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篇“ 实脾散“的相关文章
- 实脾散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实脾散为《严氏济生方·水肿论治》第一方,具有温阳健脾,行气利水的功效,原方主治水肿。文章简述了实脾散用于肝硬化腹水、腹泻、水肿、慢性肾炎、慢性心力衰竭等临床应用方面的新进展。本文主要从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对实脾散展开讨论,深化对实脾散的认识,总结其临床应用规律特点,以期为临床诊疗运用实脾散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路。
- 黄雨欣杨帆陈奇祺廖佳颖李潇杰黎祖鸣陈慧聪
- 关键词:实脾散
- UPLC-MS/MS法同时测定经典名方实脾散中20个化学成分的含量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建立UPLC-MS/MS法同时测定实脾散中20个化学成分(槟榔碱、环磷酸腺苷、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甘草苷、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异甘草苷、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酸、6-姜辣素、和厚朴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厚朴酚、白桦脂酸)的含量。方法:采用岛津Shim-pack GIST C18色谱柱(100 mm×2.1 mm, 2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0~12 min, 2%B→14%B;12~24 min, 14%B→51%B;24~26 min, 51%B→70%B;26~36 min, 70%B;36~37 min, 70%B→2%B;37~40 min, 2%B),柱温为35℃,流速为0.3 mL·min^(-1),进样量为1μL;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源),多重反应监测(MRM)模式正负离子检测。结果:20个化学成分在测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7 6;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4%~108.7%,RSD≤5.0%。15批样品中槟榔碱、环磷酸腺苷、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甘草苷、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异甘草苷、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酸、6-姜辣素、和厚朴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厚朴酚、白桦脂酸测定结果分别为7 190.26~13 726.74、90.11~301.93、9.65~71.13、102.88~710.98、40.51~179.73、10.90~71.22、3 424.43~27 337.63、508.34~1 276.14、108.27~192.65、95.74~378.92、565.19~1 018.53、106.23~623.42、3.53~16.47、6 104.50~15 933.93、1 047.58~1 750.15、537.91~2 582.74、332.83~581.28、348.22~760.81、350.65~2 189.73、2.06~39.22μg·g-1。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实脾散的质量控制。
- 麻景梅姜晓娅麻朝朝李琛范帅帅王鑫国牛丽颖
- 关键词:经典名方实脾散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化学成分
- 实脾散治疗脾肾阳虚证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观察临床治疗脾肾阳虚证糖尿病肾病患者时加用实脾散的疗效。方法 选取自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4例脾肾阳虚证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每组5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胰岛素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实脾散进行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经临床研究得出,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8.08%)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4.62%);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生活质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开展比较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临床治疗脾肾阳虚证糖尿病肾病时应用实脾散,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更好地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徐霖谈晓琴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实脾散疗效研究
- 经典名方实脾散古今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明确经典名方实脾散方剂组成与应用,为其中医临床应用提供文献证据支撑,复方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实脾散”及别名“实脾饮”为关键词,古籍文献通过中华医典数据库(V5.0)进行检索,现代研究文献通过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进行检索,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年2月。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结果:收集了相关古籍数据89条,涉及中医古籍26本,其中宋代1本、元代1本、明代16本、清代8本;方剂组成与原文一致的共有19条,即由厚朴、白术、茯苓、木瓜、木香、干姜、附子、大腹子、草果及甘草10味药组成,记载散煎煮方法与原文一致的有20条,即煎煮时以姜枣为药引;共26本中医古籍中记载实脾散功效主治,其记载多数与原文一致,即“治阴水,先实脾土”。现代研究文献共筛选文献168篇,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最终所得37篇文献,均为实脾散临床应用研究,目前暂未有关于实脾散的药理药效学研究,实脾散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现代临床可用于治疗腹水、心力衰竭、腹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慢性肾炎、结节性红斑、失代偿肝硬变、小儿维生素B_(1)缺乏症、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结论:历代医家在使用实脾散时多遵照原方,治疗“阴水”疗效突出,现代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但病症总与“水、湿、痰”有关。实脾散作用机制尚处于空白状态,建议可在网络药理学预测的基础上,开展基础实验研究,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 华姞安高学敏孟靓贾岚王蕾蕾张瑞贤王景霞
