出71例(56.8%),直接PCR检测出81例(64.8%),DG-PCR检测出99例(79.2%)。结论DG-PCR、直接PCR在检测皮肤癣菌感染方面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臧晓慧梁官钊刘维达
- 关键词:皮肤癣菌病PCR
- 实时PCR检验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验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第二代杂交式捕获法,观察组采用实时PCR检验法.以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检测费用及用时.结果:观察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测费用低于对照组,检测用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实时PCR检验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具有良好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且费用低廉、用时很短,可为患者进一步临床治疗及预后干预后提供依据.
- 王修梅
- 用于数字实时PCR的盒
- 公开了一种用于数字实时PCR的盒,其能够防止在反应空间的拐角或边缘区域出现气穴。用于数字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盒包括微流体室、孔阵列、CMOS光传感器阵列和PCB。微流体室包括形成用于注射液体样品的入口,所述微流...
- 瑟尔基·欧莱克桑卓李道永宋民植崔庚鹤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实时PCR检验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 2023年
- 探究实时PCR检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价值,分析该措施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湖北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0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诊断的360例患者为例,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患者实施实时PCR检验、反向杂交膜法,潮州凯普HPV(PCR+膜杂交法),对上述诊断价值进行对比。结果 36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显示鳞状上皮病变和慢性宫颈炎、颈上皮内瘤变分别为150例、158例,检出率分为41.67%、43.89%。实时PCR检验检出上述指标分别为148例、157例,反向杂交膜法检验分别为140例、132例,结果显示前者检出率高于后者,统计学对比有意义(P<0.05);实时PCR检验检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反向杂交膜法检验,P<0.05,提示两组数据差异有意义。结论 实时PCR检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其疾病检出率高,对后续针对性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可加以推广。
- 康娜
-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实时PCR检验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 2023年
- 介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并研究分期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90例HPV患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先根据宫颈病变类型的不同进行分组,然后其临床检验诊断分别使用实时PCR、第二代杂交式捕获法(HC II),观察和对比分析两组检验诊断方法的高危型HPV阳性检出率。结果 90例HPV患者,32例伴有不同程度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30例伴有慢性宫颈炎和鳞状上皮病变。在CIN组,实时PCR、HC II的高危型HPV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在慢性宫颈炎和鳞状上皮病变组,实时PCR、HC II的高危型HPV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实时PCR高危型HPV阳性检出率为77.78%(70/90)、显著高于HC II的64.44%(5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对于高危型HPV,实时PCR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值得推广应用。
- 郭文秀
- 关键词:高危型HPV实时PCR检出率
相关作者
- 李庆阁

- 作品数:188被引量:40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 研究主题:试剂盒 实时PCR 探针 结核分枝杆菌 核酸分子
- 张忠英

- 作品数:171被引量:135H指数:6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检测试剂盒 荧光定量PCR 逆转录 HSA 定量PCR
- 唐晶

- 作品数:35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检测试剂盒 逆转录 荧光定量PCR 定量PCR HSA
- 曹际娟

- 作品数:211被引量:1,151H指数:19
- 供职机构: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
- 研究主题:食品 实时荧光PCR PCR DHPLC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 陈勃伟

- 作品数:105被引量:128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研究主题:生物浸出 浸矿 微生物 矿堆 矿山酸性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