- 关键词:实脾散历史沿革现代临床应用
- 实脾散源流、方义及应用考被引量:2
- 2021年
- 实脾散出自宋代严用和的《严氏济生方》,由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子、附子、白茯苓、干姜、甘草10味药物组成,其源头可追溯至南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中的“实脾散”。其主治病机可以概括为“脾肾阳虚,以脾为主;阴水阻滞气机”,病位为脾肾,以脾为主。古籍记载的实脾散主治病证涉及内科、儿科、产科等各科阴水肿症,以及痰病、脾胃病、泄泻、痘后浮肿、虫胀等。
- 王领弟王领弟陈雯朱丽朱丽
- 关键词:实脾散
- 实脾散治疗肾源性水肿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实脾散治疗肾源性水肿(Renal edema)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实脾散的中药活性化合物,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查询其活性化合物对应的作用靶点,并以TCMSP数据库中相应化合物的靶点作为补充。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肾源性水肿的相关疾病基因,并与实脾散活性化合物靶点取交集作为潜在作用靶点。将潜在作用靶点提交至STRING平台,获取蛋白互作(PPI)关系并分析筛选得到关键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关键靶点PPI网络及中药-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通过DAVID平台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实脾散活性化合物164个,对应靶点共1157个,筛选出关键靶点73个,主要涉及PIK3CA、STAT3、MAPK1、SRC、MAPK3等。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共得到679个GO条目,显示实脾散对细胞表面信号转导、分子功能、刺激蛋白酶的活性和转录等生物学过程具有调节作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得到116条相关通路,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实脾散可能主要通过发挥抗炎、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保护足细胞损伤、抗肾脏纤维化及利尿等药理作用,从而起到治疗肾源性水肿的作用。
- 吴俊松巴元明周珊珊朱晓云
-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实脾散分子机制信号通路抗炎
- 热敏灸联合实脾散治疗脾肾阳虚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运用热敏灸联合实脾散加减方治疗脾肾阳虚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疗效观察。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实脾散加减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热敏灸治疗。每日1次,连续3个月。结果:治疗组近期、远期疗效总有效率为90.00%、83.33%,分别高于对照组近期、远期疗效的83.33%、78.33%(P<0.05);治疗结束后第60d的肥胖指标及血脂水平,治疗组较治疗前仍有明显下降(P<0.05),血脂水平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肥胖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实脾散加减方对脾肾阳虚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具有减肥和降脂作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杨宜花翁家俊赵永红
- 关键词:严用和热敏灸实脾散
- 加味实脾散联合顺铂腹腔灌注化疗治疗胃癌恶性腹水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8年
-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胃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胃癌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胃癌的诊治过程中,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50%左右的中晚期胃癌患者会出现腹膜转移,其继发的恶性腹水是胃癌死亡的主要原因。
- 孙艳
- 关键词:恶性腹水腹腔灌注化疗实脾散顺铂加味
- 一种实脾散冻干粉多药味多信息、快速薄层鉴别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脾散冻干粉多药味多信息、快速薄层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简便、快捷的前处理方法得到供试品与对照药材溶液,采用同一供试品溶液,在六块薄层板上,鉴别了9味药材,4种不同的检视条件下,检视了10余种不同的中药成...
- 牛丽颖安丽娜麻景梅姜晓娅韩桂茹王鑫国
- 文献传递
- 实脾散治疗肝癌腹水52例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中西药配合控制肝癌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外用实脾散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9.62%)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29.41%)。结论实脾散配合西药治疗肝癌腹水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
- 褚亮袁媛陈晓泉袁彬吴敏慧
- 关键词:实脾散腹水中西医结合疗法
相关作者
- 麻景梅

- 作品数:36被引量:405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北中医学院
- 研究主题:检视 薄层鉴别方法 干粉 煎液 指纹图谱
- 牛丽颖

- 作品数:282被引量:1,624H指数:19
- 供职机构:河北中医学院
- 研究主题:薄层鉴别方法 检视 药材 对照药材 煎液
- 王鑫国

- 作品数:361被引量:2,020H指数:23
- 供职机构:河北中医学院
- 研究主题:薄层鉴别方法 对照药材 检视 药材 淡豆豉
- 杨柳

- 作品数:157被引量:634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 研究主题:痤疮 白癜风 中医药疗法 《本草纲目》 寻常痤疮
- 范帅帅

- 作品数:31被引量:156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中医学院
- 研究主题:煎液 药材 指纹图谱 转移率 检视